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玉溪文体旅融合赋能民族团结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1日 10:50 1 cc

近年来,玉溪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为主题,通过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64.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5.6%。

玉溪文体旅融合赋能民族团结

以体育赛事为纽带,凝聚民族情谊

将体育竞技作为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创新打造“体育+文化+旅游”模式。双节期间,2万名跑者参与玉溪马拉松,赛道串联红塔区人文景观与城市地标,跑者凭号码簿可免A级景区门票,带动赛事前后3天文旅消费激增。通海县举办的“喀卓杯”国际射箭邀请赛吸引全国20余支队伍参赛,蒙古族、彝族等各族选手同场竞技,赛后通过篝火晚会、非遗展演,实现“竞技搭台、文化唱戏”。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举办足球友谊赛,单场观众突破1万人次,赛事期间穿插民族歌舞表演和升国旗仪式,观众席设置多语言解说屏,吸引藏族、白族等各族球迷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彰显民族团结精神。

以文化遗产为根基,厚植民族认同

依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星云湖生物多样性渔文化主题展等平台,玉溪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传承。澄江化石地通过4D成像技术还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场景,讲解员将各民族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故事融入导览,假期接待游客5.37万人次,成为青少年研学热门地。星云湖主题馆以“鱼”为媒展示生态保护成果,同步开展彝族鱼文化展演,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民族智慧与生态伦理的交融。峨山非遗博物馆系统展示彝族火把节、花腰傣泼水节等非遗,馆藏13件三级文物成为民族交融的“活化石”,让游客在历史对话中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

以民俗活动为载体,绽放民族魅力

双节期间,玉溪市推出多元民俗活动,展现民族文化绚丽画卷。新平县漠沙镇花腰傣服饰文化节上,姑娘们身着盛装展示传统纺织技艺,游客可参与傣陶制作、竹编体验;元江县热带水果文化街设置民族歌舞表演和水果采摘,日均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通海县兴蒙乡将“喀卓杯”射箭赛与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结合,游客既能观赏竞技,又能品尝手把肉、马奶酒,体验跨民族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华宁县碗窑村“陶冶时光”活动通过宁窑开窑、汉服茶花会等环节,让游客感受陶瓷文化与国风雅韵的共生共荣。

以资源整合为支撑,构建融合空间

通过盘活文体场馆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体验新场景。玉溪市博物馆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展,通过1100余件文物讲述各民族交往史;青花街非遗文创集市汇聚15个民族的餐饮与手工艺,游客可现场体验彝族银饰锻造、傣族慢轮制陶,购买“石榴籽”主题文创产品。抚仙湖希尔顿酒店推出“湖畔非遗夜”活动,游客入住彝族刺绣主题客房,参与火把节祈福;戛洒镇花腰傣竹楼民宿提供服饰体验、织锦教学,游客与主人家共跳烟盒舞,感受“家在旅途中”的温情。

以全域联动为延伸,深化交流体验

全市推出5条自驾线路、3条马拉松专属线路,串联抚仙湖、红塔山等景点,低空旅游项目受热捧,樱花谷直升机体验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游客俯瞰“湖山秋韵”。抚仙湖星空小镇房车营地、月亮湾桨板项目让年轻客群尽享“诗与远方”。餐饮住宿领域,青花街米线节推出鳝鱼米线、傣味菠萝饭等特色美食,澄江抚仙湖铜锅美食节以直径2.6米的“仙湖第一锅”烹煮千人份铜锅鱼,带动餐饮消费增长11%;戛洒镇“戛洒汤锅”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围炉煮汤、学跳孔雀舞,体验“食旅共生”的烟火气。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