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

排行榜 2025年10月31日 11:43 1 admin
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

江海一色,寰宇茫茫。此刻,我置身于长江入海口,登临宝山镇东门外的防洪堤上。堤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万顷海潮鼓噪而来,多少虎牙犬齿俱撞碎在大堤的脚下。堤内,田园城畿,繁华昌盛,厂区都市,安详无恙。

此时此景,面对绵延而巍峨的沿江长堤,怎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你是否知道:这段长堤是在胡公塘的旧址上修筑而成,是否了解当年建筑胡公塘那段坎坷、悲壮的历史?是否领悟:那昨天的历史会对今天说些什么?

记忆的闸门猛然被海潮冲开了,胡公塘,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一位历史伟人的形象在我眼前熠熠闪现……

明万历年间,特大的海潮袭击宝山、吴淞一带。千户所,这座高1.7丈的坚固堡垒已被冲垮塌陷,成了一堆瓦砾沉入江中。海潮冲垮了宝山李家浜的堤塘,临海的黄姚镇被海潮吞没。曾在永乐年间堆起的一百多米高的土山,上建有烽火台(用于导航,当地人称“宝山”),也被海潮冲毁。

清雍正年间,一次台风袭击宝山,海潮猛涨,足有三米多高,冲垮土堤,冲毁大批民房,淹死了很多人。新知县胡仁济亲临沿海察看,只见土堆的塘堤被冲得七零八落,他非常焦虑。护堤的陈老伯在旁对胡知县说,前年七月,连日暴雨,海水决堤,宝山平地一片汪洋,农田被淹,庄稼颗粒无收。官署民居倒的倒,塌的塌。胡仁济回到府里,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胡仁济发动修塘。他提出先加固土堤,人们不分老小,都可参加,自愿按亩出丁,定额包工。他捐出了自己的俸银和积蓄。

当土堤快要完工,正碰上大潮汛。那天,江苏巡抚顾琮坐着八抬大轿来到宝山海塘。轿子刚上堤坝,一阵雷电劈头打来,吓得刚下轿的他魂不守舍。他望着咆哮的茫茫海水,不由得发怵。胡仁济趋身上前说,孤城宝山,乃凭堤塘与洪水争衡,万望大人奏禀皇上,朝廷早日拨款,以解民苦。没等巡抚回答,一阵风浪猛扑过来,顾琮差点丢冠弃靴,赶紧钻进轿子,鸣锣回府了。

回到巡抚官邸苏州,顾琮对胡仁济说,宝山沿海地势深陷,潮情实在凶险,不如早早把县府迁到嘉定,朝廷可省下一笔巨资,胡仁济也不必劳神费力了。

消息传到宝山,人心惶惶,一片焦虑。守堤的陈老伯赶紧联络乡邻数百人,一齐赶到苏州官署,向巡抚请愿,请求建石塘。胡知县再次向顾巡抚提出修塘请求。在这般情势下,顾琮无可奈何,只好表示许可。

之后几年间,胡仁济一面向朝廷申请资金,一面在民间广集捐款,招募能工巧匠。他亲自带领设计人员,沿海勘察地形,为抵御“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确定施工方案。

1740年,在一阵阵鞭炮声中,上万民工在胡仁济的带领下,情绪高昂地来到江边,筑堤工程经过六年筹备,终于破土动工。

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

工程进行到一半时,资金严重短缺,眼看就要半途而废,胡仁济心急如焚。他变卖全部家产,并捐出整个俸金,用来购买工程用石料。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胡仁济忙于筑堤,怠慢了朝廷派来勘察工程的傅椿。傅椿原是当地劣绅,见筑石塘是个大工程,以为有油水可捞,先欲行贿胡知县,买个督察工程之类的官,遭拒后,怀恨在心。他又靠行贿打通关节,讨得江苏巡抚顾琮的欢心,买了个勘察工程的官职。傅椿索贿不成便诬告胡仁济偷工减料,贪污公款。贪官,腐败,害了胡仁济,他被弹劾罢了官。

面对奇冤大辱,丢了乌纱帽的胡仁济毫不气馁,他立下志向:不筑好江堤死不瞑目。他撇下家小,一个人在江岸边搭间陋舍,日夜扑在江堤工地上。当地百姓被他感动,纷纷捐款集资,出动青壮劳力,日以继夜赶修江堤。经过三年多风雨,巍峨壮观的江堤,终于巨龙般盘桓在江边。

竣工后的长堤北起车家园,南至炮台湾,全长4300米,高5米,全部用长方体的花岗岩石块砌成。为了提高堤坝抗风浪能力,石块之间用铁榫相连,俗称“铁石棱”。据水利专家论证,这在水利工程史上罕见,实属创举。

江堤竣工了,一年一度的大潮汛接踵而至。胡仁济放心不下,守在小屋里。一天深夜,强大的台风席卷海潮再袭宝山,肆无忌惮地冲击江堤。台风掀翻了小屋,拔起了大树,鼓噪着海潮越涨越高。胡仁济呼天抢地,雷声却盖过了人声。他鸣锣报警,无奈潮水依然上涨不止,眼看海潮就要没过江堤,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他跪在江堤,双手伸向茫茫苍天……

是这位胡公的赤诚感动了上苍,还是他的威严震慑了风魔海妖?待到百姓赶来,海潮已经退去,这位大丈夫竟然如一尊雕像扑倒在江堤上,潮水仅仅打湿了他的衣角。百姓被这位忍辱负重的君子感动得声泪俱下。

江堤修成,胡仁济积劳成疾,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为了纪念胡仁济修筑江堤的恩德,百姓在宝山县城内(今友谊支路处)为他建祠堂、立塑像,称“胡公祠”,供人瞻仰,并把他修筑的江堤称作“胡公塘”。其后,宝山的父老乡亲自发组织团队,守护“胡公塘”,守护宝山城池的安全。胡公爱国佑民的精神,在“胡公塘”上上演着续篇……

1842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当年的胡公塘上坚守西炮台,打退英军数次进攻,击沉击伤敌舰四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姚子青率600官兵坚守宝山县城,与数倍于己的日寇展开肉搏战,最后牺牲在当年的胡公塘上,其壮烈事迹震惊中外。

虽然胡公祠在20世纪50年代初便倒塌,但当年的胡公塘经过修筑,今天依然巍然屹立。

“哗,哗,哗”,海潮涨了又落了。我步下长堤,面向大海,眼前是浩瀚一片。海天之间,仿佛回荡着胡公那惊心动魄的呼喊。我回身仰望,那高大江堤上似乎依然屹立的身影,不正是胡公吗?我分明看到他那清癯的面容,他那飘动的银须长发……

原标题:《有一位县官,两百多年前在宝山立下修堤志向,胡公塘今天屹立不倒》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伍斌 题图来源: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拍摄提供

来源:作者:陈曦浩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