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他认为美联储继续降息仍是“合理的行动”,包括在今年最后一次会议(12月9日至10日)上继续降息。米兰在...
2025-11-08 0
11月中旬,亚马孙雨林边缘的巴西贝伦市将迎来全球目光,《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第三十次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如期而至。
这承载着全球低碳转型期待的盛会,一边是主席国巴西全力推动"从承诺到落实"的革新愿景,一边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反气候行动逆流,全球气候治理正站在合作与分裂的十字路口。
这些年,尽管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已如大江东去,势不可挡。这并非少数国家或政府的意愿,而是市场力量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
回看2016年,全球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仅有134吉瓦,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飙升至710吉瓦,增长了五倍多。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也达到了惊人的2.2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化石燃料投资的两倍。
预计到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达到3.3万亿美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资金将流向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绿色领域。同时,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也从2020年的4.4%跃升至2024年的22%,这表明绿色出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不得不说,在这场全球能源变革中,中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不仅是全球70%风电设备和80%光伏组件的供应者,更是推动相关技术成本大幅下降的关键力量。
2025年上半年,中国低碳产品的出口额高达1210亿美元,甚至超越了美国同期的油气出口额。这清晰地表明,中国的绿色制造能力已成为全球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柱。这种由市场驱动、技术赋能的转型势头,其力量之强大,绝非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摇摆所能轻易逆转。
然而,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现实:特朗普的再次崛起,给全球气候合作带来了系统性的冲击。他重返白宫,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激进的反气候议程。
第二任期前不过才100天,他推出的反气候措施数量就超过上一任期总和,从禁止新风电光伏项目、撤销电动车补贴,到放宽油气开发限制,形成了全方位的化石能源保护政策。
更具破坏力的是,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暂停110亿美元国际气候资金支持,让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遭遇重创。
这里,不得不承认,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政府的“搅局”手段也愈发老练。对于塑料污染治理、航运业减排等可能形成新国际约束的谈判,美国不再仅仅是缺席,而是会主动介入并从中作梗。
就在今年10月的航运业减排谈判中,白宫就曾以关税和签证为筹码施压,导致碳价机制等关键议题无果而终。与此同时,他还会利用关税谈判,强迫欧盟、韩国等国增加对美国油气的采购,将能源贸易政治化,严重干扰他国的能源转型选择。即便美国尚未确认出席COP30,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已经像一片乌云笼罩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之中。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本届气候大会的主席国巴西,选择将“落实”作为COP30的核心议题,这直接切中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要害,承诺多而行动少。
早在2022年,卢拉政府就宣告“巴西回来了”,并率先在2024年底提交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明确了2050年碳中和目标以及减缓毁林的承诺。
作为亚马逊雨林的守护者,巴西将大会选址贝伦市,更是凸显了热带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南方国家在气候议题上的诉求。他们正积极通过财政部长圈、前任主席圈等“朋友圈”,努力凝聚合作共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按照要求,各国应在今年提交2035年的NDC方案,但最终按时提交书面文件的国家不足缔约方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便是被视为气候行动先锋的欧盟,也因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迟迟无法达成共识,直到大会开幕前5天才敲定方案。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困境更为严峻。发达国家承诺的每年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实际上只能覆盖发展中国家所需资金的30%。巨大的资金缺口,已成为阻碍承诺落实的最大障碍。
其实,要稳住全球低碳转型的势头,其核心在于破解“承诺多、落实少”的困局,妥善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巴西所倡导的“务实合作”路线就是切中了要害。
无论是促成具体的投资项目,还是推进技术转移,都比空泛的承诺更具实际意义。中国与欧盟、巴西等国家达成的双边气候合作协议,正在成为多边治理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联合国在统一碳市场规则、扩容损失和赔偿基金等方面的努力,也为气候行动的落实搭建了基础框架。
当然,我们无法忽视当前存在的绿色贸易壁垒。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引发的争议,其本质是全球气候治理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失衡的体现。COP30需要推动各方从“相互设限”转向“协同赋能”,让绿色产品能够自由流通,让发展中国家能够公平地分享转型带来的红利。
毕竟,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美国的单边主义逆势而为,不仅违背了全球的共同利益,也与当前市场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
眼下,COP30的召开,正值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转折点。尽管特朗普政府的“搅局”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冲击,但它无法逆转清洁能源最终替代化石能源的历史必然。
但只要全球主要经济体能够坚守多边主义,聚焦于具体的落实行动,并着力解决资金、技术、贸易等关键堵点,全球的低碳转型就能在风浪中保持前行的势头。这在亚马逊雨林边缘举行的盛会,最终将检验人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的决心与能力。
相关文章
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他认为美联储继续降息仍是“合理的行动”,包括在今年最后一次会议(12月9日至10日)上继续降息。米兰在...
2025-11-08 0
据新华社今日消息,由于近期频发熊袭人事件,日本警察厅当地时间11月6日宣布,决定放宽向来严格的枪支管理规定,出重拳治理“熊害”,允许防暴警察用步枪射杀...
2025-11-08 0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广东各地观赛氛围渐浓!各类融合赛事门票与文旅资源的“观赛+”旅游产品受到游客欢迎,成为推动本地文旅消费的新热点。8日一早,...
2025-11-08 0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宫墙红与琉璃金交织的视觉标识,将出现在100家“中轴礼屋”门店中,让中轴线文化从历史长河走入现代生活。11月7日,北京中轴线“中轴...
2025-11-08 0
第七届博鳌国际金汤奖于4月在天津启动,吸引了全国两百余家顶尖温泉企业及相关机构踊跃参与,竞逐十佳康养温泉等16个综合奖和单项奖,首次设“最佳温泉旅居目...
2025-11-08 0
新华网河内11月8日电(记者邹学冕 刘颍)“诗画流光·锦绣东望”诗画浙江(越南)文旅推介会近日在河内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河内中国文...
2025-11-08 0
红色印记,镌刻峥嵘岁月革命文物,承载精神力量自《规划》实施以来吉林省的 革命文物管理日臻完善吉林深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沃土从资源摸清到研究深化从展览提质...
2025-11-08 0
11月8日,割稻比赛、拔河比拼轮番上演,大人小孩赤脚抓稻花鱼、摸田螺,尽享秋收野趣。稻田文艺秀以青山为幕,现代旋律交织稻穗声;农特产品集市汇集柑橘、槟...
2025-11-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