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3:29 3 cc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五千余年历史底蕴深沉

七十余载征程厚积薄发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

所有石大人诉说爱意

在“这里”与祖国“官宣”

表达心中最诚挚的爱意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与大好河山“官宣”

赴一场日出之约

这个国庆,我选择用脚步丈量山河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奔赴河南老君山,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巅,迎接清晨第一缕属于祖国的光辉。

当站在金顶道观群,置身于翻涌的云海之上时,爬山的疲惫瞬间被治愈。东方既白,天际线由墨蓝渐变为鱼肚白,继而染上橘红。终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刹那间洒满连绵的群山与无边的云海,天地间一片辉煌。

那一刻,我深切理解了何为“山河壮丽”。这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而是我眼前真实、磅礴、令人心潮澎湃的景象。这壮美的日出,是祖国母亲生辰最华美的冠冕。

这次攀登,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雄伟,用双眼见证了山河的壮丽。作为石大学子,我愿将这份震撼化为前行的力量,努力成长,不负时代。

——农学院 江晨煜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家乡的变迁

童年记忆里,安徽淮南是座“煤城”,灰蒙蒙的天空下,矿区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吐着白烟。家门口铁轨上行驶着运煤的“钢铁巨兽”。奶奶常带我去老龙眼水库游玩,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煤灰。

今年9月,我随参加淮南第十届运动会的爸爸“云看”这场盛宴,重新认识了蝶变的家乡。万泰电子智能生产线令人惊叹,芯视佳公司的显示屏技术让人自豪;改造后的老龙眼水库清澈湖水倒映蓝天,市民悠闲漫步。寿县古城墙下的楚文化博物馆,让我触摸到淮南深厚的历史文脉;淮南子文化馆不仅存着古智慧,更是青少年学传统文化的基地;武王墓的挖掘,更添历史底蕴。

如今,我在新疆求学,才懂“月是故乡明”。夜里常想起家乡亲人、朋友,想起淮南牛肉汤的香、八公山豆腐宴的精致、舜耕山的日出。

国庆假期,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我郑重承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珍惜学习机会,学好专业知识;作为淮南儿女,铭记养育之恩;作为中国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我相信,我们这代人努力,淮南会更好,祖国会更强!

——食品学院 孙海天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高山上的一抹红

国庆假期,我前往赛里木湖,领略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打卡网红打卡点后,面对海拔2800米的山间栈道,道旁积雪,冷风刺面,我与同伴稍作休息便开始攀登。脚步愈沉,信念愈坚。攀过一个个节点,征服一个个小山丘,终于望见栈道分支至高点。碰巧遇上迎面下山的朋友,告知我们,山顶的风是此处的三倍。山上的一抹红格外引人,吸引我们奔赴。

果不其然,上前不过几步,狂风肆虐、山谷回响,衣物剧烈抖动。我们如八九点钟的太阳,逆风前行。抵达后看清,山巅飘扬着一面“党员突击队”旗帜,旁边正建设着新的建筑。不禁感慨,此山此途,便让我们深感乏力,而那百年前为国奋斗的几万万有志之士们,就是畏途巉岩,也势必拿下。又如这面旗帜标志着的,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

一抹红,立于高山之巅,犹如一颗星,指引我们前行。生逢好时代的我们,更当慕宗悫长风,奋进学习,投身祖国建设!

——化学化工学院 陈汉升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霍尔果斯国门见证

霍尔果斯口岸,是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大通道,更是祖国西北边陲的重要门户。站在这里,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古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悠,这里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节点;如今,中欧班列呼啸而过,集装箱满载着国货走向世界,这里是“一带一路”的璀璨明珠。国庆假期里,口岸的工作人员依旧坚守岗位,他们用责任守护着国门的安全,用专业保障着跨境的繁荣,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爱国的诠释呢。

看着往来的人群,我想到,国庆的意义,不仅是举国同庆的欢乐,更是对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珍视、对每一份坚守的致敬。霍尔果斯的变迁,是家乡发展的缩影,更是祖国日益强大的见证。它让我明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行走在祖国大地上,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凝望,对每一个建设者的由衷敬佩,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心,是作为新时代青年,愿与祖国共成长的决心。

