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排行榜 2025年08月07日 18:58 2 cc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市域东北接绵阳市盐亭县,西接绵阳市三台县和大英县,东接蓬溪县和南充市西充县,南与遂宁市中区接壤。先后获评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县域治理能力百强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白酒之乡·射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香桂名市、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试点、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四川省服务业强县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天府旅游名县等国、省级荣誉称号。#四川#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射洪市历史悠久。汉为郪县、广汉县地。梁于县境南置通泉县,并置广汉县,属西宕渠郡,以通泉县为郡治。西魏改通泉县为涌泉县,为新州涌泉县治,恭帝时,又于旧县城,今金华镇置射江县,与广汉县均属新州昌城郡。北周因之,改涌泉县为通井县,始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因县城今金华镇当梓潼河入涪江口,蜀人称江口为洪名射洪县至今。隋改广汉县为光汉县,旋省入通井县又称通泉县,属梓州新城郡。唐射洪,通泉二县均属梓州。宋属潼川州。元因之,至元二十年(1283)省通泉县入射洪县。明洪武十年(1377)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复置射洪县,属潼川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潼川府。民国三年(1914)潼川府废,射洪县隶嘉陵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遂宁。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同年12月8日,射洪县解放。1950年1月,射洪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其时,四川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政区,射洪县隶属川北遂宁专区(专员公署驻遂宁)。1952年9月,成立四川省,射洪县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撤遂宁专区,射洪县划入绵阳地区。1985年2月,射洪县与蓬溪县、遂宁县从绵阳地区划出建遂宁市,射洪县隶属遂宁市。2019年7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射洪市。省人民政府8月16日,市人民政府8月19日分别公布同意撤销射洪县,设立县级射洪市,以原射洪县的行政区域为射洪市的行政区域。射洪市由四川省直辖,遂宁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50年1月3日,射洪县人民政府成立,县以下行政区划仍按1949年的区划未变,全县设3区,28乡镇,340保,4185甲。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0年5月,将原3个区划为金华、太和、柳树、天仙、射潼、永安、广兴、金山、太乙9个区,28个乡镇无变化。

1950年10月,川北行政公署明令“废除旧保甲,建设乡村人民政权”,射洪县于11月15日完成。在这次改革中,将9个区一律按数字序列命名,废除乡以下的保、甲,改为村(城镇非农业人口为居民大组)和居民组建置。全县设9个区,28个乡镇,340个村,4185个居民组。

1951年1月,减租退押运动后,调整乡镇,全县改设9区,64乡镇,352村,4040组。

1952年9月5日,经川北行署批准全县调整为11个区,2镇,75乡,5街。年底撤销城关区4、5两街建置,全县为76乡,2镇,3街,457个村,36个城镇居民大组,6288个居民小组(内有270个城镇居民小组)。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5年3月撤销第十区(洋溪)建置,将洋溪镇、青堤乡、浒溪乡、新生乡并入三区(柳树),官升乡、互助乡并入八区(青岗),新溪乡并入二区(大榆)。又将明屋乡划入九区(太乙)。12月21日,撤区并乡将74乡(复河乡于12月9日已划入盐亭县)合并为34乡。

1956年5月6日将三台县金家、回龙两乡划入射洪,至此全县为36乡3镇,442个村(大组),6424个居民组。

1956年11月报经上级批准,恢复6个区的建置。又在大乡中分出15个小乡。全县共设6个区,一个直属镇(城关镇),2个乡级镇(金华、洋溪),51个乡。

1957年3月又一次调整区乡建置。全县设7个区,1个直属镇,2个乡级镇,57个乡,443个村,13个城镇居民大组。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8年8月15日射洪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15日完成。大榆区7个乡并为前锋人民公社,原7个乡改为管理区(在统计中前锋公社和各管理区仍按区、乡统计),其它各乡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公社以下设管理区(亦名耕作区),管理区下设生产队。乡村组体制改为政社(人民公社)合一制。在此次变革中原有乡的划分亦小有变动,红星乡并入柳树人民公社,洋溪镇并入浒溪人民公社。金星乡并入大榆人民公社,和平乡并入复兴人民公社。全县设7个区(含区级前锋人民公社),一个直属镇,一个乡级镇,48个人民公社(不含前锋公社7个乡级管理区)。公社以下的管理区和生产队开初变动不定,1959年渐趋稳定,全县为439个管理区,3691个生产队。1960年小有变化,全县为436个管理区,3162个生产队。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射洪县1958年区、镇、人民公社设置简况:

