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值得看10遍小说 《神墓》(作者小说收藏排行榜:辰东)--这本小说曾经是连续23周的时间之内排在百度小说排行榜的第一位小说收藏排行榜,看10遍也...
2025-10-03 0 小说收藏排行榜
2025年9月1日,从韶关市乘公交车到南华寺游览。
南华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郊。502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溯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505年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宝林寺建成。。寺庙依山而造,面监北支流曹溪。唐仪凰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惠能住持曹溪,发展了禅宗南派,是最为著名的禅宗祖庭;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唐朝朝廷赐名“中兴寺”、“洪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南华寺是中国重要佛教古刹,也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禅法的发源地。
南华寺占地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群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为广东省内最大寺庙建筑。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寺向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头山门)、放生池(上筑五香亭)、宝林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弘法37年,为禅宗的传承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禅宗祖庭”。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1983年,南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溪门(头山门)
五香亭
宝林门(二山门)
天王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面的师傅在做法事。
千僧锅
韶关南华寺千僧锅又称千人锅,锅为铁铸,高1.6米,口径2.09米,锅体圆底弧壁,锅唇外散,唇沿原有铭文,因锈蚀字迹难辨。据史料记载,千僧锅铸于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至今已有680多年历史。相传这口大铁锅能一次煮米数百斤,可供1000多名僧人和香客食用。早些年,寺庙僧人会在腊八节这天用其熬煮腊八粥,分给来寺院朝拜的香客居士们食用。
藏经阁
灵照塔
灵照塔是南华寺内最古老、最高大的建筑,也是广东省唯一有确切年份可考的宋代砖塔。
最初是为供奉六祖慧能真身而建,如今塔内仍供奉着六祖慧能的佛像。根据《坛经》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六祖慧能在故乡新兴县国恩寺圆寂。其后,弟子们将其真身请回曹溪(即南华寺)。为了妥善安置和供奉六祖的真身,弟子们最初建造了一座木塔,这就是最早的灵照塔。塔名“灵照”,意指六祖的灵性光辉永照人间。唐代的木塔未能长久保存。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当时的皇帝下诏,将木塔改建为砖塔。现在的灵照塔,其主体结构就是这次宋代重建奠定的。这使得它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宋代建筑实物。此后,元、明、清各代都对灵照塔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但其宋代砖塔的风骨和结构得以保留。
灵照塔为八角五层的楼阁式砖塔,高约29.6米,塔身逐层收缩,造型庄重古朴。每层各面均设有佛龛。塔顶用生铁铸成的“覆盆”和“宝瓶”作为塔刹。塔内有楼梯可供登临,但出于保护目的,现在通常不对外开放攀登。
灵照塔是六祖真身的原始安奉之处,这是灵照塔最根本的意义。在六祖殿建成之前,六祖慧能的真身一直供奉在灵照塔内。可以说,灵照塔是六祖真身的第一个“家”。禅宗法脉的象征:这座塔因六祖而起,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禅宗血脉传承的实体象征。千余年来,它一直守护着六祖的真身,见证了南宗禅的繁荣与传播。珍贵的建筑活化石:作为罕见的宋代砖塔,它具有极高的建筑史、艺术史和文物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特别是砖塔建筑的宝贵实例。信众的朝圣中心,对于前来南华寺朝拜的信徒而言,绕塔、瞻仰灵照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修行和祈福活动。他们相信,这座圣塔凝聚着六祖的无上智慧和加持力。
六祖慧能石刻像
祖殿
六祖慧能禅师真身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
汉传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宗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八大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 律宗,密宗,天台宗,华严宗, 法相宗,三论宗。 其中以禅宗,净土宗影响力比较大。
禅宗祖师传承有印度(西天) 和中国(东土) 两套体系。
西天二十八祖。禅宗传说在印度有二十八代祖师,以摩诃迦叶为初祖(受释迦牟尼“拈花微笑”传法),至菩提达摩为第二十八祖,他也是东土禅宗的开创者。
东土六祖。菩提达摩东渡中国后,禅宗在中国形成六代祖师传承体系。他们各自对应的寺庙如下。
1. 初祖:菩提达摩。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少室山阴的密林之中,是北魏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达摩在此面壁九年,首传禅法,少林寺因此被尊称为“禅宗祖庭”。
