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6日 20:51 1 admin

从我记事起,我的住家就在北瓷器街中段路东,距山陕庙(山陕会馆)也仅有百十米的距离,所以,山陕庙也就是我经常玩耍的地方。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约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1959~1961年),笔者7~8岁间。山陕庙被封闭修缮,半年后,修缮完毕,山陕庙重新开放。

山陕会馆重新开放了,但大门口却增加了俩个站岗收票的,还有售票的,票价3分,是一小片儿灰白色草纸用油印机印制的。

3分钱是不多,可是在那个困难时期,我的父亲在南阳县赊旗镇某地方国营单位工作,月工资29.50元,十多年没有涨过工资,全家五口人,其中三个学生。全家人均不到6元钱。那时更没有粮油市场......根本没有闲余的钱,供我们看山陕庙。

笔者当时因年龄小,个头矮,还想进山陕庙,就只好挤夹在人群中,随着打架(伪装)的人群溜进山陕庙。溜进来的小伙伴们很多,他们进庙院都高兴的跳着,喊着,“伙计(赊店街的土语,伙伴——朋友的意思),你也溜进来了……。”

饥饿使人们没事都聚集在山陕庙前看热闹,打群架。文化站(文化馆前身)的领导为平息这种不良倾向,就组织每月的初一、十五为周围善男信女集中拜祭关公日外,每年还有三次大型庙会。

往年盛世之时,山陕庙(山陕会馆)除每月的初一、十五为周围善男信女集中拜祭关公日外,每年还有三次大型庙会。三次大型庙会是农历每年正月十三日和五月十三日为两小祭,九月十三日为大祭。相传正月十三是关公生日,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日,九月十三是关公祭日。

每个祭日都要举办相应的庙会活动,尤属大祭最为隆重,历时三天,为四方各神社善男信女朝祭日,也是各神社向山陕庙进贡之时。现在会馆内所保存的刺绣品及宫灯等各种文物,很多种都是进贡而来。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如大小神帘、神幔、绰沿、龙旗、黄罗伞、太平伞、金鼎式焚香炉、大小宫灯、金瓜、铖斧、朝天镫等兵器和肃静、回避牌、神案、钟磬、锦匾、名人字画等,均是香客和各神社、商社的心虔献礼,作为进贡。

在朝祭庙会之前,本镇各街神社,邻近乡村神社和远道四乡神社提前到山陕庙与主持人联系,由主持庙会人统筹安排。各神社首事人提前就作好一切准备,组织好朝祭仪仗队(规模大小根据各神社条件而定)。

仪仗队形排列大致是:排头高举四面带有神社名称的彩色绣旗前导开路,紧接通过化妆的神兵神将,分为两行纵队,分别举着八对不同色彩的长方形缎绣龙旗和八对不色彩的长竖形缎绣龙旗;后跟着大鼓大钗鼓乐队,接连有四人高举四块“肃静”、“回避”牌,再后跟有化装神将高举日、月、伸手、拳手、金瓜、铖斧、朝天镫和枪、刀、剑、戟等各种兵器模型;另有也是通过化装骑竹马的和步行的神兵神将;中间夹有小型铜器鼓乐队,后跟狮子、龙灯、武术队,背歌、高跷等民间文艺队伍。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又接吹奏唢呐管乐班,后边分别有抬架香表桌、炮桌、贡飨桌的数班人,接连有两人装扮的神童各高举一把黄罗伞,另两人装扮的神女各高举一把掌扇、威风凜凛地簇拥着架抬着本神社精致木制彩画的神龛向前行进;

后边尾随着上百余人的善男信女,肩背香包,胸佩黄绒绳儿标志的香客,排成长长队列,人人心虔意诚地前来进香朝拜。各条街道夹杂着无数看景的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简直是人山人海,前拥后挤,人声、鼓声、唢呐声、嘈杂充耳、热闹非常。

仅一个神社仪仗队就排有数道街长,在大祭之日,每天就有十多个神社来朝,显示特别隆重而威严。

当每个神社进入山陕庙中之时,东西钟楼、鼓楼,各有道士开始撞击钟、鼓,以示迎接朝祭。此刻,来朝神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唢呐高奏、狮龙狂舞,武术表演更是吸引观众。随时各神社的香客们分别各自去祭拜烧香。

由于香蜡纸炮的不断燃烧,使整个庙院烟雾缭绕,处处散发着燃放鞭炮气味。各神社的响器,一直吹奏到香客们祭毕归队。此情此景真是阵容宏观,喧闹鼎沸,把整个朝拜祭祀盛况推向高潮。

在大祭之前,山陕同乡会首事人和管庙道士为了组织好隆重的祭拜活动,及早就动工筹备,摆好一切祭物和对所有建筑物的装点,全面安排好迎神社的一切准备,只等四乡神社香客来朝。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各处装点布置:东西辕门各个楼角各插一面戴金鼎帽的锻绣飞龙红旗,各辕门内外分挂四盏彩绘玻璃宫灯;东西马厩檐下各挂带流苏的缎绣“二龙戏珠”绰沿,各门口分挂两盏小型玻璃宫灯;东西钟、鼓两楼南北面分插四面大红缎绣龙旗和分挂四盏大红纱灯。