——化学化工学院 李宏博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走进新疆

同航拍中国的开场词一样“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作为大西北的孩子,没到新疆前,我同许多人一样,以为这里到处是沙漠,一片荒芜,抵达后才知自己的无知。

天山天池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博格达峰的雪顶扎进蓝天,冰川融水汇成的湖像块打磨过的蓝宝石,风掠过云杉林,都像在轻轻说“来对了”。这里不只有美景,更有华夏儿女的温情。登山时,大家依次排队、互相搀扶,下山人的加油声不绝于耳;下山时,天池在阳光下泛着淡绿。一天里,我见证天池从清晨的宝石蓝变为下午的碧绿,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如今我才开始探索新疆,它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是一首未完的诗篇。未来,只望能走过祖国更多山河!

——食品学院 宣丽娟

在国旗下“官宣”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红山塔下的国庆之约

国庆假期的第三天,我带着一面小国旗,登上了乌鲁木齐红山公园的山顶。身后的红山塔历经两百余载风雨,红砖古建诉说着岁月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如今城市风光的瞭望台。

手中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那一抹鲜红与头顶的蓝天、远处的城市景观交相辉映。望着眼前的繁华都市,我深感祖国的发展与变迁。从古老的塔楼到现代的城市风貌,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着进步的篇章。我记录下自己与祖国同框的瞬间,愿祖国山河锦绣,繁荣昌盛,我也将带着这份爱国热忱,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动物科技学院 魏可薰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鲜艳的“中国红”

国庆假期,我一路向南,心潮澎湃的不是名山大川、特色美食,而是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与背后折射出的祖国万千气象。

高铁站里,电子屏循环国庆祝福语,候车大厅的立柱上挂满红灯笼和小国旗,人群中不少人脸上贴着国旗贴纸,孩子们手中挥舞着小国旗,整个车站闹喜庆。高铁列车如银龙穿梭田野,窗外乡村别墅林立,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便捷交通与富足乡村尽显祖国活力。

途中,我遇到了和我一样出来游玩的大学生。我们结伴而行,在观景台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数百面小国旗在游客手中挥舞,大家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嘹亮,回荡在山谷间。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我们谈论着祖国的科技成就,从“天宫”空间站到“嫦娥”探月,从5G普及到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每一个话题都让我们热血沸腾。

这趟旅途,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那一面面飘扬的国旗,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祖国日益强大的象征。作为大学生,我要学好专业,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中国红”永闪耀!

——动物科技学院 蔺波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红旗所向是心安

乌鲁木齐的十月,是红色的海洋。满街五星红旗与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彩旗,织成流动的赤色江河。公交车窗、街角灯柱、商铺檐下……鲜红无处不在,像无声的誓言,将“国庆”二字刻进城市脉搏,红旗所向便是心安之乡。

国际大巴扎广场,人群自发聚成圆阵。维吾尔族大叔的手鼓击碎隔阂,哈萨克族姑娘的彩裙旋起,汉族少年踏着节拍加入。此刻的舞步是给祖国最直白的情书。

美食街烟火升腾,外地游客举着巨串烤肉惊叹,店员递来馕的笑容比炉火更烫。和田二街,正午阳光刺破烟雾,一道丁达尔光为烟缕镀上金边。尝一口奶皮子蛋糕,甜蜜便从舌尖漫向心尖。

离开前,偶遇上海歌迷。他们跨越千里,只为赴一场刀郎的演唱会。机场告别时,有人指着远处公交车顶飘扬的国旗轻叹:“看,新疆连风都是红色的。” 是啊,当个体奔赴山海的热爱,与家国庆典的底色交融,便是最动人的“官宣”:我在红旗漫卷处,认取吾乡。

——文学艺术学院 周晴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赛湖的风扬起爱国情

国庆假期,我和三位室友来到赛里木湖,在“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旁与国旗合影,将青春的身影定格在祖国西北的壮美山河之间。

湖畔湛蓝如镜,远山含黛,秋风拂过湖面细碎的银光。我们展开鲜艳的国旗,身后是辽阔的湖水,休闲装束配灿烂笑容,与国旗同框。国旗红在蓝白映衬下格外夺目,我们不仅是大学生,更是中国青年代表,感受着祖国的脉搏。