2. 二祖:慧可。二祖寺,又名无相寺,位于安徽岳西司空山,是慧可大师传衣法予三祖僧璨的道场。
3. 三祖:僧璨。山谷寺,即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由宝志禅师首创,僧璨禅师在此圆寂,肉身葬于寺后小丘上。
4. 四祖:道信。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又名双峰寺,位于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下,是道信大师创建的中国禅宗丛林之始。
5. 五祖:弘忍。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亦名东禅寺,位于湖北黄梅县城东北十三公里处的东山之上,是弘忍大师的弘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求法得衣钵之地。
6. 六祖:慧能。南华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二十公里庾岭分脉的山麓中,唐仪凰二年,六祖惠能住持曹溪,发展了禅宗南派,是著名的禅宗祖庭,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
慧能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以砍柴卖柴为生,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据《坛经》记载,一日,慧能在市集卖柴时,偶然听到有人在诵读《金刚经》。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他豁然开朗,心有所悟。经人指点,他得知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的东山寺弘法,便决心前往求法。他将母亲安顿好后,北上跋涉前往黄梅。抵达东山寺后,五祖弘忍问他:“你是何方人,想来求什么?”慧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为了试探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能成佛?”慧能当即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此言一出,弘忍知其根器大利,但为避人嫉妒,便让他去碓房干舂米的杂活,一干就是八个多月。
弘忍年事已高,欲传衣钵,命众人作偈以检验悟境。上座弟子神秀作偈于廊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偈代表了 “渐修” 的法门。慧能在碓房听闻此偈,知其未见本性,便请人代写两偈,其一举世闻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直指人心,倡 “顿悟” 之旨,境界全出。弘忍见偈,知慧能已悟本性。于三更时分,秘密唤他入室,亲自为他讲解《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言下大悟。弘忍遂将衣钵(袈裟) 传予他,定为禅宗第六代祖。因恐人加害,当夜即送他渡江南逃。
慧能南逃后,在广东四会、怀集一带的深山老林中隐姓埋名,长达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断磨砺和深化自己的悟境。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时值印宗法师讲经,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慧能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语惊四座。印宗法师知他非同寻常,问明方知是五祖衣钵传人。于是请高僧为他剃度,并智光律师为他授具足戒。至此,时年39岁的慧能才正式成为比丘僧。慧能受戒后,不久即北上韶州(今广东韶关)的曹溪宝林寺(今南华禅寺),以此为中心,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七年的弘法生涯。
弘忍之后禅宗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惠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惠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惠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惠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惠能称为“六祖”。
慧能主要思想与贡献。
1. 顿悟成佛:这是慧能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于“迷”与“悟”。一旦觉悟自性,一念之间即可成佛,无需经过累劫修行。这极大地降低了成佛的门槛,使佛法更为平民化。
2. 佛性本有,不假外求:他强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佛性人人具足,圆满无缺,因此不应向外寻求,只需向内认识自己。
3. 无念、无相、无住:这是慧能提出的具体修行方法。无念:并非没有念头,而是心不执着于任何念头。无相:接触外境时,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无住:心念流转,无所住著,如同《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修行的心要。
4.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他反对脱离生活的苦修,主张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将修行融入挑水、砍柴、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道场。
5. 《六祖坛经》:这是慧能讲法内容的记录,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所著而被尊称为“经” 的佛教典籍,其地位与佛说经典等同。《六祖坛经》 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经典著作,也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核心记录了禅宗六祖慧能的言行与思想。其核心价值在于确立了禅宗“明心见性”的修行核心,主张不依赖外在经卷或仪式,通过顿悟直证本心。书中的经典思想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是对“心性本净、顿悟成佛”理念的极致表达。
