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排行榜 2025年09月29日 09:10 1 cc


黔中多奇境,安顺藏龙宫。

当脚步踏入这片被时光雕琢的土地,才真正读懂“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的深意。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龙宫

这里不是简单的山水拼凑,而是大自然用亿万年时光,在石灰岩上书写的立体诗篇。

初遇龙宫,是明湖递来的第一封请柬。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明湖

湖水似被揉碎的月光,铺在喀斯特地貌的褶皱里,清得能看见水底细碎的石纹,倒映着岸边的峰林。

风一吹,便漾开满湖的墨色涟漪。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水流湍急

这方水是龙宫暗河的终点,像一位温柔的使者,引着游人走向更深的秘境。

循着水声前行,龙韵虎啸台便撞入眼帘。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龙韵虎啸台

布依族先民曾在此赛歌,歌声或许早已消散在风里,但那块形似猛虎下山的巨石仍在,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虎啸与水中的龙吟相和。

石壁上的题字是时光留下的印章: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寿”字苍劲有力,藏着岁月的厚重。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寿”

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手书的“龙宫”二字,笔锋间尽是对这方奇景的赞叹,墨色晕染间,文人与山水的对话跨越了千年。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刘海粟手书的“龙宫”

行至天池观瀑台,才算触到了龙宫最澎湃的脉搏。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天池观瀑台

38米高的龙门飞瀑从溶洞顶端倾泻而下,如银河落九天,水花撞击岩石的声响震耳欲聋,水雾弥漫在空气中,沾在发梢,带来沁人心脾的凉。

抬头望去,洞顶的“天窗”漏下微光,让飞瀑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龙门飞瀑

这是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砂岩与石灰岩在水流千万年的溶蚀下,洞顶坍塌,才有了这“中国洞中瀑布之最”的壮阔。

游人争相在龙形长廊上驻足,想把这奔涌的水汽与磅礴的景象,定格在镜头里,也刻进记忆中。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游人欣赏摄影

乘上游船,才算真正走进了龙宫的心脏。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游船

海拔1170米的天池,像一块镶嵌在山间的碧玉,28米深的湖水泛着幽蓝,山风掠过水面,带着水汽拂过脸颊,驱散了所有燥热。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天池

导游说:“这天池是地下河水溶蚀岩体、洞顶塌陷而成,每一滴湖水都藏着喀斯特的秘密。”

游船缓缓驶入水溶洞,光影瞬间暗了下来,只剩船头的灯照亮前方的路——这便是“天下溶洞数贵州,水上溶洞看龙宫”的真谛。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一进龙宫

一进龙宫840米的航程,像是穿越一场流动的梦境。

群龙迎宾厅的钟乳石似龙鳞闪烁,浮雕壁画厅的石纹如天然画卷,五龙护宝厅的石柱威严矗立。

水晶宫的石笋在灯光下泛着晶莹的光,高峡幽谷宫的暗河蜿蜒,船移景动,每一处都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钟乳石

行至二进龙宫,400米的水道更显幽深,潭水静谧,灯光幽暗,仿佛穿行在“时空隧道”里。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二进龙宫

只有船桨划水的声音,与钟乳石滴落的水声相伴,让人忘了尘世的喧嚣。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片秘境还是“中国天然辐射水平最低处”,仿佛被大自然格外偏爱,不仅赠予了绝美的喀斯特风光,还守护着一方纯净的天地。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龙鳞闪烁

溶洞、峡谷、瀑布、峰林、暗河……所有喀斯特地貌的元素,都在这里汇聚、交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龙宫。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暗河汹涌

离开时,回望那片被云雾轻笼的峰林,才明白“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并非虚言。

安顺龙宫:喀斯特的秘境诗篇

龙宫奇观

这里的每一滴水、每一块石、每一处景,都是大自然用时光打磨的珍宝,等待着每一个心怀向往的人,来读懂它的奇绝与温柔。

(图/文:镜中逍遥手机摄)

(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盗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