金华区 驻金华镇

金华镇 武东公社 西坪公社 书台公社 双溪公社 金家公社 丰隆公社 香山公社 富丰公社 莲花公社 武南公社

前锋人民公社 驻大榆渡

大榆管区 玉太管区 武安管区 古井管区 前锋管区(原广兴乡) 紫云管区文星管区柳树区 驻柳树沱

柳树公社 浒溪公社 青堤公社 新生公社 联合公社 瞿河公社

天仙区 驻天仙寺

天仙公社 四乐公社 胜利公社 永安公社 凤鸣公社 复河公社

青岗区 驻青岗坝

青岗公社 永兴公社 万富公社 广生公社 金山公社里 仁公社 兴隆公社 官升公社 永明公社 仁和公社 互助公社

太乙区 驻太乙场

太乙公社 回龙公社 明星公社 石牛公社 大明公社 东升公社 白龙公社 文聚公社 万林公社

城关镇 驻太和镇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0年12月25日,全县开展“整风整社运动”,实行“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在此变化中,县人民委员会于1961年3月10日至5月9日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新设仁和、金家、洋溪三区,并新设17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下设生产队大队。全县共设10个区,一个直属镇,一个乡级镇,72个人民公社,556个生产大队,5290个生产队。

1966年在"文大"中,更改了部分区、乡名称,但行政区划无变动。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73年行政区划小有调整,分玉太为玉太、广玉两个公社;分富丰为富丰、新建两个公社;分兴无为兴无、龙门两个公社。全县设10个区,1个直属镇,1个乡级镇,75个人民公社,630个大队,5629个生产队。城镇居民委员会28个,居民小组207个。

1981年射洪县按国务院规定进行地名普查,11月25日更动27个乡和630个大队的名称,但区、乡、大队的区划未变动。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92年,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安排部署,射洪县对区公所、乡、镇建置进行调整。至1993年3月,全县撤销原设置的区、乡、镇,重新组建成20个镇、10个乡。撤区并乡建镇后,所有乡、镇均由射洪县人民政府直管,并升为科、局级行政机构。全县有631个行政村,6603个农业合作社,农业人口总户数为24.46万户。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3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射洪县将2002年的625个行政村合并为591个村,农业合作社6707个。全县30个乡镇中,其中,6个乡镇的行政村调整如下:

青堤乡原有的新房村与黄村村合并,更名新黄村;高坎村与芦溪口村合并名为高芦村。

玉太乡原有李家溪村与临江村合并,名为临江村。

双溪乡原有的天台村与连山湾村合并为天山村;九桥村与龙洞村合并为九龙村;梅花村与观斗村合并为神鹤村;朝真村与磨垭村合并为朝真村;白鹤村与板桥村合并为鹤桥村;小井村与三江口村合并为井江村。

文升乡将原有的群英村与广龙村合并为广龙村;莲花村与金鱼村合并为五马桥村;邱家沟村与城垭村合并为邓城垭村;大碑垭村与水口庙村合并为水口庙村。

青岗镇将原有的通家山村与大洋村合并为五星村;罗村与水磨村合并为渔垭村;上村与王家坝村合并为王家坝村;放马村与二房村合并为皂角村;石荡坪村、土地垭村及雪沙村合并为三子山村;哀贞村、安子村及井坝村合并为罗家沟村;系峰村与小洋村合并为系洋村;黑柏林村与五云村合并为五龙村;改良村与水观音村合并为改良村;杨禄村与香台村合并为禄字山村;万富村与竹筠村合并为磨滩村;川祖庙村与青龙村合并为安乐村;桥重桥村与鸾凤村合并为新店子村。(按,该镇行政村合并过程中,个别村名有变化。)

太和镇行政村原有28个,随着县城建设规模扩大,原城北、建设、清家堰、何家桥、保河5个村纳人城市社区范畴。原余家林村与唐家井村合并为凉帽山村;檬店子村与段家祠村合并为白莲村;佛爷庙村与南井村合并为佛南村。

在撤区并乡建镇的行政区划中,射洪县对社区设置也作了适当调整。1986年,全县71个乡镇中,居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36个。1992年,保持居委和居民小组不变。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4年7月,全县太和镇、金华镇、柳树镇、大榆镇、广兴镇、太乙镇、金家镇、复兴镇、天仙镇、仁和镇、青岗镇、洋溪镇、香山镇、潼射镇、曹碑镇、凤来镇、瞿河乡、伏河乡、青堤乡、太兴乡、东岳乡、文升乡等22个乡镇的集镇共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调整为41个,增加12个,居民小组216个,减少20个,非农业人口24.18万人。全县有明星镇、涪西镇、陈古镇、官升镇、双溪乡、万林乡、金鹤乡、玉太乡等8个乡镇的集镇未设置社区。

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将原来的30个乡镇合并为21个镇,调减比例达30%。将原有444个村,合并成281个村,调减比例达36.7%。调整后,各村平均人口达2400人以上。最大村人口6400人以上,辖区面积最大村达11.4平方公里。

2020年,射洪市辖2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82个行政村、68个社区。

四川省射洪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现在现辖21个镇、2个街道、282个行政村、68个社区,辖区面积14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2.4万。太和街道、天仙镇、官升镇、香山镇、平安街道、文升镇、明星镇、仁和镇、武安镇、东岳镇、涪西镇、青岗镇、大榆镇、瞿河镇、潼射镇、洋溪镇、曹碑镇、太乙镇、广兴镇、复兴镇、金华镇、金家镇、沱牌镇。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