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0 0
作者 |「范健泉」
首图 |「白墙下的花园」
封图 |「白墙下的花园」
台风天路过吴江,天风湖雨间远处几艘船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意趣。舟过吴江乃古今一大主题,不禁令人想起几组经典画面,既有三高祠里的渔隐高士,也有奋笔挥洒的海岳外史,更有踟蹰不前的樱桃进士。他们放棹于震泽,出入乎烟波,为吴淞江水道积累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白墙下的花园
吴江东长桥旁有一座三高亭,供奉着三位远避江湖的高洁之士——范蠡、张翰与陆龟蒙。他们年代不同,经历各异,所长不一,甚至有一个不是苏州本地人。先前总觉将这几位关联不深者同置一亭,虽可用“隐逸”勉强归纳,终究显得牵强。但若以“渔隐”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便别有一番趣味。从浅层次概括,三人的爱好与标签都与水有很大关系,究其根底,则是渴望逍遥,追求精神的独立。
△三高祠旧影
三人之中的陆龟蒙对渔隐生活感触最深。他自称天随子,笔墨畅达,不好风物,独好钓鱼,有《渔具十五首并序》及《和添渔具五篇》。他以诗歌为载体,介绍了各种渔具,比如捕鱼用的网罟、网罩,叉鱼用的鱼矠、鱼叉,用于出行寻钓点的舴艋,存储渔具的笭箵。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靠着精良充足的装备,天随子成为甫里钓鱼能手,“旋屈金钩劈翠筠,手中盘作钓鱼轮”,将隐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白墙下的花园
而本在西晋都城洛阳任职的吴江张翰,因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又见秋风起,便借口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与鲈鱼,辞官归乡,更写下著名的《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吴江鲈鱼习性独特,于海中繁殖孵化,入淡水生长育肥。每到秋季,它们便从海洋溯河洄游至吴江,兼具海水鱼与淡水鱼优点于一身。难怪大文豪苏轼用“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即称赞张翰看清混乱的局势,能够及时抽身而退,又理解他对家乡美食的喜爱。
@白墙下的花园
渔隐的乐趣,岂止在钓鱼本身?泛舟湖上,抬头烟水阔,回首芦苇低垂,或有夕阳碎金,群鸦归巢,美不胜收。范蠡助越灭吴后,深知“鸟尽弓藏”的危险,遂弃高官显爵,化名“鸱夷子皮”退隐。在文学传说中,范蠡携西施泛舟太湖,安享闲逸时光。
如此看来,三高亭就是“渔隐祠”。陆龟蒙醉心渔具与垂钓之术,张翰借莼鲈之思舍弃功名,范蠡在舟船江湖间尽享闲逸。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自然的亲近、对自在的追求,以及那份超越世俗的通透。世上三高亭,人间渔隐乐。
@白墙下的花园
同样在吴淞江水道旁感悟人生的还有米芾。元祐三年,他途经吴江时,遇到友人朱邦彦赠予上好纸张。米元章感受到对方的深情厚意,便在舟中挥毫泼墨,写下行书佳作《吴江舟中诗》:
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
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
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
船工怒斗语,夫坐视而怨。
添槔亦复车,黄胶生口咽。
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转。
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
一曳如风车,叫啖如临战。
傍观莺窦湖,渺渺无涯岸。
一滴不可汲,况彼西江远。
万事须乘时,汝来一何晚。
诗的前半部分貌似在批评船工纤夫贪得无厌,嫌工钱不足,消极怠工,实际上在暗示他们生存压力过大,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与雇主展开博弈。后半部分则描绘劳资纠纷解决后,众人奋力协作,很快将舟船运转如飞,雇主也有心情观赏岸边景色。结尾处的典故取自《庄子》的“涸辙之鲋”,表明凡事都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去做,一个人必须调整自身以适应当下的环境。比如庄周取一瓢水就可以救活小鱼,米芾多加一些钱就可以让船顺利前行。
在书法方面,前两列文字,先是向一侧倾斜,然后又向另一侧倾斜,以顺应诗中风向的变化,以及现实中水流的波动。在写到船夫之怒后,字迹变得疏朗,节奏变化更为明显,“战”字更是占据了两格的空间,表明米芾情绪达到高潮,随后书写的节奏又趋于平稳。这种字间牵丝连贯,行距疏密有致,又随着内容情节而变化的布局特点,就是典型的米氏书法风格,被苏轼盛赞为“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宋 米芾 吴江舟中诗 局部
北宋苏黄米蔡四位书家,黄庭坚的字被评为船桨一般,长枪大戟,纵横多姿,有荡桨笔法之称谓。若说黄庭坚的字是船桨入水,米芾的笔墨便似桨叶搅动后漾开的层层涟漪,恰好其创作《吴江舟中诗》时,正好在吴淞江水道上,因见拉船的纤绳随着外在的风力,船夫的得失心,水波的沉浮,松松紧紧,忽直忽曲,于是将这种状态映射于纸上。当然,米芾每次遇上好的书写材料,总是技痒,欹侧取势,笔端在与不同材质的纸张摩擦时,每有新的感悟体验,此间如此,向时《蜀素帖》亦如此。
