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追求财富、地位、外在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了一个女人最了不起的本事——那份善良与纯粹的心。这份善良,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在经历了生活的...
2025-11-10 0
大埃及博物馆(GEM)以全新理念构建能源供应体系,并采用多种设计应对低碳挑战。
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开放。黄培昭/摄
近日,大埃及博物馆(GEM)在吉萨高原正式开放。这不只是考古与文化的盛事,也是一次大型公共工程如何与当代能源体系衔接的现实检验。作为一座体量庞大、需要严格环境控制的文化建筑,大埃及博物馆既要保证展厅内恒定的温湿度以保护文物,又要保证照明、安防、冷却等系统的连续运行,同时还需要尽量降低碳排放、提升能源效率。为此,该博物馆以全新理念构建能源供应体系,并采用多种设计应对低碳挑战。
屋顶与车棚的太阳能
——博物馆的“本地发电”策略
据了解,大埃及博物馆并非把能源完全交给外部电网,项目方与埃及工业现代化中心、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管理局签署合作,建设面向博物馆的光伏发电装置。根据官方与媒体披露的消息,大埃及博物馆的太阳能系统年发电量约为2.24吉瓦时,这一规模不仅能覆盖博物馆大量基础耗电,还将使其成为非洲与中东地区首批以太阳能为重要电力来源的大型博物馆之一。
游客在大埃及博物馆内参观文物。黄培昭/摄
太阳能的部署采取“就地化”原则,博物馆屋顶和停车区上方的光伏组件为主力,既节约土地使用,也与博物馆整体形象相对融合。此类并网光伏系统通常通过逆变器与现场低压或中压配电系统并联,白天产生的电力优先满足照明、空调与展柜控制等负荷,富余电量可被送入电网或用于现场储能(若配备电池)以备峰谷调节。埃及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国际援助资金等多方参与,既体现了国际合作,也降低了初期建设成本与技术风险。
从更宏观的能源背景看,埃及本身拥有优越的太阳能资源,日照充足、潜力巨大的太阳能与风能分布广泛,国家层面对新能源的推动也为大埃及博物馆的光伏项目提供了政策与电网接入的支撑。大规模的就地光伏既能显著降低运营期碳排放,也能在旅游淡季或局部电网压力时缓解对外部供电的依赖。
智能电网、UPS与备用发电
——连续供电的“多道保险”
对于存放不计其数珍贵文物的博物馆而言,电力中断不是简单的服务中断,还可能导致空调停摆、湿度失控,从而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大埃及博物馆在配电与自动化方面采用了产业级的电力与控制系统:
ABB等国际厂商为项目提供了集中监控与自动化平台,用于监督中压开关、并网逆变器、发电机与配电设备的联动,并能在停电时迅速实现设备同步与故障排查,保障“不中断运行”。这类系统同时支持能源管理(EMS)与建筑管理(BMS),便于实现能耗优化与应急响应。
此外,项目配备了不间断电源(UPS)和大功率备用发电机组作为最后屏障。埃及媒体报道及承包商的资料显示,大埃及博物馆采用先进的UPS解决方案以维持关键控制系统与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而大容量发电机组为保全中心与主要环境控制提供数千千伏安(kVA)级别的备用能力,能在长时段电力中断下维持核心保护功能。这样“市电+UPS+柴油备发+自动切换控制”的多层设计,是国际大型博物馆普遍采用的可靠供电模式。
这一套“多道保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运维与监测。大埃及博物馆不仅在线下部署硬件,也引入了智能化监测,如漏水检测、温湿度报警、能耗实时监测,并通过集中控制平台实现能源流向可视化与负荷峰谷管理,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博物馆方面亦强调了对泄漏检测与热量削减系统的重视。
被动与主动节能设计
——用“少”换“多”的保护策略
在能源保障之外,大埃及博物馆在建筑与展陈设计层面采用了大量节能理念,这是降低运行负荷、延长设备寿命并减少碳足迹的根本路径。国际金融公司(IFC)授予大埃及博物馆EDGE类绿色认证,评估中指出,该博物馆的建筑在能效方面可节省超过60%能耗,并在水资源使用上有显著减量,大约节水34%。这些数字充分反映了大埃及博物馆从被动节能到系统优化的多重举措颇具成效。
具体措施包括:高度控温的展柜与恒定微气候策略,即通过高密封性的展柜、磁性密封与分区控湿技术,减少对大空间空调的依赖,以及利用建筑体量与遮阳设计降低太阳辐射负荷;展厅与过道使用LED节能照明并配合光线感应器实现分区照明;空调与通风系统采用高效驱动与热回收技术,结合分区式的环境管理,实现按需供冷/供热。与此同时,数字化展陈(AR/投影)在某些场景下替代了高耗能的展示手段,兼顾观展体验与能源节约。专业论文与项目承包商提供的信息中也强调了这些面向文物保存的节能做法。
此外,大埃及博物馆还通过配套措施推动低碳出行,如在地下车库设电动车充电桩、进行绿色采购与废弃物管理,形成与展览运行相配套的可持续运营体系。官方与众多媒体将大埃及博物馆定位为“非洲和中东首批先进绿色博物馆”之一,这既是技术层面的认可,也是治理与政策协同的成果。
可以说,大埃及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古物”的豪华场所,还是“示范低碳”“绿色博物馆”的典范。大埃及博物馆的能源策略,体现了一种复合思路,即以本地光伏发电为核心、以智能化配电与备电体系为保障、以被动与主动节能设计为基础。它试图把文化机构的“脆弱性”变为动力:保护文物的高标准同时成为推动绿色技术落地的催化剂。
不过,有媒体分析称,未来的挑战依然存在,例如,如何进一步引入储能设备以平衡光伏间歇性、如何将运营期间的碳排放降至更低、如何在极端高温与电网压力下维持长期可持续运行。但从现有的技术部署与国际认证看,大埃及博物馆在能源与环境治理方面已经迈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步伐。
文 |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相关文章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追求财富、地位、外在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了一个女人最了不起的本事——那份善良与纯粹的心。这份善良,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在经历了生活的...
2025-11-10 0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
2025-11-10 0
“先生,看您在这里欣赏风景,需要帮您留张合影吗?”近日,在三亚鹿回头风景区,游客服务部客服专员牛荃面带微笑,主动走向一位正在驻足观赏的游客。这声亲切的...
2025-11-10 0
近期“邯博之夜”开启,受到广大群众关注和欢迎。这一举措,不仅是博物馆服务模式的突破,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生态的升级。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文化,邯郸市博物...
2025-11-10 0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赵晓伟)金秋染韵,大同市平城区御河东路的黄花公园披上锦绣华裳,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游人与市民络绎不绝,共赏这幅大自然挥就的...
2025-11-10 0
当帷幕拉开,灯光亮起,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旅游演艺,更犹如推开了一扇扇“时代之窗”。从旅游演艺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出中国旅游...
2025-11-10 0
我一个在上海见惯高楼大厦的精英女士,跑到泰安看封禅大典,原以为是坐着听古板讲座,没想到居然在大山里看了场神仙打架似的实景演出。这封禅大典可不是一般的景...
2025-11-10 0
11月8日晚,当白日的引擎轰鸣归于平静,永和县奇奇里村的房车营地却迎来了另一番火热景象。这里没有赛道的尘土飞扬,只有篝火的温暖光芒、音乐的动感节拍和来...
2025-11-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