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4岁的老周,晨跑十天后膝盖肿得走不了路。 医生说,再跑下去,半月板就会废。 老周不是特例。 很多老人觉得慢跑简单,套上鞋就出门。 结果关节报废...
2025-11-08 1
2025年暑期西行纪实之一
邓成满
无阿里,不西藏。
我们从叶城出发,在三十里营房停留一晚,为的是适应这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的新藏公路反穿越——由疆入藏——带来的极度高反。
一觉醒来天色微明,同伴们都觉得应该可以适应,于是就向着阿里方向行进,过了红柳滩,今天的规划行程,是走219国道700公里,抵达前方的狮泉河镇,那里,还是噶尔县、阿里地区的首府。
从红柳滩方向进入阿里高原
乡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晚餐不敢喝酒,这里的高反真的很严重,目之所及,人人的嘴唇都是紫色的。乡友说,既然来了,不远处的札达土林、古格王朝遗址,真的值得一看。如果继续向日喀则行进,沿途还有冈仁波齐、玛旁雍措,藏族人民世代景仰的神山圣湖。
那就去吧!
误入巴札公路
上午10时,告别狮泉河,沿219国道前往札达。
河谷很快被我们甩在身后,汽车开始在缓缓抬升的坡道上进行,抵达沙子达坂,已经10时35分。这里的海拔4875米,下坡,壮丽的景色立即撞入眼帘。
通过沙子达坂后拍摄的阿里高原
湛蓝的天幕下,洁白的云朵就在眼前飘浮,在脚下化着轻薄的雾霭但一点也没扰乱视野;天边的雪峰连成一线,簇拥着灰绿色的群山,环抱着山间苍绿的河谷,大地上有蜿蜒的小河,房舍则星星点点散布两岸,让旷野的宁静之中,顿时有了勃勃生机。
西藏阿里,天上人间!
12时许,导航提示我们右拐离开219国道,进入701县道。刚上坡,路边岗亭出来一位身穿保安制服的藏族小伙。
“请问你们是去札达的吗?”
“对呀!应该是走这条路吧。”
“路线是对了的,但前言修路,车辆暂时不能通过。”
“那什么时间才放行呢?”
“大约还得3个小时。”
……
我们开始迟疑,小伙子又说:“前边还有一条路,只不过要多走50公里。”
50公里,也就一个小时车程。我们就在岗亭处掉头,继续沿219国道向前。
不多时,眼前出现来到了一个叫索多村的地方,导航提示右拐。索多村,距离狮泉河镇,113公里。村口右手边不远处,有一大片营房,显示为“巴尔兵站”。这里的海拔高度,为4800米。
我们就这样误打误撞,在此进入565国道。
565国道的尽头,是札达境内的古格王进遗址,故名巴札公路。它全长130公里,是目前中国最短的国家级公路。
俯瞰海洋之心
紧接着就是爬山,一路之字形道路,崭新的柏油路面相当的平坦,就是车道太窄,与大货车会车必须减速。车行11公里,完成大约400米的海拔爬升,方才到达一个垭口——海拔5166米的龙嘎拉达坂。木栈道、玛尼堆、风马旗,装置着这个叫索堆的观景台。
头顶湛蓝的天空,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我们站在观景台上举目四望。明媚阳光下的视野,就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橘红、石绿,土黄、奶白、黛青……有天际蓝天白云的映衬,有远山皑皑积雪的拱卫,呈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五彩世界,如此对比鲜明,愰若变幻如梦。
收回远眺的目光,俯瞰脚下的山谷,五彩山峦像极了温情脉脉的母亲,怀抱里静卧着一片碧蓝色的心形小水洼——阿里地区的秘境之一,有着海洋之心名号的龙嘎措琼湖。据说,这个只在夏秋季节才出现的季节性水域,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它的色彩和形状,有如史上最极品的钻石“海洋之心”,因此又得名“钻石湖”。
阿里海洋之心——钻石湖
藏地传说,莲花生大师曾与妖魔在此斗法。大师的斑斓袈裟化为五彩山,妖魔则化为这“钻石湖”。撇开传说探究其成因,远古时期此地本为高原湖盆区,随后的地质变迁与气候变化,一众湖泊渐次缩小消亡,独留下这龙嘎措琼湖,在荒原中之中,在盐碱地上,肆意地绽放着它的野性之美,以卓尔不群的翠绿与碧蓝,妆点着五彩的山谷。
穿越札达土林
告别“海洋之心”一路向前,我们的吉普车一会在山顶云端,一会在峡谷草地;远处皑皑雪山,脚下茫茫戈壁……晴空艳阳之下,山形地貌不停地变换,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丝带,串联起这青藏高原的壮阔,世界屋脊的神奇。
14时15分,我们来到土林一号观景台。此处距离札达县城托林镇,还有15公里路程。
生物学家说,人眼是一台像素高达5.76亿的“超级相机”。现在,我的这台超级相机,找到了在地球上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
