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4:52 1 cc

道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临康定市,东北与丹巴县相接,北与阿坝州金川县连界,西与炉霍县接壤,南与雅江县为邻,西南与新龙县毗连。是甘孜州北路通往西藏的第一站,G350线重要门户和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道孚县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主要景区之一,既有以亚拉雪山、墨石公园、龙灯格萨尔草原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道孚民居、扎坝走婚峡谷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被誉为“藏民居艺术之都”“情歌故乡后花园”。截至2024年5月,道孚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四川#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道坞,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元置宁远宣抚司,清康熙初年建灵雀寺,清宣统三年(1911年),赵尔丰置理四川总督,勒令川边关外(今西藏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州一带)各地土司呈缴印信改土归流,遂建道坞委员。1912年设置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属边东道。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过此,成立道孚苏维埃博巴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康定专区,12月属西康省康定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驻鲜水镇。1978年撤销乾宁县所辖八美、扎坝2区划归道孚县。1981年5月15日,恢复道孚县人民政府。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政区划分

清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改土归流后,置道坞县。辖玉(鱼)科安抚司、明正宣慰司所属上八义、下八义、少吴石、木辘(绒)、新江沟、上扎坝、中扎坝、下扎坝十一个土百户及竹窝汤龙(龙灯)、葛卡两个独立头人,惠远寺全部辖地,绰斯甲土司辖地,下罗科马土酋辖地,章谷土司所属吓拉沱全部领地,并代管丹东、巴底、巴旺三个土司属地。东界靖化(金川)、懋功(小金),南邻康定、河口(雅江),西连蟾对(新龙)、章谷(炉霍),北连俄洛(色达)、壤塘。同年,拟筹设东南西北中五路保正,因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被推翻,五路保正之议告停。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民国元年(1912),下罗科、吓拉沱、绰斯甲及代管的丹东、巴底、巴旺被划出后,道孚东界靖化、丹东,南邻康定、雅江,西连炉霍、新龙,北接壤塘。面积约15619平方公里。全县设四区,区下设保,即:

霍尔喀区:区署驻城厢,辖麻孜、格西、瓦日、明正五个保及城厢人和团(汉团),葛卡、竹窝汤龙、木茹3个独立保。

泰宁区:区署驻街村,辖街村汉团、八美、中古、少吴石等7个保。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以上两区,区设总保,统率下属保、团、村。民国17年(1928),改总保为团总,保正、村长称谓和辖区未变。扎坝区:辖扎拖、亚卓、竹里、俄底、夹拖、各底6个保。玉科区:辖维他马、银恩马、七美娃、甲宗娃、呷他马、七美娃、阿色马7个保(学卡)。

以上两区未置总保,由于地处边陲,废黯土司仍握实权,玉科汪洛、扎坝洛绒仁青,被默认为总保。

民国7年(1918),扎坝区划归康定。民国16年(1927),扎坝又复归道孚,但须向康定交纳粮税,为康定支应“乌拉”。

民国25年(1936),红军驻道孚期间,将道孚县属扎坝、泰宁两地区划归泰宁县。泰宁博巴政府下辖协德、亚卓、扎拖、仲尼、八美。不久泰宁县归属道孚县。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民国26年(1937),划出泰宁为西康建省委员会直属的农牧实验区。道孚疆界东至丹巴、靖化,南邻泰宁,西连蟾化、炉霍,并与壤塘接壤。民国27年(1938),推行保甲制,道孚县设区、保、甲。泰宁试验区设乡、保、甲。

一、道孚

(一)霍尔喀区区署驻城厢,由团总改称区长。辖城厢、明正、孔色、麻孜、瓦日、格西、葛卡等9保,92甲。

(二)玉科区未设区署和区长。辖银恩马、阿色马、维他马、七美娃、呷他马、甲宗娃6个保,23甲。

(三)扎坝区初设区署和区长,辖扎拖、亚卓、竹里、俄底。

(四)独立保辖朱窝汤龙、木茹等7甲。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二、泰宁区

区署驻老街,设区长。辖惠远乡的街村、上村、下村、河垭、八美、卡马、中谷7个保。

民国29年(1940)成立泰设治局,增设龙灯乡,辖竹窝、汤龙两保。上扎乡:辖仲尼、扎拖、红顶3个保。中扎乡:辖亚卓、下拖2个保。下扎乡:辖木绒、德拖、德米、安贵4个保。

民国33年(1944),实施新县制,改区为乡,道孚改霍尔喀区署和玉科区署为霍尔喀、玉科乡公所,下辖保、甲未变。

民国34年(1945),将康定县的色卡划人泰宁设治局,成立色卡乡,辖格西、所拉、向巴、瓦西、古鲁5保。当年建乾宁县,辖6乡、23保。其界东连丹巴,南邻康定、雅江,西与新龙(蟾化)接壤,北界道孚。

