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排行榜 2025年10月16日 14:51 1 cc

10月13日,“丝路遗迹·寻踪河西”2025年河西走廊遗产线路新媒体宣传活动开启,记者随团一路向西,探秘历史的驼铃声声与现代的洪流滚滚共同交织出的河西走廊。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从机窗俯瞰祁连山绵延数公里的雪顶,河西的辽阔让人恍神,有几个瞬间分不清那是雪顶还是巨大的海浪,在河西走廊上奔腾向西,“浪花”拍打在人类的故乡,那里,大概就是敦煌。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俯瞰祁连雪山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无数人前来探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敦煌。同样,记者去敦煌之前是对庞大未知的想象,来到敦煌却痴迷于她的细微——

微距一:三块钱的透卡

印着莫高窟、九色鹿、飞天等敦煌元素的透卡,对着光看去整个天空便成了壁画。这张三块钱的透卡,成了杨小凡摊位上最热销的文创产品。“喜欢透卡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国外游客也比较多,这些都代表东方文化嘛。”杨小凡的摊位在敦煌夜市,她也是敦煌民间手工艺大师。在夜市做文创生意的这16年,她见证了敦煌的发展和变化。“夜市一家一家的店组成一个联合,我们这个群体用文创产品的形式来呈现敦煌文化,让游客把敦煌带回家。”在敦煌夜市里,具有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冰箱贴、书签、徽章、手机支架……敦煌文化就这样被浓缩在了精致的工艺品里。回溯敦煌文创发展历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敦煌夜市和景区售卖的是传统旅游纪念品,主要功能是留念;时至今日,已经演变为具有高文化品质和高艺术品位的“文化载体”,每一件产品的诞生,都要向大众精准传递敦煌的某一个文化内涵或美学观念。记者了解到,敦煌夜市商户数量已增至1200余家,其中约40%商户主营文创产品,文创产业已成为敦煌夜市的别样招牌。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透卡集


微距二:二楼的卫生间

同样在敦煌夜市中段,近日火了一处特别的打卡点——敦煌净界。蓝色豪华大气的门头,两层玻璃幕墙,进门就仿佛来到了一个神秘的石窟,不禁让人怀疑它真的只是一个卫生间?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敦煌净界


“男女标识牌来源于唐代的形象,富有文化气息,又一目了然,我觉得非常好,墙壁也是模仿敦煌雅丹地貌,感觉卫生间变成了一个景观。”来自杭州的教师陈建华离开敦煌已有二十多年,她告诉记者,此次再来故乡既亲切又陌生,越来越完备的服务设施真切地提升了这座国际旅游名城宜居宜游的品质。“敦煌净界”公共卫生间于2025年8月12日正式投入试运营,是一个集文化体验、智慧服务、便民休憩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新标杆。其中一层以“莫高至善”为主题,二层呈现“雅丹秘境”,营造雄浑奇幻的空间意境。外立面创新升级为超白玻幕墙,与毗邻的沙州楼形成“古今对话”,成为敦煌文化新IP。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敦煌净界二楼雅丹地貌的设计风格


600平方米的空间拥有母婴群体专享的独立哺育室,长者及残障人士无障碍专区,还通过潮汐卫生间动态调节厕位资源,解决代际照护如厕难题,同时配有休憩区、行李寄存柜及文化展陈,满足了从婴幼儿到银发族的多元需求。“敦煌净界”的落成,标志着敦煌公共服务从基础功能向“文化传播+智慧体验”的跨越。

微距三:第二十行的印章

敦煌是一座慢城,10月13日晚上7点3分日落,而后灯火又暖又亮,灯光似乎都有敦煌的形状,因为敦煌元素无处不在,那些微妙的线条,或者低调的色彩,都是敦煌独有,让人心神平静。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夕阳下的党河


走出夜市,向西南1.5公里的党河河畔,就是敦煌印局。负一层有一面活字印章墙,在一柜20行第六个,记者通过扫码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包装秀丽的反体字,上面写着“福气满满”。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单独售卖的活字印章反体字


这里不仅是文化产品的陈列空间,更是文化传播的窗口。印物销售区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采用典雅而富有艺术感的装饰风格,为顾客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在印物制作区可以体验版画印、凸版印、数字喷印、套章印、拓印、活字印章等多种形式印章制作,上百个蕴含敦煌文化元素的印章供游客选择,亲手创作独属自己的敦煌文化作品,这里也是敦煌印局的核心创作基地。”店长告诉记者。

于细微处见长流——河西走廊遗产线路之敦煌微观

各类凸版印


这里曾经是一处闲置长达10余年的建筑,经修缮,于2024年9月进入试运营阶段,截至目前,总营业额达68万余元,进店游客上万人次。

敦煌印局将文创、书咖、研学、印章等现代元素巧妙融入传统建筑之中,2400平方米的空间里,装饰设计等均取材于敦煌壁画。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高度吸引力的文化空间,既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又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研学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敦煌文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来敦煌”,不是匆匆照面,而是让千年光阴替你把一次心跳拓印成册,随身携带。

是的,正如《敦煌 人间四季》一书所写:被敦煌惊醒,就不可能重新安睡。原来,被敦煌“惊醒”的人,从此都多了一条暗河:在喧嚣尘世里,只要把手掌合拢,就能听见祁连雪水汩汩流过的千年掌纹。见过了太多,她便不再问人们从哪里来,只提醒我们——已见过盛大,便不必再惧渺小;你已听过驼铃,便永远听得见归途。(文/图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典)

来源:甘肃农民报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