我们来自不同省份,因大学相聚、因祖国辽阔相知。这张照片记录旅途欢笑,更承载对祖国的深情。作为文学艺术学院学生,我深知要在欣赏河山时传承文化、传递热爱。此行加深了我们的爱国情,未来我们会携这份热爱,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山河壮丽,青春正好,我们与祖国永不分离。

——文学艺术学院 张文卓

藏在“官宣”里的别样情怀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平凡岗位践行担当

我镜头里定格的,不是假期的风景照,而是洁净无尘的养殖通道、排列整齐的智能饲喂设备——这些看似普通的设施,实则是守护“菜篮子”“肉案子”的重要一环。

我的指导老师,一位在畜牧行业坚守了20年的老农业人。每天清晨,他总会提前到岗检查猪舍温湿度,傍晚,他又会拿着记录本逐栏查看猪群健康状况,连饲料配比的细微调整都反复核对。有次我问他,20年守着猪场不觉得枯燥吗?他指着墙上“猪粮安天下”的标语说:“孩子,咱们养猪看着是小事,可全国十几亿人的吃肉问题,就得靠无数个咱们这样的猪场、这样的人一点点扛起来。国家要稳,民生得先稳,咱干的这行,连着国家的大民生啊!”

这番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之前总觉得“爱国”是宏大的叙事,是遥远的奉献,直到在这里亲手参与仔猪护理、协助记录养殖数据,亲眼看到每一头健康出栏的生猪背后,凝聚着技术人员的钻研、饲养员的坚守,才真正明白:爱国从不是抽象的口号,它藏在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尽责里,藏在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执着里。

这个国庆,我没有奔赴远方的风景,却在猪场的日常里触摸到了国家发展的脉搏。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只要把每一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做好,在自己的领域里踏实耕耘,就是对祖国最实在的担当。那些滴落在养殖通道上的汗水,那些记录在笔记本上的数据,无声却有力,是我们这代青年对祖国最深沉、最真挚的告白。

——动物科技学院 罗宇恒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青春奉献 扎根边疆

我曾怀着对远方的想象来到新疆,而这里的发展速度远超我的想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落地的智算中心、“东数西算”的工程……这些不再是新闻里的词汇,而是我眼前日新月异的生活。

我深知,新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更离不开一批又一批舍小家、为大家的援疆干部。国庆假期,我前往石河子大学附近的13号军垦博物馆便民警务站,看望来自辽宁的援疆干部,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听着他们讲述带着责任与感情扎根于此的故事我深受触动。他们像桥梁,连接着疆外与新疆,为石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次经历也深深地激励了我。祖国的建设需要每一个时代青年挺身而出。未来我希望能像援疆干部那样,将所学转化为建设边疆的力量。我愿以他们为榜样,扎根这片热土,奉献我的青春,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食品学院 李佳璇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白絮中的青春记忆

国庆清晨,我跟随志愿服务队走进棉田。当指尖触到第一朵棉絮时,指腹传来的柔软触感,让课本里“农耕文明”的抽象概念变得具象可感。棉农阿姨笑着说:“每朵棉花都藏着阳光的密码。”弯腰间,我读懂了土地的馈赠——这既是劳动的勋章,更是祖国大地上最动人的秋色。

——食品学院 赵子君

我在国庆假期与祖国“官宣”

与历史的对话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再次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内人流如织,一件满是补丁的褪色军大衣让时间凝固,它像一张无声的地图,每一块补丁都像被开垦的荒原,每一道褶皱都似灌溉的渠沟。它静默地立在展柜里,却仿佛有万钧之力,将我牢牢钉在原地。

我俯身靠近,玻璃隐约映出我年轻而充满困惑的脸庞,我按下手机相机的快门。军大衣与我的倒影奇妙重叠。那一刻,我听到了历史的回响。七十多年前,军垦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用冻僵的双手垦出第一道希望的垄沟。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践行着“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的誓言。这件军大衣就是那段岁月的见证。而玻璃上我的倒影代表当下,生在盛世的我们能否理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赤诚?答案在照片的“对话”里:前辈奋斗是为给我们开创未来的勇气。作为石大学子,我将继承兵团精神,续写青春故事,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食品学院 张英豪

石河子大学

文图:江晨煜 孙海天 陈汉升 李宏博 宣丽娟 魏可薰 蔺 波 周 晴 张文卓 罗宇恒 李佳璇 赵子君 张英豪

编辑:胡艺檬

编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