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太山的方便面

排行榜 2025年07月23日 18:58 1 cc


太山的方便面


太山的方便面


3号没事。诺一上午有课,下午约了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三个想着去爬山吧。

太山是太原的一个小景点,很小众的,比晋祠、植物园、省博物馆、晋阳古城这些要小众的多,应该人很少。


我们以前去过一次,是冬天。

这是第二次。


太山的方便面

太山位置于太原西南的晋源区,距离我家向西南十五公里。南中环走到最西头向南拐上旅游公路,植物园往南不远。


车停下的地方,是太山景区的入山口,也正是植物园南门。

正值五月,晴空爽朗,温度事宜,微风习习,是个登山的恰当日子。


太山的方便面

我们是步行的,原本也有公交车把游客从山口送到山脚下的,可是我们选择了步行,看看一路的风景。

往西沿着的一条沟,是风峪沟。

顺着风峪沟走进去,两山夹峙,中有河滩,循滩约行。

山不高,却树木苍翠。沟涧河,应该有水的,却没有,似乎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沟两侧除外的原生树木依旧,也被绿化树木遮影起来,高矮不同,色彩丰富,从嫩黄到嫩绿到翠绿到深绿,不同的树种渲染着不同的春天的颜色。

太山的方便面

诺帆问着不同树木的名字,还采摘了一些没有见过的树叶,拿回去压在书本里当标本。一路畅言,一路行。

热起来了,把外套绑在腰间。


途行至半的时候,已经隐约看到了山腰间的亭台楼阁。

路过一座桥,正是风口。便停下来,赏风。

想象着桥下的一泓碧波,随风摆荡,两岸树影婆娑,甚是爽意。

太山的方便面

人会老,河会断,唯有晴空依旧。

看着老婆逐渐花白的头发,感慨万千。人若如这晴空就完美了,云如天宫画家的舞弄,却总也脱不开湛蓝的天景,走走停停的,风就是推动云流动的影子,风抚过的树梢,就是风的样子。风无拘无束,算是时间最随意的存在,最任意的愉快。就算是我想着的桥下的河水,也无法肆意奔腾,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快乐才是真挚的朋友,永远想要拥抱却近在咫尺隔开的。


太山的方便面

登山的入口在河沟的另一边,有一座汉白玉的桥,搭起来。跨过桥,是一座庙门,里面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呲眉瞪眼的,像是要镇住哪个妖魔鬼怪似的。寺庙都是如此,可见上面一定有个庙,佛家的。

我听过长治文物管理局的一个专家讲过,佛家的庙都在半山腰,道家的都在山顶上。所以,从山外看到的那个在半山腰,再加上这个,就能断定的。

太山的方便面

半山腰的那个寺庙是龙泉寺。

所以叫龙泉,一定有股泉水从山上流下。

穿过,便是山脚下,真的有水流从上而下,清澈的。还是冰冷的。断定是泉水无疑的了。


太山的方便面

向上看是石头铺就的台阶,踏阶而上,树木成荫,溪流潺潺。正如一首诗:

明月松间照,青苔石上流。

可惜不是晚上,如果是月光穿过树梢照在石阶上,耳边是潺潺溪流声,也是人间一件幸事吧。


太山的方便面

人不少,有拾阶而上的,有拾阶而下的。看来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今天的阳光很足,在树荫的石阶上也闪烁着星星点点。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这里应该都忘记了山外的繁琐,时间停下了,人也都慢了,幸福也就来了。


太山的方便面

这条通往龙泉寺的路向上延伸着,拐了几个弯,还有几个陡坡,再抬头的时候就已经庙门口了。

庙不大。多是标配,水池子,亭子,荷花,小桥。

寺庙是个很神奇的存在,只有几棵树,几间阴暗的大房子,几阶布满青苔的石阶,就会让人平静,是什么奥秘呢。

东院子是个很大的院子,几间禅房。正是在山口间,面对山口是一个大大的修行场。虽然也是人头攒动的,可是只有平静。凡世间的来来往往都与这里无关,每个人都如别人如空气般地走着,坐着,躺着,看着,想着。


太山的方便面

正对面是庙的大殿,不大,门口两棵古槐树,被雷击的皮肤黝黑,用铁柱子支撑着,年岁不小了,看似比寺院要年长些。


最初太山是道家方士修炼之地,据太原旧方志记载,太山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初为道教“昊天祠”。五百多年后毁于金元战火时期。直到百年后的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才重建,但将观音等五寺并为一起,改成了佛教寺院,名字也改成了太山寺。

又传说当时天旱无雨,地方官员和百姓们到此处求雨,发现汩汩而流的泉水,认为是求雨有应,龙王赐泉,于是给太山寺冠以“龙泉”雅号,并在泉水上修建龙王庙,雕石龙,泉水从石龙嘴中而出。

太山的方便面

据清道光年间《太原县志》记载,称原来道教的昊天祠在金、元两朝毁于火灾。而院内的东北角现存有石碑一幢,为唐景云二年(711年)所立,也是那段历史最好的实物见证。明嘉靖《太原县志》中有“太山有龙池”的记载,成为太山寺别名由来的史证。


太山的方便面

一千八百年的老树。一棵直立着,另一棵侧卧着。

风云变幻起多少恩仇,雨雪飘刷过无数过往。一千八百年,绵绵时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无数人留下了无数的脚印,无数的脚印就是历史。老树不会说话,要不我就想和他聊聊,什么是时间。


我给孩子讲了龙泉的来历,便嚷着想去看这股泉水。我本不知道这股泉水在哪里,但总觉得跟着水,就能到源头吧。便拉着他们顺着这股水,走进了西院子。

圆门,砖房四五间,几个木凳子。

原来这里是素斋。能吃饭的。好奇特,我们找龙泉,却找到了禅斋。


太山的方便面

正好日当头,该吃饭了。我想点一份素斋给他们尝尝,不过孩子们一看价格愣神了,有些小贵。走到正在吃的客人的桌子边看了看,都是些鸡蛋青菜豆腐馒头这些,他们感觉到对不住这个价格,也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便拒绝了。也放弃了一次在寺庙吃素斋的机会,有些小许的遗憾,不过也给了一个下次更好的接触的机会吧。

太山的方便面

他们选择了方便面,火腿肠。找龙泉的事已经忘记了,随风而去。

开水泡上,端着跑走了。不远处有台阶能上到这四五间房的房顶上。上面有石桌子石凳子。我们鱼贯而上,没人,神奇。这样神奇的地方居然没人。

老树的枝丫垂着,伸手就能摸着。

遮住了阴凉。砖房子看来是很久以前的,勾缝用的是白浆,抹平,岁月感十足,砖是青砖,比现在的要大不少,横砌,周边是竖砌,垛口镂空,半人高,不遮挡视线,还有风透进来。

这里属于高处,正南面对着的正是山口,向下望去能看到山门。和那条枯了河沟。


太山的方便面

面好了。

正好有云过来了。

方便面特殊的香味顺着风飘到我这里。我没有要方便面,带着的是诺一从云南带回来的鲜花饼,拿出一包,浓郁的花香掺进了风里。这里的风似乎就差一点这个。


我探身起来,举目瞭望,山峦突兀峥嵘,漫山遍野,苍翠欲滴。


太山的方便面

我和小瑜说过不少次,我曾经就做过这样的梦,就是这样的。但一定不在这里,而是这样的情形。但是,做不到断舍离啊,舍不得这个工资,就得不到这样的环境。所以都是梦。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