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09:44 1 admin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黄红波 张忱 杨园 王越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北临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一条长两百余米的青石街巷卧于青山矶畔,这里,是青山古镇的核心——青山正街。从明清商埠的热闹回响,到钢铁年代的机器轰鸣,这条老街曾因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杂乱而陷入沉寂。如今,通过一场贯穿规划、建设与运营全过程的城市治理实践,让老街以一种融合历史肌理与现代气息的方式重焕新生,成为武汉市城市更新中一个兼具历史温度与发展智慧的生动样本。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改造后的青山正街(市、区城管供图)

10月18日—19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九届城市更新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公布了全国城市更新十佳优秀案例,武汉市青山古镇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和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更新实践项目入选。

倾听街巷回响,规划锚定“民生坐标”

青山镇街是青山区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明清时期,依托沿江码头之利,成为农副产品与日用品的集散枢纽之重镇。青山区正式建区之际,青山镇是政治、文化以及商业核心区,百余米的青山镇正街里,早点铺、药铺、理发店、旅社等二十多家店铺热闹非凡。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改造前的青山正街

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青山镇的发展脚步逐渐放缓。2014年,青山镇正街被列入青山区第二期棚屋改造计划,最后一批居民陆续迁离。2023年,武汉市启动了“城市更新年”行动,青山古镇片区迎来转机。

青山正街的改造,并非一场推倒重来的革命,治理的第一步是“倾听”。面对街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杂乱”的现实困境,“居民想留却留不下”的民生痛点,和“那一段历史记忆可能随物质载体一同消逝”的文化危机,街道工作人员走进街巷,系统梳理出“雨天积水、夜间摸黑、管线杂乱”等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设计指引。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改造后的青山正街

最终改造方确定的方案摒弃大拆大建,转向“修旧如旧”的更新路径:清代石板路被悉心保留,青石缝隙兼具排水功能;老旧管线全面入地,重现清朗天际线;建筑肌理与材质特征得以延续,铁铺招牌、砖墙木门等细节一一修复。这些从民间汲取的智慧,为老街的再生锚定了“民生坐标”。

赋能长效运营,从管理街区到服务市场

今年5月,青山正街进入试运营阶段,街道以长效管理推动街区持续焕发活力。

面对游客“停车难”的现实问题,积极协调促成青山湿地二期停车场项目落地,盘活闲置地块,新建2处生态停车场,增加170余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交通压力。10月21日,由青山区城管局主办的“门前三包”星级评定与表彰活动在此举办,吸引众多商户主动参与,培育街区内生文明。

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留文脉聚烟火见匠心,武汉青山正街唱响历史与现代融合交响曲

历史感与新潮流并存的青山正街

与此同时,一套“政府辅助+企业运营+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从延时收运垃圾、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到支持市集、节庆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市容秩序与商业氛围得到双重提升。

“我19岁来汉求学,就住在这里。”武钢退休职工王有年对青山正街感情深厚,他见证了这条街从热闹到沉寂,再到新生。漫步于青山正街,既能触摸历史的质感,也能感受新潮的温度,一条老街,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情感纽带。

青山正街的蜕变,不仅是一次建筑的焕新,更是一场城市治理理念的进阶。在尊重历史、回应民声、协同市场的多重维度中,它正悄然书写着老城复兴的“青山样本”。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