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20:55 1 admin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提到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大多数人会先想到牛肉面的香气、白塔山的静谧,却少有人会细想:是谁先打通了黄河两岸,让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真正连为一体?答案其实就藏在那座横跨黄河的钢铁桥梁里——它就是中山桥,兰州人嘴里的“黄河第一桥”,一座扛过百年洪水地震、见证了兰州从旧时光走向新时代的“活文物”。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第一次踏上兰州中山桥,是个初夏的傍晚。夕阳把黄河染成金色,桥面的钢铁栏杆被晒得微微发烫,手里攥着刚买的甜醅子,听着脚下黄河水“哗啦啦”流过,突然明白为什么兰州人说“没走过中山桥,就不算到过兰州”。这座桥不长,只有233.5米,宽8.36米,走完全程不过5分钟,可每一步踩下去,都像在触碰兰州的百年历史。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很少有游客知道,这座看似“坚固”的钢铁桥,诞生之初藏着多少波折?1908年,当美国桥梁公司的设计图送到兰州时,不少人都在质疑:“黄河水流这么急,能架起铁桥吗?”可德国泰来洋行的工程师带着中国工匠,硬是在黄河上搭起了脚手架,用一根根钢铁构件,拼出了这座四墩五孔的桁架桥。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1909年8月19日通车那天,兰州人挤在两岸欢呼,有人甚至骑着马在桥上往返,只为感受“踩在铁桥上过黄河”的新奇——在此之前,兰州人过黄河只能靠羊皮筏子和木船,遇到汛期,连河都不敢过。兰州中山桥的“硬核”,还藏在它的钢铁骨血里。建成百年以来,它扛过了无数次黄河洪水:1946年的特大洪水里,岸边的房屋被冲垮,中山桥的桥墩却纹丝不动;1954年、1986年的两次强震中,桥面虽有损坏,核心结构却完好无损。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后来工程师检查时发现,当年的工匠在桥墩里浇筑了厚厚的混凝土,还在钢桁架上做了抗震设计,那些看似简单的梯形结构,实则藏着“能屈能伸”的智慧。直到2004年,为了保护这座文物桥,政府才禁止机动车通行,让它从“交通桥”变成了“步行桥”,可即便如此,每天仍有上万人从桥上走过,它的“生命力”丝毫未减。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兰州中山桥的名字,也藏着一段家国记忆。最初它叫“兰州黄河铁桥”,是西北第一座钢结构桥;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才正式改名为“中山桥”。桥上的铭牌上,至今刻着“1909”和“1928”两个关键年份,像是在提醒每一个走过的人:这座桥不仅见证了兰州的变迁,更连着一段波澜壮阔的近代历史。1949年兰州解放时,解放军就是从这座桥上跨过黄河,解放了兰州城;后来改革开放,桥上走过了第一批骑着自行车去对岸做生意的个体户;现在,桥上满是举着相机的游客,拍黄河、拍白塔山、拍兰州的天际线——不同的时代,这座桥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却始终是兰州人心里的“精神地标”。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如今站在中山桥上,能看到兰州最生动的“双面风景”:一面是奔腾的黄河,让人想起老兰州的模样;一面是现代化的兰州城,两岸的高楼拔地而起,夜晚的灯光把桥面染得五彩斑斓,连钢铁栏杆都透着温柔。有本地老人说:“以前过黄河靠筏子,现在过黄河有好多桥,可我们还是爱来中山桥走一走,摸一摸这些老钢铁,就像跟老伙计打招呼一样。”

兰州有座“黄河第一桥”,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仍是网红打卡地?

如果你下次去兰州游玩,一定要在傍晚时分走一次中山桥。从南岸的滨河路上去,踩着桥面的防滑钢板,听黄河水在脚下流淌;走到桥中间,停下来看看夕阳,看白塔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再从北岸下去,顺着石阶爬上白塔山,回头看中山桥的灯光亮起来,像一条钢铁项链挂在黄河上——那一刻,你会明白,这座桥为什么能成为兰州的“魂”: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兰州人对黄河的敬畏,对历史的铭记,对生活的热爱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万能生活指南#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