《六祖坛经》由慧能弟子法海等人,根据慧能在曹溪宝林寺的讲法内容及生平事迹整理而成,成书于唐代。打破“渐修”传统,提出“顿悟法门”,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只需破除迷障、觉悟本心即可成佛,无需向外求佛。彻底革新了中国佛教的修行路径,使禅宗成为影响最广的佛教流派之一,甚至深刻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领域。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慧能预感时至,命弟子在新州国恩寺(其故居所建之寺)建报恩塔。同年七月,他率众弟子回到新州。在圆寂前,他召集弟子,作最后教诫,强调 “真假动静偈” ,并预言他圆寂后“六七百年”会有菩萨来护持他的法脉。八月初三,慧能在国恩寺安然圆寂,世寿七十六。据载,他留下不腐的肉身(真身),至今仍供奉在韶关南华禅寺,被视为镇寺之宝。
六祖慧能肉身,这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文化遗存与宗教圣物,也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个奇迹。六祖慧能大师的肉身,至今已历时超过1300年,目前供奉在广东省韶关市南华禅寺的六祖殿内。它并非普通的木乃伊,而是被佛教徒尊称为"全身舍利"或"真身",是慧能大师修行成就的至高体现。
六祖慧能圆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其肉身通高80厘米,双腿盘屈,双手叠于腹前作入定 状,面容清瘦,双目闭合,嘴唇微厚,颧骨略高,栩栩如生地展现着一位饱经风霜却智慧超然的高僧形象。慧能圆寂前身披袈裟,进入不吃不喝的入定状态,使体内营养与水分耗尽,减少微生物滋生环境。圆寂后,遗体被安置于两个对盖密封的大缸中,缸内木座下方铺设生石灰与木炭,木座设有漏孔,内脏与有机物腐烂后滴落至生石灰上,被生石灰吸湿,形成坐式肉身干体。最后,弟子方辨用“夹纻法”,以香泥包裹干体,再覆以麻布,用铁叶和漆布加固颈部,制成真身像。
六祖慧能肉身历经多次劫难。大师圆寂七十余年后,盗贼试图剖开肉身寻找宝物。清康熙年间,玉琳国师开龛时发现真身完好如初。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一名军医在六祖后背切开一个洞,发现五脏六腑完好如初。1966年,六祖肉身被推上小推车游街示众,胸背被凿出大洞,五脏六腑被掏空,骨骼散落一地,后经佛源老和尚秘密抢救修复。
六祖慧能后未再立七祖。禅宗只传至六祖慧能,核心是传承方式变革与教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原因有三:
慧能得五祖弘忍衣钵后,因身份低微遭多人追杀,隐遁15年才敢公开弘法。他深知衣钵易引发争端,且此时禅宗已名满天下,无需靠信物证明正统性,便不再传衣钵,终止了单传制度。此外,有传说武则天强夺传法袈裟,也导致信物传承中断。
五祖弘忍传衣钵给慧能而非大弟子神秀,引发禅宗分裂为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两派各自发展,后世高僧辈出却各有千秋,如慧能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弟子均成一代宗师,难以界定谁为七祖正统,强行立祖可能导致教派进一步分裂。
慧能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个人顿悟,弱化了代际传承的必要性。此时禅宗体系已成熟,无需依赖祖师名号延续教义,转而通过“一花开五叶”发展出临济宗、沩仰宗等五家七宗,形成多元传播格局,自然不再需要固定的七祖传承 。
慧能历史意义与影响。
确立了南宗禅的正统地位:慧能南逃后在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弘法,其“顿悟”法门被称为“南宗”。与神秀在北京受到皇室尊崇的“北宗”相对应。最终,南宗因其思想的彻底性和普及性,成为禅宗的主流并绵延至今。
禅宗的中国化完成:慧能的禅法,彻底摆脱了印度佛教的繁琐哲学和苦行色彩,与中国的老庄思想、玄学精神深度融合,成为一种纯粹、直接、生活化的中国智慧。
开枝散叶:慧能之后,其门下衍生出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宗,即“一花开五叶”,禅宗由此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并远播日本、韩国等地。
慧能大师的一生,从一介文盲樵夫到一代宗师,完美诠释了禅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核心精神。他的出现,标志着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完成,禅宗由此成为一个真正属于中国、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
九龙泉,又名卓锡泉
韶关南华寺九龙泉,又名卓锡泉,相传六祖惠能大师欲浣洗所授衣钵,苦无美泉,见寺后山林郁茂,瑞气盘旋,便振锡卓地,泉水应声而出,故得名卓锡泉。又因泉水从九个龙口潺潺流出,象征着佛教中的九品莲花,所以也被称为九龙泉。九龙泉是一口自然山泉,泉水终年流涌不绝,清澈甘洌,被誉为“圣水”,许多游客会用泉水洗手洗脸,祈求消污去浊、身健神康。水池前沿是九龙壁,宽8.88米,高4.75米,壁面镶嵌九龙石雕,画面中部为六祖慧能卓锡雕像。
虚云纪念堂
虚云法师(1840-1959)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高僧之一,被誉为“近代禅宗泰斗”。虚云法师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8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他自幼厌荤食,性喜恬淡,13岁时因参加祖母葬礼接触佛法,萌发出家之志。19岁时,他毅然前往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和尚为师,次年受具足戒。出家后,他曾隐居鼓山后山岩洞苦修三年,后又遍访国内名刹,并远赴印度、缅甸等国朝礼佛迹。晚年的虚云法师选择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修行,1959年在此圆寂,享年120岁。
