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比老婆先得到早安吻”——2023年10月,北京,32岁的程序员王磊被妻子一纸诉状送上热搜:她翻出他三年里每晚假装加班、实则窝在车里打游戏的定位记...
2025-11-02 0
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旅行社、酒店业
01
前两天,一个当年报社的老同事A女士突然想找我聊聊。
当年,我们前后脚从报社离职,她跑去某个快消品牌做出海市场,最近在意大利米兰参加了一场奢华旅游展,见到了很多酒店集团销售负责人。
回来后,A女士感觉自己掌握了天大的商机,她和我神秘地说,“熙少,那些酒店和我说了,只要我能帮他们销售酒店,可以给我10%-15%佣金,不需要提前买断房,也不需要团队,就看能不能拉来客户......”
她顿了顿,然后发来一句语音:“你说我是不是可以大干一场?”
我没急着回复,先翻了翻她朋友圈。
除了在米兰展会上和某国际酒店集团销售副总的那张合影,其余都是她日常出差的机场打卡、心灵鸡汤,还有几周前在东京迪士尼的自拍。
和旅游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大概明白了,然后回了她一句话:“你先别冲动。”
这不是我第一次劝人,但很多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还是前几天,一个做电商的朋友C小姐和我聊天,她很感慨地提到去年在桂林开了一家“村咖”。
她说,如果早点看见旅界那篇《开“村咖”的中产,重新上班了》,就不会跳进去了。
C小姐当时被闺蜜拉着投了20多万,说是开一间小民宿+咖啡馆。
她想到闺蜜是桂林人,桂林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又是国际山水名片,觉得项目稳赢,退一步说,哪怕不赚钱,将来退休了还能常住一阵子,也算提前锁定一个生活方式。
但现实是节假日还行,一到平日就门可罗雀,她们扛不过连续两三年亏损,房租水电又都是成本。
“你说,我怎么就没早几年知道这行业这么难做。”她后来对我说。
这种进场前一片蓝海,开张后一地鸡毛的故事,不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就连顶级大佬也难免踩坑。
两年前,俞敏洪也曾高调入局。,他在公开场合讲得最多的是要做中老年旅行市场,投了资源、组了团队。
不到两年,项目悄无声息地换了营销方向,业务重心又回到做研学去了。
“看不太懂为什么。”我一位做定制游的朋友非常不解,“他们资源那么强,起点那么高,怎么也沉了?”
也许他们都没错,只是低估了这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02
说起来,我那个想做高端酒店代理的朋友,一开始真的挺有热情的。
她从米兰旅游展带回一堆酒店宣传册,说是预订佣金算下来比携程还便宜,感觉抓到了剪刀差的机会。
但这个资源,其实根本不稀缺。
现在你只要去联系任意一家高星级酒店,基本都能拿到代理返点,可这并不是酒店对你青睐有加,只是默认的返点机制。
更别说现在这类代理人已经大量存在于闲鱼、小红书、微信群、私域朋友圈,大家都拿着差不多的渠道价在卷生卷死。
一个杭州做中高端民宿分销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小红书上挂出“酒店代订”的宝妈副业号都快比顾客还多了,“光价格比不过,你还得写文案、拍美照、投放KOC去种草。”
一套佣金能跑得赢携程的逻辑,交完,落地之后往往一毛钱流量都抢不到。
这就引出另一个很大的错觉,很多入局者一开始都觉得酒旅行业轻运营就能走单,但真正做到落地层面,会发现旅游是一个操作密度极高的行业。
而一旦你进入拼服务拼内容的阶段,又会发现用户远比你想象的要挑剔。
很多旅游创业者最初设想的消费人群,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喜欢徒步的、爱看展的、愿意为精致生活花钱的。
但现实却是经济上行时期,这类消费者确实大量存在,今天很多客人关注的是便宜、方便、安全、有保障,不是你设计路线时的用心良苦。
做旅游又是重服务的产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一出问题就是差评,多来几条差评直接进平台黑名单。
所以,知易行难,当你终于在产品上做到接近用户,再往下就是真正的挑战了——内卷的代价。
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写进。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旅行社数量达到64,616家,相比2023年新增了8341家,相当于每天有20多家旅行社新成立。

2024年文旅发展统计公报
营业收入确实涨了不少,2024年全年达到了5,657亿元,但利润呢?
2023年利润是37.37亿,2024年只涨到了37.8亿。
这意味着什么?
