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高速服务区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6:50 3 admin

本报记者 赵 曦 □ 王雅舒

高速服务区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

  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公路出行在跨区域出行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放假期间,数百万私家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作为旅途中的停靠休息点,高速服务区成为自驾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站。然而,当多数人对高速服务区的印象仍停留在“加油、如厕、买零食”的基础功能上时,越来越多的高速服务区加入升级改造行列,将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入建设与运营中。

  多样改造

  高速服务区的价值重构

  “不入苏州城,尽览姑苏景。”位于京沪高速和沪蓉高速重合段的阳澄湖服务区内,一条140米长的景观河道蜿蜒穿过商铺,“荷风”“修竹”“木樨”三处园林打造出移步换景的雅致意境。记者看到,该服务区不仅保留苏式古朴韵味,更注入现代科技活力,现代科技展示馆、5G体验中心、海鲜机器人餐厅等场景,将游客带入古典与现代交织融合的超时空体验中。

  “把中式园林搬进服务区,一步一景。美食、文创、超市一应俱全,走进去像逛商场,差点忘了还要赶路!”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打卡体验。记者了解到,阳澄湖服务区的建筑设计借鉴了苏州留园、拙政园、狮子林三大名园特色,既有小桥流水的商业水街,也有诗情画意的亭台楼榭。

  沿沪蓉高速行驶至常州段,路两侧的大型恐龙雕塑早已张开大嘴迎接游客。这里是国内首家以恐龙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芳茂山恐龙主题服务区。记者从芳茂山管理方了解到,芳茂山服务区从整体装潢、园林景观到商业展陈,所有元素均围绕恐龙主题展开。“一进服务区就被恐龙氛围包围,门口有大型恐龙骨骼造型,还有恐龙玩具展台,孩子根本挪不动脚。”游客星星向记者分享道。

  模式革新

  多方联动推动高速服务区升级

  服务区的文旅转型,离不开经营模式的革新与多方力量的联动。早在2016年,沪宁高速公路便启动服务区“3+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结合城市地域文化,打造“有记忆、有文化、有特色、品牌化、多元化”的3.0版服务区。

  10月10日,记者采访了芳茂山服务区主任严兴华。严兴华介绍:“在‘一区一特色’的目标下,我们选择与邻近的中华恐龙园运营方——常州龙城旅游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龙控集团’)合作,打造了这个特色主题服务区。”严兴华透露,服务区转型成效立竿见影,重新运营的首年营收便提升约20%。目前,芳茂山服务区仍然是沪宁高速与龙控集团两方分工合作管理模式:龙控集团负责建筑内的经营服务与安全保障,沪宁高速方则管理服务区内道路规划,保证道路通畅,确保加油站、充电站等“本职功能”稳定运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如果说芳茂山服务区的转型是政企协同的典范,那么重庆冷水服务区的蜕变则展现了生态修复与服务区升级的意外耦合。群山起伏,林间虫鸣鸟啼交织——坐落于此的冷水风谷休闲度假营地每年都吸引超十万游客特意驱车赶往,沉浸式感受纯正的自然之美。冷水风谷休闲度假营地负责人周毅向记者介绍,营地的成型起初只是冷水服务区为了改善周边环境做出的一次生态修复工作,却无意间成为服务区转型的关键支点。“冷水风谷休闲度假营地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出行选择多样化导致的服务区车流量减少而带来的‘收益危机’。”周毅坦言,“以往的盈利模式单一,如今靠着营地的加持,服务区成功实现转型。”

  消费场景扩展

  打造高速服务区文旅新消费

  高速服务区的转型实践正契合国家培育消费新场景的战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旅游专列、旅游公路、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产品。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培育出新型消费场景?严兴华认为,场景向消费的转化,关键在于沉浸式体验。他向记者透露,通过增设恐龙主题AR互动、打卡装置等文旅项目,服务区成功将客流转化为消费力。其中,恐龙元素文创产品表现尤为亮眼,仅印有恐龙图案的T恤单日销量就突破1000件,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载体。

  在激活消费潜力的同时,高速服务区也主动串联起周边文旅资源与乡村振兴需求。“我们专门为冷水镇、中益乡等乡镇提供了农特产展位,为当地莼菜、蜂蜜、黄连等产品增加销售渠道,卖得很不错。”周毅介绍,营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下一步,营地计划扩大合作范围,与周边更多景区合作引流,通过资源联动进一步释放区域旅游潜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