一、解放后原乾宁县1951年,置惠远区,1952年更名为城关区。1953年更名为第一区。1959年丹巴县沙冲乡划归乾宁县,其面积为4183.36平方公里。1978年迁区署至八美,更名为八美区。其辖区,在未迁区署前有惠远、龙灯、色卡3个乡。1951年,置二区,区署驻上扎乡。1957年更名为扎坝区,辖红顶、仲尼、亚卓、扎拖、下拖5个保,该区于1978年划归道孚县。1951年,置三区,区署驻扎美,1957年更名为扎美区,辖4个保。该区1978年划归雅江县。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二、解放后道孚县

1951年置一区(城关)、二区(玉科)。1963年置瓦日区。1979年增八美、扎坝两区。各区初建区人民政府。1958年,均改称区公所。1990年辖5区23个乡、144个行政村、536个自然村(含牧业点)。

一区(城关),区署驻城关。辖城关居民委员会和麻孜、孔色、格西、瓦日、明正、葛卡、木茹7个保。1953年,除城关居民委员会沿用外,其他7个保,均陆续成立生产治安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生产治安小组。1956年民主改革后,各保生产治安委员会改建乡人民政府。原城关居民委员会中的农业户析出,同时建城关乡人民政府。1957至1959年合作化时期,各乡辖农业合作社和生产队。1958年,新龙县的上甲斯孔乡划归道孚,道孚县幅员为4376平方公里。1960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施行政社合一,初以区辖境只建1个鲜水人民公社,乡为人民公社的管理区,原合作社、队,顺序降为生产队和小组,并以大队名义行使管理职权。同年,明正乡管理区撤销,将其辖的新江沟各队划隶麻孜乡管理区;道孚沟各队划隶城关乡管理区;足湾沟各队划隶格西乡管理区。1961年,撤销管理区,全区各乡均以原乡名称人民公社,公社之下,称高级社或初级社。其中城关人民公社,仍以鲜水人民公社称呼,并将麻孜乡人民公社的沟普、麻孜沟各队划隶城关鲜水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麻孜乡人民公社,列为第6大队。其它大队亦恢复原有的合作社。1979年更名为尼措区。辖鲜水(城关)、孔色、麻孜、格西、葛卡5个乡人民公社,1个城关居民委员会。1983年,恢复人民政府,5个乡共有行政村52个、自然村146个。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二区(玉科),区署驻甲宗乡。辖银恩马、阿色马、维他马、七美娃、呷他马、甲宗娃6个保。1960年,完成民主改革后,全区划为银恩(银恩马、七瓦娃)、甲宗、维他(维他马、呷他马)、七美(七美娃、阿色马)4个乡,建立乡人民委员会。1965年改称人民公社,以下成立生产队。1983年恢复乡人民政府。全区辖4个乡、11个行政村、83个牧业点(村)。

瓦日区,区署驻尧日。辖瓦日、木茹、上甲斯孔、下甲斯孔(1963年将瓦日乡辖的约学、恩底等村析出建乡)4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人民政府。全区辖4个乡、20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

八美区,区署驻八美。该区系1978年划隶道孚县,辖八美、协德、沙冲、龙灯、色卡5个乡,28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

扎坝区,区署驻亚卓。该区与八美同时划隶道孚县。辖亚卓、红顶、仲尼、扎拖、下拖5个乡、33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

1991年辖5区、1镇、22个乡,160个村民委员会,450个村民小组,96个牧业点。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93年撤区建镇并乡时,设4个片区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为县政府派出机构,建鲜水、八美两镇,合并上、下甲斯孔乡为甲斯孔乡,乡镇由县直属管辖。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99年12月,增设尼措片区工作委员会,至此全县设尼措、八美、瓦日、扎坝、玉科5个片区,机构职能为管理辖区各乡镇。

至2005年,全县辖5个区,2个镇,22个乡,158个行政村。

2015年底,道孚县辖2个镇、20个乡(含6个牧业乡),分别为鲜水镇、八美镇、格西乡、麻孜乡、各卡乡、孔色乡、龙灯乡、沙冲乡、协德乡、色卡乡、瓦日乡、木茹乡、甲斯孔乡、甲宗乡、维它乡、银恩乡、七美乡、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共158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

2016年,改设甲宗乡为甲宗镇,亚卓乡为亚卓镇。

四川省道孚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0年,撤销甲宗镇、维它乡,设立玉科镇。撤销红顶乡,将红顶乡红顶村、地入村所属区域划归亚卓镇,以亚卓镇、原红顶乡红顶村、地入村所属区域为亚卓镇行政区域。撤销仲尼乡,设立仲尼镇。撤销格西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鲜水镇,将麻孜乡吾斯尼村、依格村、吾卡村所辖区域划归鲜水镇。撤销协德乡,设立泰宁镇。撤销瓦日乡,设立瓦日镇。

2023年道孚县辖区面积7053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199765.23公顷,森林覆盖率28.45%。辖5片区7镇12乡118个行政村3个社区,即鲜水、八美、泰宁、瓦日、亚卓、玉科、仲尼7个镇,麻孜、孔色、各卡、扎拖、下拖、木茹、甲斯孔、银恩、七美、龙灯、色卡、沙冲12个乡。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