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3:01 1 cc

甘孜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与炉霍县接壤,西与德格县毗邻,南与新龙县、白玉县交界,北与石渠县、色达县相依,北与青海省相望。红四方面军、六军团会师之地,留下了红军长征时的光辉足迹,谱写了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之间藏汉团结的动人篇章。孜藏戏、格达弦子、甘孜踢踏等民间歌舞历史悠久,特别是“甘孜踢踏”享誉全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康巴文化的重要代表。走马资源丰富,走马活动颇具特色,素有“中国藏区走马之乡”之美誉。“红色藏乡·炫舞甘孜”已成为甘孜县最鲜明的“符号”、最响亮的“名片”。#四川#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据仁果乡吉里隆1983年出土的石棺基考证,早在战国(前475-前256年)时期,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各以地理条件自行为体,繁衍生息。隋建白利国,唐被吐蕃占领,元设朵甘思都元帅府辖洽,白利国信奉苯教,反对格鲁教,传说国邑在今生康乡。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5月,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请求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攻打白利国,次年(1640年)11月25日,固始汗消灭白利国,擒杀白利王邓悦多吉后,封其王子7人于白利国境,始有“霍尔”之称。清康熙元年(1662年)五世达赖遗其弟子咱·曲吉昂彭错到霍尔地区修建13座格鲁教寺庙时,曾择定吉日举行开基典礼,将第一座建筑在打曲西岸白色石头山坡上,落成后命名“甘孜”。“甘孜”属藏语地名,为“择定吉日”之意。雍正七年(1719年),清扇册封霍尔甘孜麻书南卡索龙安抚司、霍尔甘孜孔萨罗卜丹安抚司、霍尔白利罗卜扎舍长官司、霍尔东谷达柯格郎长官司世袭,为第一代土司,属打箭炉厅管辖。宣统三年(1911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改土归流,强行收缴霍尔甘孜麻书、霍尔甘孜孔萨、霍尔白利、霍尔东谷、霍尔朱倭与阿都、林冲土司印信号纸,合并其地盘和辖民,设置了近似县一级的甘孜委员。建制开始,属边北道邓柯府管辖。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12年9月更名甘孜州,属四川总督征西司令部管辖,1913年6月定名甘孜县,属川边镇抚府管辖。自此,县名从未变动。1925年为西康特别行政区康北道治所,1936年建立过甘孜博巴政府和博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1940年西康省四区保安司令部迁入,1948年是西康省第四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1951年3月15-21日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甘孜县人民政府,划属西康藏族自治区领导1952年5月和1953年7月,分别成立中共康定地委北路工委和西康藏族自治区北路办事处于甘孜。1955年隶属西康藏族自治州,同年10月撤销西康省后,一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县时,全县分为5路8乡,列表如下: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民国9年(1920年),陈遐龄将中、东、南、西、北五路改为甘孜、白利、阿都和东谷四保,乡名未作变动。

民国28年(1939年),3月清查户口,重新编制区、乡、保、甲制度共设5路、9乡、110保和327甲,名单如下: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民国29年(1940年)8月,改第三区为绒坝岔区署,改第一区为孔萨。第二区为麻书,第四区为东谷,第五区为大塘坝联保,乡名亦未变动。

民国33年(1944年),正式命名区、乡和城市街道名称。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0年4月28日,甘孜县得到和平解放。

1951年,3月15~21日,召开甘孜县第一届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甘孜县人民政府,设3区和11个生产治安委员会,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名单如下: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8年,2月28~3月2日,召开甘孜县第二届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改“甘孜县人民政府”为“甘孜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了6个区和24个乡(镇)名单如下: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0年3月8日,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合并孔萨区、麻书区和城关镇,试办雅砻江人民公社,合并阿都和朱倭乡为来马公社。

1962年,10月开展大社划小社和高级社改初级的工作,正式建立6区、1镇和25个公社。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85年3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将城南、城北、绒岔并入城关镇后,更名为甘孜镇,形成现有1镇、6区、22个乡,2个居委会和221个村委会的格局。

1990年辖6区、1镇、22乡,2个居民委员会,222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小组。未设村民小组。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0年,全县辖6个区工委、21个乡、1个镇、219个行政村,人口56590人。

2015年甘孜县辖5个片区、22个乡(镇)、5个寺管理委员会(局)、219个村。分别为:城关片区(甘孜镇、南多乡、呷拉乡)、拖坝片区(拖坝乡、色西底乡、下雄乡、庭卡乡、斯俄乡)、绒坝岔片区(来马镇、昔色乡、扎科乡、贡隆乡、仁果乡、生康乡、卡攻乡)、达通玛片区(查龙镇、大德乡、茶扎乡、卡龙乡)、东谷片区(泥柯乡、四通达乡、夺多乡)。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3年甘孜县辖5个片区、21个乡(镇)、198个村(社区)。21个乡(镇)分别是甘孜镇、南多乡、呷拉乡、拖坝乡、色西底乡、下雄乡、庭卡乡、来马镇、昔色乡、扎科乡、贡隆乡、仁果乡、生康乡、卡攻乡、查龙镇、大德乡、茶扎乡、卡龙乡、泥柯乡、四通达乡、夺多乡。

目前甘孜县县城驻地甘孜镇。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全县辖21个乡(镇),194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5个片区:城关片区、拖坝片区、东谷片区、绒坝岔片区、达通玛片区。

21个乡(镇):甘孜镇、拖坝乡、庭卡乡、色西底乡、下雄乡、四通达乡、泥柯乡、夺多乡、南多乡、呷拉乡、来马镇、仁果乡、昔色乡、生康乡、贡隆乡、卡攻乡、扎科乡、大德乡、查龙镇、茶扎乡、卡龙乡。

四川省甘孜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