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江西婺女洲:“越非遗,越时尚”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3:04 1 cc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王竹青

江西婺女洲:“越非遗,越时尚”

铁花与烟花共舞点亮夜空,非遗展演与无人机大秀尽显古韵今风……连日来,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优秀案例的江西上饶婺女洲度假区,再次因非遗火热“出圈”。

10月1日至7日,婺女洲推出“婺女洲第二届铁花节”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将千年非遗技艺与沉浸式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为国庆、中秋假期打造 “超有戏、超有趣、超有料”的文旅盛宴,让游客在游玩中触摸非遗温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皮影戏、徽剧、傩舞、杂耍特技、川剧变脸……步入婺女洲徽市街,仿佛走进一座非遗的“大观园”,游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玩,体验感十足。皮影戏幕布后,老艺人手指翻飞,将千年故事娓娓道来;川剧变脸演员一个转身,面谱瞬间变幻,引得观众拍案叫绝。此外,还有身着古装的NPC(非玩家角色)与游客亲切互动营造沉浸式剧情场景,带领游客体验徽州古韵与现代艺术的创意融合。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更是各具特色。在甲路纸伞店里,桐油浸润竹条,纸伞与精美的绘画相互映衬,笔墨与色彩交织交融。国家级非遗项目甲路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根盛一边忙碌地制作纸伞,一边向游客讲述甲路纸伞的故事。

“甲路纸伞以竹为骨、以纸为面,整体没有使用一颗金属配件,如何保证纸伞在雨淋水浸下依旧抗风耐用呢?在伞的结构设计中就蕴含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工艺。”戴根盛介绍,江西婺源的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因出自婺源县的甲路镇而得名,伞面皮纸吸墨性强,可以在上面题诗作画,晴雨相宜、经久耐用。如今,甲路纸伞不仅在景区十分畅销,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展示江南烟雨的匠心之美。

甲路纸伞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地众多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在婺女洲非遗工坊区内,甲路纸伞、歙砚、婺源木雕等传统技艺的现场展示和细致讲解,让游客得以深入了解这些匠心独运的民间智慧。

当暮色降临,千年非遗绝技打铁花火热上演,让婺女洲开启了另一番流光溢彩的景象。音乐广场上,匠人将1600℃的铁水抛向空中,用力击打,顿时铁水腾空,化作漫天星雨。打棚花、打墙花、铜梁钢花等不同流派的铁花技艺轮番展示,漫天金火犹如星河倾泻,在夜空中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抱玉塔前,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交融。无人机编队表演以天为幕,变幻出各式图案,与绚烂烟花、水上火壶绝技共同舞动,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夜色渐深时,乘一叶摇橹船漫游水乡更显韵味悠长。船桨轻摇,水波荡漾,两岸徽派建筑在灯光映衬下愈显典雅。游客沉浸于“满船清梦压星河”的诗意境界中,感受着非遗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

通过“日+夜”无缝衔接的体验模式,婺女洲实现了非遗的全方位展示。白天的非遗展演、沉浸互动与夜晚的铁花、烟花、夜间演艺相互呼应,让游客从早到晚都能深度感受“非遗+旅游”的独特魅力。“我在这一天览尽如此多传承千年的智慧,感觉很自豪。非遗已经成为品质的象征,越非遗,越时尚。”来自上海的游客陈柠溪说。

“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为景区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在这里,非遗是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活态文化,有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婺女洲度假区副总经理李艳东介绍,婺女洲所在地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有春天的油菜花与秋天的晒秋这两张旅游名片,而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旅游市场相对冷清,成为当地旅游的短板。婺女洲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短板,也给婺源旅游带来了进一步“出圈”的契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