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20:33 3 cc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吕高见

从承担灌溉沉沙功能的河南省重点工程,到如今集森林、湖面、湿地于一体,栖息70多种珍稀鸟类的生态旅游度假区——郑州中牟雁鸣湖的蜕变,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片规划面积达28平方公里(远期61平方公里)的区域,凭借生态修复、区位优势与产业升级,正成为中牟文旅产业的新名片,书写着“城湖共荣,百姓受益”的发展答卷。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生态蝶变:从沉沙池到“鱼鸟共生”的诗意画卷

雁鸣湖的起点,是1989年投用的赵口引黄灌区沉沙池,天生自带“生态基底”——万亩森林公园、4000余亩湖面与11万亩黄河湿地相连,白鹭、天鹅等7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2001年,中牟县委、县政府为激活文旅价值,为其更名并启动初步开发,连续12届大闸蟹美食节让“雁鸣湖”的名号逐步打响,积累了早期知名度。

2018年,景区迎来“质变”关键期:总投资额10.08亿元的5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启动,涵盖湖区生态修复、环湖路三期、跨湖桥、丁村沟水系治理等核心工程。

截至2025年9月,已有3个项目完工,其中投资2.7亿元的湖区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土石方成湖与绿化种植后,彻底扭转了沉沙池的旧貌。

如今漫步雁鸣湖畔,水清岸绿、草茂花繁,不时可见水鸟掠过湖面、鱼儿游弋水中,“鱼鸟共生”的生态画卷成为最亮眼的底色。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优势赋能:战略区位与文化融合筑牢发展根基

雁鸣湖的崛起,离不开“天时+地利”的双重加持。从区位上看,它地处黄河之滨、郑开同城化核心地带,西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东连七朝古都开封,既坐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红利,又踩准“郑开同城化”发展节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承接两地文旅需求的关键节点。

在规划设计中,景区并未止步于“生态颜值”,更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围绕“泱泱碧湖蒲芦生,鸳鸯穆穆河渚停;水中时见鱼悠游,草见频闻鸟嬉鸣”的自然意境,景区将中原水乡文化、黄河文化与景观节点深度融合,不仅规划建设河南省博物馆群、国际会议中心,还通过场景营造让文化“活”起来。

同时,景区坚守“生态优先、轻开发、重体验”理念,以“轻度休闲郊野公园”为定位,设置垂钓、露营、水上游船等项目,为都市人群打造“离尘不离城”的休憩空间。2025年5月,省主要领导调研时,对这片“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给予肯定,并强调要以“城湖共荣,百姓受益”为目标,持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产业升级:企业集聚+新项目加码,激活文旅新动能

围绕“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雁鸣湖管委会将产业定位聚焦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高端会晤与商业娱乐,已形成多元产业集聚态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目前,香港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浙江绿城高端度假区、雁鸣湖通用机场、鼎牛文化等10余家企业先后入驻,为景区注入高端服务与消费活力。

更值得期待的是,一批新项目正加速布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布查特花园”生态基地,将生态观光与健康养生结合;冰雪文旅度假区将填补区域冬季文旅空白;华科大未来科技产业园则为片区注入科创基因,这些项目不仅能丰富文旅业态,更将成为雁鸣湖新的经济增长点。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作为中牟文旅的“新势力”,雁鸣湖与周边的只有河南、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等形成互补,差异化填补了“高密度主题公园”与“原生态自然风光”之间的市场空白,成为一些市民游玩的新去处。

未来,景区将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持续优化服务、守护生态底色,真正成为市民休闲的“后花园”与中牟文旅的闪亮新名片。

郑州中牟雁鸣湖以“生态+”绘就“城湖共荣”新名片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