米芾以诗笔记舟行吴江际遇,更以书墨凝彼时风波。纸上笔墨既见船工纤夫生计百态,亦藏对时运与处世的感悟。后人展卷,似仍闻舟中争执余音、见风里帆动残影。
△宋 米芾 吴江舟中诗 局部
相对于三高的渔隐与米芾的洒脱,樱桃进士蒋捷在吴淞水道上,内心涌起的则是纠结和徘徊。这些复杂的思绪都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所流露。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秋娘渡”是吴江古渡口,得名自唐宪宗妃子杜秋娘,秋娘一生颇具传奇性,著名的《金缕衣》诗据传就是其所作。秋娘渡作为吴江主渡口,见证了南来北往无数行人,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笔下演绎悲欢离合的场所。“泰娘桥”位于姑苏阊门附近,名称源自唐代吴郡歌姬泰娘。词人又在结尾处,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将抽象的时间转变成具体的意象,巧妙地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也抚平心绪,将无限哀伤之情埋在心底。
@秦淮桑
蒋捷过吴江时,轻舟穿过不知多少桥梁,虽没有阊门旁的泰娘桥,却应该有垂虹桥。此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长200多米,桥上置亭,供人休息,桥面三起三伏,绵延如彩虹,因而名曰“垂虹”。蒋捷曾在《贺新郎•吴江》中以“浪涌孤亭起”称赞“大亭压浪”的垂虹桥美景。
蒋捷是宜兴人,家乡离开苏州很近,加速回家行船几日便到了,为何要感慨“何日归家洗客袍”,想要回家为什么不回家?有人猜测这与当时他不愿意投靠元朝,为了生计与政治避险,一直在外漂泊。樱桃进士晚年有“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乃是诗词史上的另外一个经典,不知是否也夹杂有对舟过吴江的追忆?
垂虹断桥 @橘涂初四
舟过吴江的,还有豪迈的东坡,可爱的芸娘,得意的白石,不胜枚举。吴江的水,从古流到今,载过范蠡的扁舟,漾过张翰的鲈香,映过陆龟蒙的渔具,承过米芾的笔锋,也荡过蒋捷的春愁。如今再泛轻舟过吴江,垂虹残影犹在,秋娘渡头风正摇。吴淞江是连接苏州与上海的重要内河航道,助推苏松地区经济的发展。承载运输重任之时,吴淞江上也来往无数行人,演绎着无尽的悲欢离合,成为文人墨客笔下传世的经典,孕育出吴江的人文传统。舟过吴江何所有,吴淞不语昼夜奔。
参考文献:
1.【宋】蒋捷:《竹山词》,中华书局,2010年版。
2.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美】石慢:《米芾:风格与中国北宋的书法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熊艳娥:《“吴江三高”与隐逸文化》,《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4.程杰:《三道吴中风物,千年历史误会——西晋张翰秋风所思菰菜、莼羹、鲈鱼考》,《中国农史》,2016年第5期。
5.文贻锋:《论书法创作中“诗意”与“书意”的融合——以米芾《吴江舟中诗卷》为例》,《艺术中国》,2019年第6期。
6.严疾:《舟过吴淞江:樱桃进士的秋娘渡》,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29日。
7.严六滧:《内卷与松弛:试论苏州三高祠精神》,吴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25年4月23日。
说明:本文配图已获摄影师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严禁商用。摄影作者前带有@符号的,均为微博账号名称。
相关文章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0 0
8月19日,走进益阳市城区的秀峰湖,仿佛步入一城的诗意私藏,满目皆是清新。湖畔草木葳蕤,绿意漫过堤岸;湖水澄澈如镜,映着云影天光。多年来,当地以生态为...
2025-08-20 0
立秋的风悄悄漫过滩涂带着一丝褪去燥热的清爽海韵广场旁的这片滩涂却依旧藏着大海的温柔絮语等着每个愿意俯身倾听的人1 滩涂之上,是童年的欢腾 退潮后的滩涂...
2025-08-20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
2025-08-20 0
离开家乡近五十年,第一次选在夏季回去探亲。回家当晚,在送别亲友准备关窗休息的瞬间,隐约听到有蛙声穿越苍茫的夜色破窗而入,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开窗探头搜寻...
2025-08-20 0
8月10日,离家24天的林剑文被电子门禁拦在自家小区门外。人脸无法识别,他只好请小区保安帮忙开门。保安看着他问:你找谁?24天没刮胡子加上每日风吹日晒...
2025-08-20 0
连日来持续高温,济南五龙潭公园内的“清泉石上流”区域却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清凉乐园。汩汩清泉从石缝间流淌而过,带来丝丝凉意,吸引着孩子们在此嬉戏玩水,尽享...
2025-08-20 0
泰山雨季,溪声如弦。丰沛的水流在峰峦间奔涌,似一条素练缠绕着青碧山峦,白浪与翠色缠绵交织。水流奔涌。溪水冲刷河床。两侧青山如黛。沿溪徐行,满目皆诗。两...
2025-08-2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