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南京颐和路记

排行榜 2025年10月31日 11:20 3 cc

南京颐和路记

南京颐和路记

乙巳晚秋,余应江苏红研会之邀,赴颐和路八号院议事。

此处乃省级耆贤休沐之所,朱扉常闭,通传乃入。门外颐和路碧梧参天,夹道如仪,虬枝交叠成穹,时有红妆驻影。甫入院,二层西式楼阁峙立相迎,阶前双松若披甲卫士,默拱阶墀。

廊庑间列楸枰数局,皓首弈者执子沉吟,枰声清越如击玉磬。东厢茶烟袅娜,紫瓯浮碧,三五耆老据案论《贞观政要》,激昂时银髯飞动。西轩素壁悬毫,八尺宣上墨渖犹润,“虎啸风生”四字峻拔如剑,凛然生寒。

议事厅在重楼之上,绮窗涵翠,松影婆娑。凭轩俯瞰,颐和路车马粼粼,行人踽踽,此间视角殊异尘寰。

颐和路在金陵城西,肇建于民国廿载,迄今近百春秋,虽处繁华之枢,独守静谧之性,实为六朝古都中一片琅嬛福地。

余常骑行此路,春则新芽吐碧,夏则翠盖连云,秋则金叶铺锦,冬则玉柯挂晶,四时皆成画本。仰观天光,惟见碎金筛落;俯察地影,但有斑驳陆离。

沿街洋楼参差,皆民国风华之遗存。琉璃漏窗嵌西式纹样,朱漆椽柱承中式飞檐,铁艺阳台雕缠枝莲,花岗石阶刻回形纹。

颐和路缘何令人神往?有学者曰:“遍观禹甸,斯地为民国公馆建筑最称典范且荟萃之区。”

昔民国十六载,国民政府定鼎金陵,颁《首都计划》以营城郭,颐和路遂为首造之华宅区。是处邸院皆由业主自择匠师,或循官府图样而建。其时负笈海外之俊彦建筑师竞相献技,华夏传统制式与泰西诸国风范并现,或崇宏如殿阙,或简素如柴扉,或精雕若镂月,或粗犷似劈山,沿途楼阁竟无重样者。

更因文人雅士云集于此,平添文脉渊薮。近代诸多要事皆与居者相关,此间住户非显宦即名流,若顾祝同、阎锡山、邹鲁、王耀武、薛岳、陈布雷、熊斌、马歇尔等。当年风云人物在斯处所遗轶事,足令人悬想无穷。

至若颐和路文化街区,广袤三十有五公顷,以颐和路为轴,割作十三区片。街巷凡十二条,自宁海路环岛辐辏而出,通达宁海、江苏、颐和、牯岭、莫干、西康、天竺、普陀、灵隐、珞珈、琅琊、赤壁诸路,宛若璇玑布列。

观颐和路百年沧桑,虽经兵燹动荡,犹存文脉绵长。新楼旧宅相看不厌,古木今人共沐清风,实乃都市更新之范本。

作者简介:汤年华,供职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授予的“江苏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全民阅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江苏省红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编著出版图书20多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