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排行榜 2025年10月22日 09:07 3 cc

作者:许琦

一声旅行号令,我和成都的战友便飞往郑州与战友们相聚,起飞前心却早已和老战友融和在一起了。到郑州的第二天我们乘坐旅行大巴由郑州驱车向东,直奔那座在记忆里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开封,开启了我们战友旅行的第一站。此行之地,我们要去叩问两个截然不同的宋梦,一个是皇权森森的龙亭,一个是市井喧嚣的清明上河园。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细雨菲菲,车窗外的风景在雨中掠过 。 车停龙亭湖畔,一股庄严肃穆之气便扑面而来。龙亭,这坐落于巨大台基之上的宫殿,并非北宋原物,乃是清代的遗存,但它所占据的,确是当年大宋皇宫的心脏地带。走进龙亭,没想到这里正举办开封菊花展,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细雨中艳丽无比,各式的菊花造型让我们目不暇接。走过菊花展场进入龙亭之上,在雨中沿着那著名的72级石阶缓缓而上,我们这些老兵基本上都是花甲之上至古稀的年龄,脚步却仍是当年的沉稳。有人说,这72级台阶象征着天上的七十二地煞星,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星图之上。中间那蟠龙石雕的御道,虽已磨得光滑,仍是龙威犹在,无声地诉说着“好像唯有真龙天子方可踏足”的往昔威严。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站在龙亭大殿前极目远眺,眼底的潘杨二湖静静铺展。东湖(潘家湖)与西湖(杨家湖),一浊一清,在雾雨下泛着不同的波光。战友们指着湖水说:“看,到现在还分着忠奸呢!”我们都会心一笑,那关于杨家将与潘仁美的古老传说,就这样在湖水的清浊之间,一代代活着。园中那些被精心扎束成的植物造型,巧则巧矣,虽花枝招展,却不如这高台与深湖,更能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厚重。细雨中的秋风早已深带着凉意,但这里却是菊花的海洋,万花拥簇着孤高的龙亭,在雨雾中尽显一幅繁华与落寞交织的水彩画卷。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如果说龙亭是供人仰望的王朝史诗,那么清明上河园,便是任人沉浸的市井长卷。午后,细雨仍是未停,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园内,时光仿佛瞬间倒流。这里的一切,皆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将纸上汴京,复活于人间。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走进园内最抢眼的,莫过于那座横跨汴河的木质虹桥。我在雨中站于桥上,在丝雨的光线里仿佛看到宋朝的贩夫走卒,车马如龙;桥下,舟楫穿梭,橹声欸乃。我和战友们挤在参观的人群里,沿园而行虽没有看到《岳飞枪挑小梁王》的演出,但仍能感觉大宋那战马扬尘,兵器交鸣的画面,那股金戈铁马的豪情。

更有趣的是那鲜活的市井生活的场景。那身着宋装的商贩的叫卖声,勾栏瓦舍里尝试投壶、蹴鞠的场景。很多《大宋朝》的实景演出,用灯光、音乐与舞蹈场地,将汴京的极致繁华与梦幻哀愁,泼洒在夜空与湖水之间。那璀璨的光影,照得旅行者,也仿佛成了画中一介布衣,醉在这千年一梦的繁华里。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归程的车上,疲惫却兴奋。龙亭是历史的回响,需要我们带着敬畏去解读;而清明上河园是生活的复刻,扑面而来,容许我们带着联想去体验民间的生活。一静一动,一雅一俗,它们共同拼接出一个立体的、可感的大宋。

散文:古城开封行游记

对于我们这群曾经身着戎装的人而言,此行别有一番滋味。昔日我们守卫的是今日的山河,而此刻我们触摸的,是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中原之魂。龙亭的台阶与清明上河园的虹桥,仿佛成了我们另一种形式的“集结号”,号音穿过千年,告诉我们何为家国,何为传承。这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旅程,因与战友同行,那历史的醇香与战友情的温暖,便深深地酿在了心底,再难散去。


2025年10月17日晚写与郑州美豪丽致酒店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