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3:03 1 admin

当晨光漫过松坎河的粼粼波光,一列火车正沿着陡峭的山势缓缓前行。窗外,黔北的群山正一层层褪去薄雾织就的纱衣,渐次显露出深褐色的脊梁——这是川黔铁路独有的晨景,自1965年通车至今,这样的晨昏已在西南大地轮回了一个甲子。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这条铁路如坚韧的丝带,在崇山峻岭间串起重庆与贵州的山川、城乡与岁月,几代人的记忆与梦想便顺着这钢铁脉络,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又向着未来无限延展。

从重庆出发,经珞璜、綦江、赶水、桐梓、遵义直至贵阳,在这片“地无三里平”的土地上,铁路建设者们硬生生凿出了连接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通途。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川黔铁路上共有隧道118座——山地丘陵的地貌,造就了它极高的桥隧占比,其中最长的凉风垭隧道全长4270米。

建设者们在没有先例可循、缺乏大型机械的年代,凭着钢钎与炸药日夜鏖战,用反复勘测的脚印与密密麻麻的图纸,将一个个难题拆解、攻克,最终让光亮穿透了群山的阻隔。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白沙沱长江大桥与乌江大桥的诞生过程,同样写满惊心动魄。

在波涛奔涌的江面架桥,每一根桥墩的浇筑、每一块钢梁的起吊都如与激流博弈,建设者们在险滩上架起长虹,从此让天堑成了通途,渝贵两地的脉搏从此同频跳动。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在没有高铁动车的年代,作为西南交通的主动脉之一,川黔铁路扛起了渝贵两地客货运输的重任。

绿皮火车穿行在崇山峻岭间,车窗敞开着,任山间清风与田野稻香一同涌入车厢。车窗外是宁静的山水图景,车厢内却是沸腾的人间烟火。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那时候,车厢里常挤得转不开身,背背篓的、挑担子的、出远门的、赶路上学的娃儿,都指着这火车哩。”在川黔铁路工作多年的谢详刚师傅回忆道,“一早的松坎、赶水这些小站,站台上总闹热得很。附近农户天不亮就来,背篓里装着腊肉、水果、藤藤菜,坐几站路去赶集。”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2018年初,渝贵铁路通车,如银箭般穿梭的动车组迅速承担起大部分客运任务,川黔铁路的主营业务逐渐转为货运,两条线路在山间数次“会面”。

在新场车站或是元田坝至桐梓区间,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远处的“复兴号”呼啸而过,眼前的韶山3型缓缓前行,就像父辈望着孩子奔向远方——两个时代的铁路,在此完成了无声的传承。

我的铁路风景丨时光与山河的辙印

回望川黔铁路,它不仅是西南大地上的交通脊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