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排行榜 2025年08月02日 22:51 1 admin

说起永祚寺,也许一些太原人会“蒙圈”,这是哪呢?但提起双塔寺,绝大夕数太原人心中都有一杆称,那是在太原东南不远的地方;双塔那是太原的标志,是太原的象征,更是红了400年,还将红下去的地方。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太原地铁站的双塔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我眼中拍到烈日下的双塔

《诗经·大雅·既醉》里有言:“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意为祝愿君王长寿万年,并永远赐福于子孙后代。太原双塔寺取“永祚”之名,就是希望双塔永恒福运,绵延久远。‌‌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牡丹园中看双塔

巍然矗立于太原市东南的山岗上,本身就挺传奇,当时建第一个塔时,盖由于太原城西北高、东南低,不合这个城市的文运,在东南方建塔会改变这一现象,于是在当时缙绅傅霖的主持下,大家众筹,建起了“文峰”这座“风水塔”,有塔就得有寺,还顺便在塔下建起小寺,叫做永明寺。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内看文峄塔

九年后的1608年,明万历36年时,晋王朱敏淳感到永明寺太简陋,与太原“九边重镇”的地位不相称,便邀请五台山妙峰大师前来主持扩建永明寺。妙峰大师来到太原考察后,以“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为名,建议晋王在文峰塔西北新建一座佛塔。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近处的宣文塔

于是,以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出资建造的新塔在1612年(明万历40年),在距文峰塔西北方46米的地方建成,命名为“宣文佛塔”。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在双搭的北面看双塔

从此,这两座一儒一佛的双塔便开始嘱目太原城,太原人也能登塔祈福、眺望四周风光了。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永祚寺是看双塔

但岁月不可能都静好,慢慢地,寺庙陈旧,登塔也不再成为人们的时尚。

那日乘出租车,遇到一侄土生土长、家居向阳店的司机。他用带北郊口音的普通话说,那天送客到晋祠,这大热的天晋祠居然人山人海。话一转他说双塔公园就很不错,人不太多,现在能登塔了。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双塔公园南面看双塔

这不啻是个好消息,对不少老太原人来讲,双塔似乎就没有开放过登塔。我曾多次去过双塔,看过铁铸的菩萨,赏过著名的牡丹,也曾在双塔周边走过,看到的是封堵的严严实实的双塔。这次闻听能登,岂能不去?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永祚寺内

进入“永祚寺”,便直奔双塔。

文峰塔依然封堵着,不曾让游人攀登,西北面的宣文塔大门洞开,任游人一登。

我刚进去,有人正往下出塔。一条窄窄的杂石台阶,蜿蜒盘旋向上,上者下者仅此一道,又逢伏天,塔内闷热。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内的甬道

好在每一层高都有一个穹窿式的藻井,还有伸向四方的券孔,风能进来,景也能映入眼帘。

如是大胖子想登,那就难了。想在过道上错开,并不容易,只能在藻井处闪避。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内景

向上登攀时,遇到过二次被迫停下脚步,进退两难的时候。想起进塔时,门口保安回答一位游客的问询,他说,我们有登塔计数器,塔内最多允许50人上下,超过时,只能排队了。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内看风景

好在进塔时,我不在50开外,好在我并未主动停下脚步,前面的游人见状也就在每一层宽敞的地方让出向上的通道,不知向上转了多少圈,终于没有了向上的通道,只能在藻井中从四个券孔内向外寻望。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在游人能登宣文塔的最高层看文峰塔

东面的文峰塔近在咫尺,好像一伸手就会握住这个兄弟似的,其实也只是一视,并不曾因为在宣文塔内就拉近了与文峰塔的距离,只能向它送上默默的祝福。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里看风光

远处的亭掩映在绿树之中,远处的高楼隐隐约约,双塔屹立了四百年,何曾见过周遭这样的变化?

我也是在这青砖环伺的环境中,看到了彩的天地,美的中空。

老太原人了,第一次登双塔中的宣文塔,该把怎样的祈福送给大家呢?

岁月磨亮了登塔的台阶,岁月记载着人们亘古不变向上的追求。

老太原了,第一次登上这个城市象征的“双塔”

宣文塔里看文峰塔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