虚云法师以一身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即曹洞、临济、云门、法眼、沩仰,成为近代禅宗复兴的关键人物。他还重兴了南华寺、云门寺等六大祖庭,并培养了本焕、佛源、净慧等一批杰出弟子,为佛教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13年,为避免西藏发生战争,虚云法师冒险深入藏区,商请东宝法王出面游说,消弭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1953年,他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并担任名誉会长,为佛教在新中国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虚云法师的一生是中国近代佛教史的缩影,他的苦行精神、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教事业的奉献,激励了无数后人。他的弟子们继承其衣钵,继续弘扬佛法,使禅宗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虚云和尚舍利塔
南华禅寺的菩提树位于藏经阁两侧,植于清乾隆年间,已在祖庭清净庄严的钟鼓与唱诵声中静立了250余年。2002年,韶关市将这两株菩提树列入了古树名木名录。
将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的土地捐献给六祖慧能的大护法——陈亚仙。
“檀越”是佛教用语,即“施主”的意思,源自梵语Dānapati,指慷慨布施、护持佛法的人。
陈亚仙是唐朝韶州曹溪(今广东韶关)本地的一位长者。传说他不仅家境殷实,还是一位修习道家方术的修行者,非常看重自己修炼的“风水宝地”。
根据《六祖坛经》及禅宗史传记载,六祖慧能于公元677年到达曹溪,希望重振荒废的宝林寺,作为永久的弘法道场。而他所看中的那块“风水极佳”的土地,正是属于陈亚仙的。
捐地过程的传奇故事,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赠与,而是一场充满智慧的互动,体现了六祖的德行与神通:
1. 初次拒绝:陈亚仙珍视自己的土地,尤其是其中他用于打坐修炼的“坐榻”(一个特定的地方),起初并不愿意出让。
2. 神通慑服:传说六祖慧能为了显示此地与佛有缘,施展了神通。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慧能展露“罗汉袈裟”的神通,其袈裟可覆盖整个曹溪山水,让陈亚仙见识到佛法的无边与此地作为道场的殊胜。
3. 条件与承诺:陈亚仙被慧能的德行和境界所折服,同意捐地,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其坐榻之地,他后建塔,幸望存留。” 意思是:“我捐出这片土地,只求我那个‘坐榻’所在的具体位置,将来你们建塔时能为我保留下来,不要占用。”
4. 欣然应允:慧能大师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陈亚仙慷慨地将大片土地捐出,供慧能重建寺院,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南华禅寺。
历史意义与后世尊崇。
禅宗祖庭的奠基人:没有陈亚仙的布施,就可能没有后来的南华禅寺作为禅宗祖庭的辉煌。 他的布施为慧能提供了稳定、永久的弘法基地,使得南宗禅法在此扎根、繁荣,并最终一花开五叶,传遍天下。
僧俗合作的典范:陈亚仙与六祖慧能的故事,是佛教中“施主”(护法居士)与“法师”相互成就的完美范例。高僧的德行感召护法,护法的支持滋养道场,共同成就了不朽的佛法事业。
承诺的象征:后世弟子在建造供奉六祖真身的“灵照塔”(即今六祖殿内真身塔的前身)时,特意避开了陈亚仙“坐榻”的精确位置,信守了六祖当年的承诺,这体现了佛教的诚信精神。
陈亚仙这个名字,与六祖慧能、南华禅寺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不仅仅是一位慷慨的捐地者,更是禅宗历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大护法。在南华寺的历史和文化中,他永远被铭记为“施地檀越”,受到后世无尽的感念和尊崇。
大雄宝殿前,斋堂护法在招呼香客游客到斋堂免费用餐。
斋堂
吃斋饭前的仪式。
斋饭有各种素菜,豆浆和米饭。
南华寺可能是全国唯一的对香客游客提供免费斋饭的寺庙。
相关文章
10部值得看10遍小说 《神墓》(作者小说收藏排行榜:辰东)--这本小说曾经是连续23周的时间之内排在百度小说排行榜的第一位小说收藏排行榜,看10遍也...
2025-10-03 0 小说收藏排行榜
跑男十三季片酬一览表 以下为你提供近年部分季数嘉宾片酬的参考范围(并非第十三季数据):李晨早期单季片酬约800万,到第八季时,他作为元老拿到了3000...
2025-10-03 0 奔跑吧片酬排名
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打卡”让位于“疗愈”,当“到此一游”升级为“把自己交给草原的风”,...
2025-10-03 0
国庆金秋,天朗气清,无数游客从五湖四海奔赴冰城哈尔滨。有人为中华巴洛克的复古风情而来,有人为帽儿山的层林尽染驻足,有人在中央大街感受节日氛围,有人在古...
2025-10-03 0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日张家界讯(记者 张潘)10月2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仙侠文化为核心,延续“侠义乌龙·秘境新生”国风仙侠游园会活动,25名古风妆...
2025-10-03 0
请注意!“双节”假期期间龙门石窟实行线上门票预约和线下应急购票相结合游览制10月3日和10月4日线上门票预约已满线下还有部分余票已预约的游客请按照预约...
2025-10-03 0
走进务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古朴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展陈设计相得益彰。在这座占地2.4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每一处角落都蕴藏着仡佬族悠久的历史记忆。漫步于各...
2025-10-03 0
坐着火车游新疆之坎儿井、火焰山作者Ⅱ李传尧2025年9月16日--10月3日,与老伴随心旅程旅行社游览大美新疆全境。齐鲁号旅游专列从青岛城阳始发,经蓝...
2025-10-0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