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俗话说“早立秋爽,晚立秋热”,今年8月7日立秋,是早还是晚?

排行榜 2025年08月08日 05:52 1 admin

8月7日立秋当天,上海马路上的柏油都快化了,下午两点实测39.2℃,可朋友圈还在刷“早立秋凉飕飕”——这谚语怕不是跟现实打起来了?

今年立秋按农历算确实是“早立秋”,可全国21个省市发了高温预警,北京长安街的地表温度都突破62℃了,热得人快脱层皮。

俗话说“早立秋爽,晚立秋热”,今年8月7日立秋,是早还是晚?

老辈人说的“早立秋爽”,怎么到现在就不管用了?

其实这事儿不怪谚语本身,怪就怪古代人把阳历的节气硬套到阴历上。

二十四节气是跟着太阳走的,比如立秋就是太阳走到黄经135°的时候,固定在每年8月7日或8日。

俗话说“早立秋爽,晚立秋热”,今年8月7日立秋,是早还是晚?

可古代没有公历,只能用阴历记日子,结果有了闰月这种补误差的办法——今年闰六月,农历日期比实际季节晚了30天,就像手表装反了齿轮,越走误差越大。

更关键的是,全球变暖把气候规律都打乱了。

欧洲气象中心说,北极圈近三年夏季均温比二十世纪高了7℃,西伯利亚的冻土都在冒甲烷,副热带高压带一年比一年凶。

去年郑州暴雨就发生在“早立秋”时段,极端天气根本不按节气剧本走;2013年那次“早立秋”,武汉协和医院接的热射病患者是往年的3倍——这哪儿是“凉飕飕”,分明是热得快出人命。

俗话说“早立秋爽,晚立秋热”,今年8月7日立秋,是早还是晚?

现在连农民都不用老黄历了,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用卫星遥感看大气环流,实时调温控;台风路径能预测72小时后的细节,天气预报每小时更新体感温度——这些现代技术,比“早立秋晚立秋”靠谱一百倍。

老话能当文化聊,比如“贴秋膘”可以当习俗吃顿好的,但真要防暑,还是得看气象台的提示。

毕竟,谁会用蜡烛测核辐射啊?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今年立秋有没有被“凉飕飕”的谚语坑到?对此你怎么看?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