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河南“双节”文旅市场“火热滚烫”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10:57 3 admin

刚刚过去的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河南依托8天超长假期窗口,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抓手,以精细服务应对降雨挑战,全省文旅市场在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后仍展现强劲韧性。

假日期间,全省接待游客8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9.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9.1%、83.4%,继暑期之后再度激活区域消费活力。

河南“双节”文旅市场“火热滚烫”

文化IP引领市场,体验型景区逆势增长

面对连续降雨对自然山水类景区的冲击,河南文化体验型景区凭借特色IP成功“破局”,成为市场主力军。

开封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宋宴”沉浸式餐秀还原宋代中秋场景,“宋式月饼DIY”活动名额迅速售罄,8天接待游客79.36万人次、综合收入94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同比增长25.5%、11.32%。

万岁山武侠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同样表现亮眼,前者接待游客77.3万人次、收入6900万元,后者雨天上座率稳定在90%以上,收入达8141.07万元,同比增长6.24%。

新兴文化项目亦快速崛起。今年6月开业的新密溱洧水城,凭借诗经文化场景吸引游客32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超40%。郑州市亳都新象街区通过商文化元素与现代表达的融合,引入非遗工坊、米其林餐厅,成为市民打卡消费新地标。

红色文旅同样热度不减,安阳红旗渠风景区近百场实景演出再现修渠历史,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推出《长津湖冰雕连——永恒的战士》实景剧,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实现“寓教于游”。

城市文旅多点发力,文博非遗激活消费链条

城市文旅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文博场馆凭借“避雨属性”和文化吸引力迎来客流高峰。

假日期间,河南各级博物馆、图书馆进馆量达708.3万人次,同比增长21.5%,其中第7天单日进馆量突破101.2万人次,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日均接待量均保持在2万人次以上。

洛阳15家博物馆联合发起的“数字文物守护行动”吸引26万人次互动,带动文创销售增长65%,非遗文创产品销售额超5000万元,形成“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

非遗赋能与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全省共举办非遗惠民活动1300余场,近1500万名群众参与。洛阳城市阳台“顶榴出道”榴莲狂欢节带动周边消费超8000万元,隋唐洛阳城“盛唐嘉年华”沉浸式剧目日均演出4场,收入同比增长42%。

从消费数据看,郑州、洛阳稳居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前两位,安阳、开封、南阳、许昌等城市紧随其后,形成“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城市文旅消费格局。

精细服务对冲风险,安全保障筑牢市场根基

为应对降雨天气影响,河南各地文旅系统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将“以游客为中心”落到实处。

政策层面,郑州、漯河、新乡等地发放文旅消费券,精准覆盖景区门票、民宿住宿等场景。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林州万泉湖等景区推出“背诵古文免门票”“汉服换装免费游”,老君山“一元午餐”持续践行9年公益承诺,有效降低消费门槛。

针对天气挑战,景区主动优化服务——万岁山武侠城、建业电影小镇备足雨衣、鞋套;济源王屋山推出“雨天门票延期”政策,游客可凭假期纸质票在2025年底前免费重游;淇县云梦山、南阳五朵山等设置暖心服务点,免费供应姜枣茶驱寒;许昌大鸿寨、郏县三苏园等为游客提供能量补给、轮椅借用等便民服务。

安全保障方面,全省累计派出1614个督导组,检查文旅经营单位6715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056处,整改率达95.08%,假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双节文旅市场的表现,凸显了文化赋能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和精细服务对风险的对冲能力。

未来,随着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河南有望进一步释放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活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