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那个撤仪仗队的事过去38年了,现在想想还是解气。美军三艘军舰大摇大摆开进来,连国旗都不好好挂,摆明欺负人。刘华清将军一个命令撤了红毯,这巴掌扇得...
2025-07-24 0
1971年4月4日,北京海淀区香山脚下正白旗村。退休教师舒成勋的妻子打扫老宅,不小心碰掉西屋墙上一块墙皮。灰泥往下掉,露出一片密密麻麻的字——墙里头藏着好多诗文对联!
“老舒!快来看!”妻子喊他。舒成勋跑过来,看见墙皮下露出几行工整的字,其中一副菱形对联特显眼:“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落款“真不错”。这位痴迷《红楼梦》的老教师心里一动:这字,这文风,难道和曹雪芹有关系?
曹雪芹,中国文学史上特别神秘的大作家。他生在康熙末年,祖上是厉害的江宁织造,雍正年间家里被抄,落了难。中年时候搬到北京香山正白旗村,日子过得挺苦,“举家食粥酒常赊”,就在这时候写出了《红楼梦》。
村里老人一辈辈传下来,曹雪芹常和好友鄂比喝酒论诗。这个满族武人曾经送他一幅手写对联,内容就是墙上那副讽刺世事的。更有意思的是,墙上好几处写着“拙笔学书”——鄂比的别号就是“拙笔”。
专家一开始不认可,舒成勋没放弃。他去找村里八十多岁的张永海,这位蒙古族老人能背整本《红楼梦》,说:“曹爷住西头时,常和鄂比先生在墙上题诗唱和。”
到了1970年代末有了转机。收藏家张行带着两个清代书箱来,箱子上刻着“拙笔”和“芹溪”(曹雪芹的别号)。比对后发现:
1. 书箱上“拙笔”的字和墙上题字特别像
2. 箱子里的手稿《有花无月恨茫茫》和墙上的诗是一个人写的
3. 书法专家说,笔法有曹雪芹特有的章草味道
1984年,正白旗村39号正式成了“曹雪芹纪念馆”。那些曾经被当成普通墙皮的字,现在用特种玻璃罩着:
- 菱形对联:证明曹雪芹和鄂比的贫贱交情
- 《自题画石诗》:能看出曹雪芹“傲骨如君世已奇”的文人骨气
- 扇面题诗:让人知道清代旗人娱乐生活的细节
红学界特别激动:
- 确定了曹雪芹晚年住的地方
- 第一次发现他和朋友交往的实际证据
- 给《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提供了新线索
这十年的发现过程,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
- 舒成勋的坚持:一个退休教师靠自己促成了重大文化发现
- 文物的偶然性:要不是墙皮掉了,这个秘密可能永远没人知道
- 民间的文化记忆:村民嘴里的历史成了关键证据
现在,这座青砖灰瓦的院子每年有几十万游客来。站在题诗墙前,好像能看到两百多年前:曹雪芹和鄂比一边喝酒一边在墙上题字,墨迹渗进灰墙里,等着后人发现这段跨时空的对话。
【你觉得曹雪芹还留下哪些未解之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相关文章
青岛港那个撤仪仗队的事过去38年了,现在想想还是解气。美军三艘军舰大摇大摆开进来,连国旗都不好好挂,摆明欺负人。刘华清将军一个命令撤了红毯,这巴掌扇得...
2025-07-24 0
导读近几日有网友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陈小艺和刘惠宁不离婚,竟然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刘恒甫在演艺圈的职业发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这背后隐藏的家庭压力和明星...
2025-07-24 0
近段时间,杭州的宗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没人能想到,在宗庆后去世16个月后,他的3名私生子女竟然冒出来和宗馥莉争夺21亿美元海外信托和宗庆后留下的...
2025-07-24 0
根据环球网报道,一边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钢铁巨兽在黄岩岛海域横冲直撞,上演着危险的"碰碰船"游戏;另一边,越南军队的迷彩身影却悄然出现,与中国军人握手...
2025-07-24 0
一说到上大学,这可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可有些“大学”专门在这事上给人挖坑,人民日报之前就公布过一份名单,里头有392所虚假大学,毕业证根本没用。这里头,...
2025-07-24 0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绿化。这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关系到大家住得舒不舒服。中国的一些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管南方北方,都有自己的办法。深圳的公园特别多,...
2025-07-24 0
尹锡悦这个人,从检察官起步,一路爬到韩国总统位子,本来以为能稳坐江山,结果因为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把自己搞进监狱。说起来,他出生在1960年,家里条件还行...
2025-07-24 0
最近网上到处都在议论陈可辛的电影《酱园弄》,本来以为这是一部大制作,能在暑期档杀出重围,结果因为一个决定,直接把全网的火都点着了。陈可辛请黄秋生这个有...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