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启核试验”话音刚落,俄罗斯和朝鲜的核试验场疑似出现异动。2025年11月,世界仿佛被拉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夜——只是这次,按下“核试验...
2025-11-08 0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深圳新晋文化地标“湾区之眼”人气爆棚,成网红打卡热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深圳湾文化广场11月1日向市民开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又是一年书香时,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近日在“湾区之眼”启幕。这座伫立于宝安中心区的全球最大实体书城,自9月正式开放营业以来,已成为市民游客极具热度的文化打卡之地;目光远眺南山后海之滨,设计灵感来自“海边原石”的深圳湾文化广场于11月1日“水落石出”启幕试运营;而在前海湾,9月亮相的欢乐剧场则坐拥临海城景与巨型摩天轮景观,让艺术与城市生活深度共鸣。无论是智慧图书馆的静谧阅读,还是艺术殿堂的审美熏陶,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解锁多元文化生活,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成为深圳市民生活的 “标配”。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深圳文化地标加速、密集落地,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并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延时错时开放机制,街区园区、楼宇商圈、公园绿地、交通枢纽等开放空间资源被活化利用,嵌入阅读、展览、演艺、文创等元素,让“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大型文化场馆之外的有益补充。
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来源于文化场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占地13.1万平方米的“湾区之眼”,其突破了传统书店的单一模式,创新性地打造了多个特色文化空间,构建了多元文化业态融合的新生态。这里有总面积8400余平方米的自营阅读空间,规划近10万个品种、超30万册、约2100万码洋出版物,名家见面、新书首发、艺术市集、文学讲座、音乐分享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频频上演。
作为一座拥有科技基因的创新之城,“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也为公共文化服务丰盈了羽翼。在今年国庆期间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深圳篇中,著名节目主持人撒贝宁走进深圳图书馆北馆,实地感受该馆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无人智能立体书库。这个占地面积达2862平方米,设计存储量超400万册的智能书库,凭借堆垛机、书架与书箱协同运作的智慧服务,让市民尽享阅读便利,让撒贝宁感叹“取书像取外卖一样方便”。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深圳已基本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初具规模。借助于星罗棋布的文化设施,深圳全市每年举办公益文化艺术活动上万场次,受惠市民超过千万人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深圳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机制,深化运营管理改革,让公共文化服务既有“高度”也有“温度”,让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浸润充盈这座年轻的城市,处处生辉。
相关文章
特朗普“重启核试验”话音刚落,俄罗斯和朝鲜的核试验场疑似出现异动。2025年11月,世界仿佛被拉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夜——只是这次,按下“核试验...
2025-11-08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股神巴菲特就要退休了,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就是老爷子现在手握巨额现金,却选择什么都不买。就在这两天,巴菲...
2025-11-08 0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这几天,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私信,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她说跟老公因为一点琐事吵架,已经冷战三天了。男人每天照常上班下班...
2025-11-08 0
“存储器件约占手机硬件成本的10%—20%,以目前存储的涨价速度,手机涨几百元是无法避免的。”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内存已经取代黄...
2025-11-08 0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中东这波操作比追剧还刺激,白宫特使突然爆料...
2025-11-08 0
11月中旬,亚马孙雨林边缘的巴西贝伦市将迎来全球目光,《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第三十次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如期而至。这承载着全球低碳转型期...
2025-11-08 0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2025年的秋,褪去了“秋老虎”的燥热,换上一袭清朗的外衣。褐色的法桐叶、金黄的银杏叶,早早地打着旋儿、翩翩起舞,织就一...
2025-11-08 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6日讯 进入11月,青岛即将开启冬游时间。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为深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激发冬季旅...
2025-11-0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