正午的阳光,把脚下和远方的土林同时点燃。它们或如列队的僧兵,或如矗立的经幢,或如被风掀动的经页,或如雄伟壮观的宫殿……一起出现在我的视野,一直排到视线尽头……
在札达土林一号观景台远眺
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远方,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一号观景台继续驱车前行。在接近谷底的地方,一个大约500平方米的小台地上,两道直立高耸的土柱,那鹤立鸡群的姿态,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车来,前往观赏。
土林深处的奇观
象泉河在不远处悄悄转了个弯,把最柔软的一缕水声留在谷底,却把最苍茫的剪影留给了这片土林。此时此刻,我站立在崖畔,像站在一幅被风掀动的巨型经页之间——赭黄的土墙层层叠叠,被岁月撕出锯齿状的裂口,又像无数座坍塌的宫殿,被明亮的阳光重新扶起。
最前排那座孤立的土柱,顶端悬着一块帽岩,远看像一位披甲的古代戍卒,坚守着早已蒸发成云的湖水;他脚下被雨水掏空的腹腔,幽深得能装下一整片旧王朝的月光。我伸手想去抚摸他满身的沧桑,却又倏地停了下来,深怕自己的造次,会亵渎这沉积亿万年时间的,遗忘在高原上的史诗。
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札达到普兰之间为方圆500多公里的湖泊。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随后的风雨侵蚀,昔日的湖泥被雕琢出今日的模样: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
走进古格遗址
15时20分,我们在途经托林镇之后,到达古格遗址。这里,是阿里地区札达县的土林深处,象泉河南岸的札布让村。簇新的建筑掩不住村落的荒凉,谁曾想在300多年前,这是藏地赖以保留传承佛教的国都,有着700余年的辉煌历史。
仰望古格遗址
这几天来,进入阿里地区之后,219国道沿线,不时有极具藏地特色的建筑遗存,在荒原里静默。我大概知道,这些都是古时的军事城堡、贵族庄园,甚至是王朝遗址。因为行脚匆匆,再加上高原有“望山跑死马”一说,我只能远观。
今日能够进入这古老的遗址,我必须克服高海拔带来的不适,拖着因连续多天极地旅行的疲惫之躯,用双脚丈量这片古老的土地,用心灵感受他的前世今生。
站在简陋的可以说不能匹配AAAA级景区的大门,举目张望,古格遗址静卧于象泉河畔的土林深处,如同一位身披金甲的老将,虽残破却依旧威严。夕阳斜照,断壁残垣被镀上一层血色光辉,仿佛千年的战鼓仍在风中低鸣。风化的佛窟、坍塌的王宫,在沉默中诉说着一个高原古国的荣光与寂灭。
远望象泉河谷
资料显示,整个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千米,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红庙、白庙以及轮回庙中,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国,在300年前突然消逝。而它的突然消逝,至今仍然成谜,尚未破解。
向上攀登,走过度姆殿、白殿、红殿,位置越来越高,脚下的残墙断壁越来越多,最终登顶成功。
古格王宫遗址
山脊上的碉楼残影,如同守望者的剪影,凝视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天地苍茫,唯有风穿过空洞的窗棂,卷起经幡,像一场无声的祭祀,为这座失落的王朝守灵。古格不语,却把岁月的刀痕刻进每一道裂缝,让后来者在一眼之间,穿越千年兴衰,听见历史最沉重的叹息。
当日晚间,在夕阳的余晖里,我们回到拖林镇,在札达岗嘎底斯酒店投宿。它的隔壁,就是古老的拖林寺。只可惜我们晚来早走,未能进入寺内,领略这座在藏地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宝刹庄严。
拜望冈仁波齐
次日一早,我们离开札达县城,旅程继续。
原本打算走701县道,领略昨日未曾欣赏的风光。殊不知导航领着我们,再次从565国道进行。既然如此,那就放慢节奏、放松心情,来一番旧地重游吧。
途经一号观景台,前方是高原上的台地,晨曦中公路两旁,藏野驴、藏羚羊随处可见。料想它们正趁着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在原本属于它们的领地之内,呼朋引伴觅食撒欢。我们放慢行车速度,打开全部车窗,准备用相机拍摄下它们的身影。哪知它们却根本不领情,见得有车前来,它们奔跑着、跳跃着,一眨眼的工夫就逃得远远的了。
荒原上的藏羚羊
我用目光紧紧追随这群高原上可爱的精灵,突然,远方的天际出现一座金字塔形状的雪峰。
哇!冈仁波齐!
