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09:53 4 admin

前言

“一年后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特朗普这句看似豪气冲天的宣言,在当时被不少美国媒体当成了“逆转中国稀土垄断地位”的豪言壮语。

可现实却有点尴尬,矿还在地底,厂还没建起来,连启动资金都在路上,所谓“堆积如山”的稀土,似乎还停留在文件里和话筒上。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这一次,美国真能靠喊几句口号、签几份协议,就让稀土产业起死回生吗?答案恐怕没那么简单。

要看清这场热闹背后的真相,我们得先看看美澳之间那份所谓的“85亿美元稀土大协议”,再看看澳大利亚的真实实力,最后再看美国和澳大利亚面前那堵“技术+环保”的双重高墙。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美澳协议的雄心与现实落差

10月20日,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下一份看似重磅的《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保障框架》。

两人笑得很灿烂,镜头闪个不停,协议总额写着85亿美元,听上去是“钞能力”全开,但真把文件摊开看,里面的味道可没那么足。

先说这笔钱,按照白宫的说法,双方将在半年内各投入至少10亿美元启动首批项目。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可这只是“动一动”的数字,真正落地的资金和项目清单却含糊不清,而剩下的几百亿美元,不过是一堆“意向”、“规划”、“可能投入”的数字游戏。

就连美国进出口银行承诺的那22亿美元,也只是“表达支持”,离真正到账还早得很。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协议并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后来公布文本,表达得很直白,本协议不创设任何义务,不具强制执行性。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一份“共同愿景”,而不是能真干实事的合同,看上去大张旗鼓,实则空有架势。

特朗普之所以要在镜头前喊出那句“一年后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更多是政治表态——既要向国内展示强势,也要告诉盟友“美国可以摆脱中国”。

但业内人士都清楚,这只是一场地缘政治的表演,从协议签署那天起,它离实际影响还隔着无数关卡。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美国试图用钱和政治承诺去重塑稀土供应链,可这条链子早已被中国多年深耕——不仅长,更深。

一个没有成熟基础工业体系的国家,想一年内颠覆这格局,就像是一个刚学游泳的人,非要挑战横渡太平洋。

而澳大利亚,看上去是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实际上心里门儿清——既想吃到美国的投资,又不敢彻底把中国这个稀土最大客户推开。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这种微妙的平衡,也让“美澳稀土合作”的落地难度倍增。

澳大利亚稀土实力的真实图景

说到资源,澳大利亚确实“家底不薄”,它的稀土储量约570万吨,全球排第四。

不过这一数字放到中国面前,就显得差距明显——中国的稀土储量高达4400万吨,是澳大利亚的近八倍。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量级上的差距,意味着产业布局、产能规模和技术积累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更关键的是,澳大利亚虽然有矿,却没法自己“炼”,目前90%的稀土精矿必须运回中国才能完成分离和提纯。

换句话说,挖矿他们能干,但精炼、提纯、制成磁材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全都离不开中国。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澳大利亚的典型代表是莱纳斯稀土公司,它是全球唯一一家中国境外的重稀土生产企业,可它的大部分加工环节都不在本国,而是在马来西亚。

更麻烦的是,那家马来西亚工厂因为涉及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经常被当地环保组织抗议,几乎每年都面临停产威胁。

澳大利亚想扩大产量也得顾忌民意,既怕被国内环保人士质问,又怕影响政府绿色形象。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这时候,美国急需的恰恰是这种“立即能产”的工厂,但无论莱纳斯还是澳方政府都很谨慎,不敢赌太大。

因为他们都清楚,真正赚钱的地方并不是挖矿,而是精炼和终端制造,而这两块,依然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一位分析机构的研究员就直言:稀土行业没法“快跑”,任何环节都得几年才能起变化,根本不用担心所谓“供应过剩”,因为需求在增长,而产能的提升还在原地打转。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所以,当特朗普喊出“一年后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的时候,澳大利亚矿企的反应是平静的——甚至带点无奈。

他们比谁都明白,稀土这行靠的不只是地底的矿,更靠几十年积累的产业链和技术经验,美国要靠协议和政治靠山来硬拽出一个生态,恐怕只是空中楼阁。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美澳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

要真正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关键不在矿,而在链,稀土从矿石到最终能用在电动车、电机、芯片里的材料,要经过开采、分选、分离、提纯、合金化等十几道工序。

每道工序都要投入大量设备、试剂、人力和时间;其中提纯和磁材制造更是核心技术难题。

中国用了几十年才在这些环节形成世界级优势,现在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重稀土产品控制率更接近99%。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有的厂商甚至可以做到99.9999%的超高纯度,这意味着几乎整个高端制造业的稀土材料都要依赖中国工艺,而澳大利亚手里的矿石离可用的材料还有好几个技术台阶。

美国当然想赶上,可现实很骨感,以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为例,这是美国唯一还能持续开采稀土的矿,但人工成本是中国的八倍。

再加上环保、运输和加工费用,产品成本几乎翻了十几倍,除非政府长期补贴,否则这些“高价稀土”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至于环保问题,更是美澳心头刺,西方舆论总说中国稀土加工污染严重,却常常忽略自己国家也会面对相同问题。

比如美国每处理一吨稀土,就会产生两万吨含有放射性成分的废料,可因为环保制度太严格,几乎没有地方敢设厂,更别说规模化生产。

澳大利亚的情况也类似,政府口头上支持矿产开发,但民众对采矿和放射性废料极度敏感,一旦项目靠近居民区,抗议马上爆发,于是项目推进缓慢,审批周期动辄几年。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相比之下,中国在政策协调、技术管理和环境治理体系上都早已形成成熟经验,能在发展与环保之间找到平衡。

美国稀土公司创始人皮尼·阿尔特豪斯也直接表示,要真正实现自给,我们还得花几十年。

这并非夸张,而是行业共识,靠几份协议和几句口号,不可能马上搭起完整链条。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结语

如今,中国稀土产业早已不再是“资源卖家”,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链主”。

这背后,是几十年默默投入、不断创新和完善治理的成果,特朗普的“一年之约”,看似热血,其实是焦虑的写照。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不是靠嘴就能改写的,美国若真想追赶,只能脚踏实地,而非夸下海口,毕竟矿石埋在地下容易,技术、能力、信任,才是最难挖掘的“稀土”。

信源来自

观察者网:《美澳签协议,特朗普夸口:一年后将有好多稀土,都用不完》

北京日报客户端:《涉关键矿产,美澳签署协议》

环球时报:《美澳稀土协议,回避了现实难题》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美澳达成稀土协议,首批项目或半年启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