全国旅行社平均利润从2023年的66,397元/家,下降到了58,505元/家,人均利润反而下滑了11.9%,也就是每家旅行社平均少赚了近8000块钱。
多开8000家旅行社,整体利润只涨了4000万。
大家都太努力了。
你拍视频,他直播,你做返现,他送全程旅拍。结果是卷赢了流量,卷死了利润。
酒店行业也一样。
2024年全国星级饭店数量增至7716家,但平均出租率反而从50.69%跌到了49.2%。

房价基本没涨,营收却下降了,酒店是多了,但客人没跟上来。
那些不挂星、做内容的宝藏民宿战场更激烈,在没有曝光,就没有订单的今天,“不卷等死,卷了白卷”成了共识。
旅游业确实在增长,但增长的不是你。
增长的是头部流量平台、供应链掌控者、品牌强势方、复购稳定团队,不是刚入行、没流量、没资源、没客户忠诚度的新人。
而说到底,旅游业之所以让外行觉得容易,是因为今天的它看上去是服务产业、内容产业,还有点文艺的混合体。
可它最本质的形态,其实是重组织、重履约、重协同、重风控的系统工程。
这些东西,恰恰是大多数新手最难看见,也最缺经验的部分。
03
说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是在否定旅游业,而是想把话说清楚:旅游可以做,但不能随便做。
现在行业里的很多无意义内卷,都是这些新人小白们带进来的,他们一窝蜂来,再一窝蜂走,来时信誓旦旦,走时甩锅行业难做,中间还顺手薅一波用户信任。
事实上,在这个行业里,不少人确实还在赚钱,但大多绝非靠运气踩中风口,熬过周期才是活下去的第一法则。
他们有的只做两三条产品线,复购稳定,有的深耕小众市场,建立了固定客群,也有的把民宿服务标准写成SOP,每一个环节都规避差评点。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旅界实拍
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是跑得快,而是扎得深。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第一次考虑做旅游,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问,有没有稳定、可控的产品?
哪怕只有一条路线,也得是自己跑过、踩过、能复制、能负责的。别想着靠别人的产品套牌跑单,那是早晚要翻车的。
二问,你能不能慢下来?
旅游是慢行业。产品打磨慢,用户决策慢,复购建立慢,现金回笼更慢。
你如果抱着试试就退出,干一票就走人的心态,那这行业大概率不适合你。
因为很多人不是败在产品不好,是败在心太急,扛不住节奏。
而旅游的最大壁垒其实是信任,一旦有人信任你,他可以一来再来,还会带朋友。
现在靠种草和低价来的用户都不稳定,真正能沉淀的,是你愿意花时间服务、沟通、复购的那一群人。
所以,你要做的不仅是把用户拉进来,还要让他们愿意再回来。
最后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接受行业越来越难做这个现实?
旅游行业未来不是没有增长,而是增量很小,存量竞争很激烈。
做得下去的人,要么是有组织能力的,要么是做供应链整合的,要么是在某条细分赛道里,成为别人无法替代的那一个。
说白了,这是一个认知密集型行业。
不是你看过很多风景,就能卖出很多行程,也不是你喜欢旅行,就能带别人旅行。
它需要你懂服务,懂运营,懂风险,懂规则,懂人性,最重要的是懂得收敛、迭代和坚持。
我始终认为,旅游这行业最不缺热情,缺的是敬畏。
有热情当然好,但请先把账算清楚,把流程写清楚,把退改条款、风控场景、用户预期都做明白。
真别急着大干一场。
毕竟这是个看起来诗与远方,做起来全是弯弯绕绕的行业。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大量新人小白涌向旅游业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广交天下英雄,共议文旅天下事
相关文章
“手机比老婆先得到早安吻”——2023年10月,北京,32岁的程序员王磊被妻子一纸诉状送上热搜:她翻出他三年里每晚假装加班、实则窝在车里打游戏的定位记...
2025-11-02 0
心里绷得太紧,身体迟早会亮红灯。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博士张海敏的话,恰好印证了心理学上的“心身一体”理论。 我们的大脑与身体本就密不可分,持续的焦虑情绪,...
2025-11-02 0
过去几周,媒体上充斥着对《如果有人建造它,所有人都会死。为什么超人类人工智能会毁灭我们所有人》一书的书评。该书于2025年9月发行,同时还投放了广告牌...
2025-11-02 0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总盼着日本能真心说句“对不起”。可现在,咱中国早就站稳脚跟,谁还稀罕那几句嘴上的道歉?自信起来,把未来握在自己手里才叫真强者!“道歉...
2025-11-02 0
患难更见真情:病房里的婚礼,是对苦难最浪漫的反抗卢梭说过:“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爱情无疑是美好的,这在于海宁和范会香的故事中,得到...
2025-11-02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HXY谁能想到,德云社公认的财神爷,在...
2025-11-02 0
1956 年,巴西利亚横空出世。这座新城让建筑师得以挣脱旧有格局,创造出全新的空间语言与城市形态,造就了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的现代城市。历史反复证明...
2025-11-02 0
不少人辞职后把职工社保转成灵活就业,总担心“退休钱会变少”——其实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退休待遇,计算规则没区别,吃亏不吃亏只看2件事:缴费基数和累...
2025-11-0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