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排行榜 2025年09月28日 16:57 3 cc

10月1日至7日,打卡浮梁县古县衙!一场集技艺展演、传统灯彩、美食展销于一体的非遗集市即将启幕,邀您沉浸式感受“非遗正青春”的独特魅力。

活动时间:10月1日—7日9:00-21:00

活动地点:县衙景区中轴线商铺以及商铺对面水泥场地


活动亮点抢先看


灯彩表演

节日的仪式感,从一场热闹的灯彩表演开始!活动期间,县级非遗“舞龙灯”将震撼登场,专业队伍挥舞长龙,在古县衙的红墙黛瓦间穿梭,灵动的身姿搭配喜庆的音乐,瞬间拉满国庆的欢乐氛围。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非遗展演

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詹和安现场展示水碓模型、运作原理及传统使用方式,讲述这项延续千年的陶瓷原料加工技艺。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非遗传承人现场冲泡红茶,茶香四溢,品一杯“汤色红亮、甜香醇爽”的功夫红茶,更有红茶礼盒可供选购,馈赠亲友。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浮梁县碱水粑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该制作技艺是浮梁广大农村农户熟练掌握的一门粮食食品加工技艺。据资料记载,从北宋开始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种手工技艺加工制成的“碱水粑”以它味香、易保留的科学性、手工工艺的地方性和食法的多样性形成了它的独特性。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浮梁传统手工粉皮晾制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该制作技艺相传始于200余年前,原材料为大米,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较长,选晴爽的天气三天方能完成,全部制作过程由选米、淘米、泡米、磨浆、趟皮、晾皮、切丝(或撕角)直至晒干而成。制作工匠亦农亦工、容身于民。制作技艺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清明粿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

又名“安苗粿”,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一种食品。圆心型,似桃样,更似心形。其主要原料是掺有鲜蒿的糯米粉,和豆腐、竹笋、萝卜丝、豆角、香菇、木耳、腊肉等馅料。“安苗粿”起源是为了祭祀“徽州土神”,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百姓平安,反映了人们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追求。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早米饺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

该制作技艺相传于清咸丰年间,全部制作过程由选米、淘米、蒸米胚、磨粉、揉粉、搓团、捏饺皮、包馅而成。传统早米饺制作技艺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独特的美食文化价值,无论口感、外观、营养俱佳,食用方便。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传统铜钱粿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

该制作技艺相传于北宋庆历年间,是用于招待客人、请师傅的一种茶点。整个制作过程大约耗时两个小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全部制作过程由选米、淘米、蒸米胚、磨粉、揉粉、搓团、捏片(铜钱状扁圆薄粉片)而成。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浮梁传统手工生日饼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

生日糖饼,是庆祝小孩周岁生日的特制点心,其选料精致,制作工艺复杂,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传统美食。制作过程一般分选材、舂粉、蒸馅、和粉、压模、屉蒸和点红七步。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浮梁梅岭苦槠豆腐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

传统制作苦槠豆腐技艺相传始于300余年前,主要传承于五华村一带。重要价值主要表现为通气解暑,去滞化淤,全部制作过程由暴晒、浸泡、磨浆、洗粉、过滤、烧熟、冷固、切割、冻过直至晒干而成。特别是对痢疾和止泻有独到的疗效。

这个“十一”,浮梁古县衙邀您来逛非遗集市!

这个国庆,来浮梁古县衙

看一场非遗展演

品一口传统美食

感受千年技艺在指尖流转的温度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

我们在浮梁一起开启这场非遗文化之旅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