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如何防范户外徒步失温

排行榜 2025年10月31日 08:38 1 admin

一、 行前预防:防患于未然


如何防范户外徒步失温

绝大多数失温悲剧都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来避免。


1. 衣物准备:遵循“分层穿着”原则

这是应对多变天气的核心技术。三层着装法不是穿三件衣服,而是三个功能层:


· 排汗层: 贴身穿着,关键作用是快速排走汗水,保持皮肤干爽。绝对避免纯棉(俗称“死人棉”,吸水后丧失保温性且难以干)。应选择化纤或美丽奴羊毛材质。

· 保暖层: 中间层,负责隔绝寒冷,锁住体温。可根据温度和活动强度选择:

· 轻薄:抓绒衣、薄羽绒服、化纤棉服。

· 厚重:厚抓绒、厚羽绒服、羊毛衫。

· 防护层: 最外层,负责防风、防雨、防雪。应选择专业的冲锋衣/硬壳,确保有良好的防水和透气性能。在恶劣天气下,一件可靠的雨衣是保命装备。


额外重要装备:


· 帽子: 头部是主要的热量散发区(高达30%),必须配备保暖帽(如羊毛帽、抓绒帽)。

· 手套: 手部血液循环末梢,容易冻伤和丧失功能。

· 袜子: 与内衣同理,选择羊毛或化纤袜,多带一双备用,保持脚部干燥。

· 备用干衣物: 无论行程多短,多带一套干衣服(特别是排汗层和袜子)用防水袋密封装好。


2. 装备与物资准备


· 高能量食物: 携带高热量、易消化的零食,如巧克力、坚果、能量棒、糖。随时补充能量,身体产热需要燃料。

· 充足饮水: 带足热水或保温杯。避免饮用冰水或过量引用冷水,这会消耗身体热量。脱水也会加剧失温风险。

· 应急装备:

· 应急保温毯: 轻便廉价,但关键时刻能反射热量、防风防雨,是保命神器。

· 救生哨: 用于呼救,声音传得远且节省体力。

· 防水火柴/打火机: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生火是极有效的取暖方式。

· 简易庇护所: 如轻便帐篷、应急 bivy 袋。

· 通讯工具: 充满电的手机、对讲机,必要时携带卫星电话或个人定位信标。


3. 行程计划与知识储备


· 查询天气: 出发前仔细查询目的地及沿途的详细天气预报,特别注意风速和降雨。

· 合理规划: 路线难度要与团队成员体能和经验匹配,留出充足的富余时间,避免被迫走夜路或在高风险天气下赶路。

· 告知他人: 将详细的行程计划留给家人或朋友,约定好联络时间。

· 学习知识: 全体队员都应了解失温的早期症状和基本处理方法。


二、 途中识别:察觉危险信号


失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失温的阶段性症状:


· 轻度失温(核心体温降至35℃左右):

· 无法控制的寒颤,浑身颤抖。

· ​手部僵硬,动作笨拙。

· 言语含糊,说话困难。

· 皮肤苍白,起鸡皮疙瘩。

· 中度失温(核心体温降至33-35℃):

· 寒颤停止——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身体已无法自主产热。

· 意识模糊,思维混乱,行为异常(如“反常脱衣”现象)。

· 步履蹒跚,容易摔倒。

· 脉搏和呼吸减慢。

· 重度失温(核心体温低于33℃):

· 肌肉僵硬,失去意识。

· 瞳孔放大,脉搏和呼吸微弱,几乎无法察觉。

· 面临死亡风险。


关键行动: 一旦自己或队友出现轻度失温症状,必须立刻停止前进,采取处理措施,绝不能“再坚持一下”。


三、 现场救援:正确处置是关键


如果发现有人失温,请遵循以下原则:


1. 核心原则:减少热量流失 > 缓慢回温

错误的回温方式(如烤火、搓揉四肢)会导致“复温休克”,让冰冷的血液回流心脏,是致命的。


2. 救援步骤:


· 立即避险: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防风、防雨、保暖的地方。如岩石背风处、树林中,或快速搭建帐篷、应急庇护所。

· 隔绝地面: 用防潮垫、睡垫、树枝、背包等任何物品将患者与冰冷地面隔开。

· 更换干衣: 如果衣服已湿,必须小心地剪开或脱掉,换上干燥的衣物。动作要轻柔,避免剧烈晃动患者。

· 外部保温:

· 用睡袋、干燥的衣物、应急保温毯包裹患者。铝膜保温毯的金色面贴身,可以反射身体热量。

·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三明治保温法”:一名或多名体温正常的队员脱去外衣,用身体直接为患者取暖。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 补充能量: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且可以吞咽,给予温热的糖水或流质食物。切勿给意识不清的人喂食,会导致窒息。绝对禁止提供酒精和咖啡因。

· 重点取暖: 对核心区域(颈部、腋下、腹股沟)使用热水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或温暖的石头进行加温。不要直接加热四肢。

· 寻求救援: 立即拨打求救电话,或派人出去求助。在等待救援期间,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防范失温,记住这几点:


· 行前: 查天气、备装备(特别是三层着装和应急毯)、带足食物和水。

· 途中: 保持干燥、及时补充能量、随时观察队友状态。

· 遇险时: 立即停止、脱离险境、保持干燥、缓慢回温、优先核心、及时求救。


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充分的准备和冷静的头脑是您安全享受自然的最好保障。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