停下车来,我们远眺冈仁波齐,在天地间和它永恒对视。
天地苍茫,群山如涛,而冈仁波齐,宛如一座静默的神祇,伫立在世界的尽头。晨光斜照,山体泛起冷冽的银光,仿佛时间在这里凝滞,风雪也学会了屏息。它不言不语,却以巍峨之姿,诉说亿万年的孤独与庄严。
远眺冈仁波齐
高原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带着旷野的冷冽与寂寥。站在远方和它对望,仿佛望见了内心深处最不敢触碰的纯净。那一刻,尘世的喧嚣与执念,都被这山的风骨击碎,只剩下心跳与呼吸,与这片神圣的土地共振。
我们今天的行程,必定会更近距离凝望这座神山。于是驱车前行,3个小时之后,进入普兰县境不久,我们到达219国道边的冈仁波齐大本营。
近观冈仁波齐
阳光明媚,寒风凛冽,我仰望眼前这座神山,仿佛仰望一尊沉睡的佛。冈仁波齐,在云雾缭绕中半隐半现,山体洁白,光影流转,像是天地间最沉默的誓言。它不言不语,却以巍峨之姿,诉说亿万年的孤独与庄严。
那一刻,我屏住呼吸,不敢惊扰这份神圣。阳光洒在雪峰之巅,金光与雪光交织,仿佛神祇睁开了眼。风掠过经幡,猎猎作响,像是信徒低语,又像是山在回应。
朝拜神山
我站在公路一侧的地标前,久久伫立。身边不时过来藏族装扮的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地匍伏在地上,不停地磕着长头。他们渺小如尘,却又被信仰的力量所牵引;虔诚地在此跪拜,只为今生与神山的重逢。
告别大本营,我们走过玛旁雍错,公珠湖,傍晚时分,到达萨嘎县城。两天来围绕565国道的这段旅行,宣告结束。
相关文章
北京64岁的老周,晨跑十天后膝盖肿得走不了路。 医生说,再跑下去,半月板就会废。 老周不是特例。 很多老人觉得慢跑简单,套上鞋就出门。 结果关节报废...
2025-11-08 1
100斤不再是女人通行证,2024年3月《Nature Metabolism》甩出一份十万火急的数据:肌肉多1公斤,死亡风险直降7%,BMI正常但肌肉...
2025-11-08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样的工作时间,为什么有人月入五万,有人却只有五千?”这个问题,两千年前的老子其实早已给出答案:“天下难事,必作于...
2025-11-08 0
图源:Andy_D。今天社长推荐的肌肉帅哥来自北京,是一位健体运动员,自由教练,接北京线下一对一的训练。 刷到这组十渡野图,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体脂,...
2025-11-08 1
文/楠芝当一个男人要走的时候,你可以躲在楼上偷偷的哭,悲伤难过的哭,但是请记住,你可以难过三天,三天过后,开始放下,忘记过去。既然断联,就意味着从今往...
2025-11-08 1
“老家到底归谁管”这道坎,河南永城、安徽金寨的爷奶辈最闹心——1932立煌县(今金寨)才喝半年河南水就被“抢”回安徽,1952永城县刚在安徽户口本落三...
2025-11-08 0
美军将武器瞄准中国卫星,幸好中方早就留好后手,特朗普敢开“第一枪”,后果十分严重。美国在“太空军事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总喜欢拿中国当借口,不加掩饰地...
2025-11-08 1
你是否也曾这样:深夜时分,身体已疲惫不堪,大脑却像一台无法关机的电脑,后台程序高速运转——白天的争执、明天的待办、未来的焦虑,如同一团团厚重的云,层层...
2025-11-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