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丨“场景+文化+体验”,情绪价值驱动出游步伐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8:57 1 cc

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打卡”让位于“疗愈”,当“到此一游”升级为“把自己交给草原的风”,这个国庆假期,“沉浸式度假”正悄然取代“打卡式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国庆假期特别策划《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3日推出——《“场景+文化+体验”,情绪价值驱动出游步伐》。

来这里,感受中国温度丨“场景+文化+体验”,情绪价值驱动出游步伐

“这个假期,就想把手机信号留在城市里,把自己交给草原的风”。在北京工作的刘先生,今年国庆假期选择到内蒙古锡林郭勒“沉浸式度假”,他给这趟旅程贴了三个标签:放松、疗愈、体验。

刘先生表示:“秋天应该是去内蒙古最好的时候,草原景色很美,而且还有很多沉浸式的活动,可以放松身心。”

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十一去哪人少”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大涨200%,县级宝藏小城成为游客“反向出行”的首选。在传统热门景点依旧火爆的同时,以县域小城为代表的小众旅游地呈现指数级增长,成为假日出游的新亮点。

“十一”假期,在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携程度假农庄迎来了众多游客前来度假,这里推出的“捡秋”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秋天里不一样的乐趣,把秋日限定的花、丰收的果实捡拾起来,分享自己“捡秋”的照片和经历,记录秋日特有的浪漫。

携程度假农庄陕西佛坪店店长蒋辉介绍:“带着客人亲近大自然,去感受他们在城市里可能感受不到的一些东西。例如捡板栗,人们在城市里吃到的可能是已经剥过壳的板栗,但见过生的板栗是什么样子吗?其实这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他跟着我们去捡板栗过程中还会学到一些科普知识。”

在线旅游平台近期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旅游趋势预测显示,情绪价值正成为游客选择目的地的核心因素,“打卡式旅游”逐步让位于“沉浸式度假”。情绪价值、时间效率与性价比已成为影响出行决策的三大关键要素,旅客出游偏好正在从简单的“去看”加速转变为“去体验”。

此外,具备 “场景+文化+体验”的复合型产品受到欢迎,诸如“躺在酒店床上看日照金山”“庭院温泉赏星空”“森林别墅小熊猫陪玩”“长江三峡边民宿观巫山云雨”等特色体验搜索热度大幅上升。寺庙禅修、非遗手作、地方文化工坊等活动也广受青睐,让旅行更具身心疗愈的意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说:“近两三年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淄博烧烤、尔滨冰雪还是天水麻辣烫,再到王婆说媒……这些网红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提供情感价值。对于很多游客来说,现在的旅游会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也更有个性化。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放松身心的过程,提供超足的情感价值的产品,可能就会更受游客的欢迎。”

那么,旅游目的地和市场主体应该如何跟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新需求接轨?

吴丽云表示:“目的地的核心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如做好相应衔接,尤其在‘十一’黄金周,是不是可以及时推送信息,我觉得这些都是属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内容,也是旅游目的地可以做好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从旅游供给企业的角度来讲,针对当下游客对高情感价值产品的需求,我们要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大量创新这样的相关产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