“悬鉴楼”南面檐下通挂带流苏的缎绣“二龙戏珠”绰沿,两楼角各分插大红缎绣龙旗,门口两边分挂四盏彩绘玻璃宫灯;北面戏台中间上檐悬挂缎绣“八仙庆寿”带流苏的绰沿,檐下分挂四盏彩绘玻璃宫灯,戏台两边分插两面大红缎绣龙旗,中间两柱分挂两盏“仙鹤铜灯”,以备夜戏照明;

戏楼屏风迎面高挂大型丈余高,两丈多宽的大红缎子绣花遮堂,并在出入门口分挂大红缎绣“出将”、“入相”字样门帘,中间挂有一个十分耀眼的三尺高、尺余宽的黑色推光漆金字木牌,浮刻楷书“禁演三国”四个大字,非常醒目,此牌是警告各戏班的牌子,言外之意是告诫所来演戏的班子,在此只准演“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准演关羽困麦城,”以示对关羽的尊崇。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若有违反禁忌者,就要受责罚,甚至还要赶走。即使演三国戏,扮演关公者,必先敬拜关帝神像后,才能演出。

万人庭院中紧靠东西廊楼檐下,分别各放两口义务舍茶大茶缸,并有茶桌、小座和茶具等。各个舍茶点,定有专人看管,保证与会人小憩喝茶,不断茶水。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东西廊楼各十三间檐下从南到北通挂有大红缎绣带流苏的绰沿,绰沿下缀的长长流苏如风吹海浪一样闪耀荡漾,光彩夺目,尤其四面大红龙旗和四盏彩绘玻璃官灯,分挂在檐廊下,映衬得更显光彩炳耀华美富丽。

庙里所有的檐廊下,处处挂有绰沿,而绰沿上所绣的画幅,几乎无处不引人入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八学士比艺》(分别是指唐代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等十八学士)。

其画幅刺绣之上,各学士有的在作画,有的在写字,有的在弹琴,有的在奕棋,有的在云诗,有的是在作文,有的在读书,有的在歌咏等等,均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还有《古代名士八爱图》(分别是指伯牙爱琴、卫懿爱鹤、子猷爱竹、渊明爱菊、茂叔爱莲和靖爱梅、元章爱石、羲之爱鹅);

还有民间传说《二十四孝图》,古代神话传说《八仙过海》、《群仙会》、《五福临门》等多种仙人形象的画幅。

各个图幅中间间饰有亭、台、楼、阁、桥、榭、鱼塘;还有装饰性的造型图。如:“五龙捧圣”、“鲤鱼跳龙门”、“凤凰戏牡丹”、“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丹凤朝阳”、“鹿鹤同春”、“松鹤延年”、“孔雀开屏”、“鸳鸯戏水”、“狮子斗宝”、“二龙戏珠”、“麒麟送子”、“八仙庆寿”以及“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琴棋书画”、“八宝、“博古”之类图样;

还有象征性的寓意吉样的点缀图案,如:蜘蛛(宝珠)、蜂窝(封赏)、猴(侯)、青莲(清廉)、蝙蝠(福)、鹿(禄)、仙桃(寿)、佛手(福寿)、喜鹊(喜)、石榴(多子)、龙(皇帝)、凤凰(贵人)、猫蝶(耄耋长寿老人)、麒麟(祥瑞)、鹤(贺)、芙蓉(福荣)、牡丹(富贵)、桂花(贵华)、松竹(长青)、莲鱼(连年有余)、金钱(眼前)……等多种民间喜闻乐见的吉样比拟物。

大拜殿月台前两边竖有二丈多高的大旗杆,东边升挂《护国》,西边升挂《伏魔》(保国、降恶之意)各有一丈高、六尺宽、桔黄缎绣黑绒字的大幡(古代军中大旗)。“九龙口”前放有丈余高的铁铸塔鼎状的焚香炉。

大拜殿前月台上牌坊两边分别放有大红、桔黄两轮黄罗伞;月台每个狮柱各插大红缎绣龙旗一面;拜殿廊檐通挂大红缎绣“二龙戏珠”绰沿,檐下分挂四盏六面彩绘玻璃宫灯;大栅栏门外两边对称排放木制彩绘的日、月、伸手、拳手、金瓜、铖斧、朝天镫和枪、刀、剑、戟等兵器模型;栅栏门口地上摆有收香钱簸箩,凡进殿烧香者,都要随意丢香钱(那时是铜元),时刻有两道士监管。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进了大拜殿,栅栏门内两边,也各排放一套锡铸的日、月、伸手、拳手、金瓜、铖斧、朝天镫和枪、刀、剑、戟等多种兵器模型,件件擦得闪闪发光,接连东西两边分别排插桔黄色上下长方形缎绣旌旗。

大拜殿正面迎门高高挂起一丈多高的巨型桔黄缎绣“二龙戏珠”幔帐,幔帐上刺绣的两条巨大的飞龙,四只眼珠比鸡蛋还大,是用黑色翠珠装饰,看起来晶莹刺目,使两条刺绣的飞龙更加显得活灵活现。

并排两边次间也和正间相同高度分挂大红缎绣“二龙戏珠”神帘。中间幔帐前放有丈二长的贡案,并围有大红哔叽绣有“二龙戏珠”案裙。案上放有一套三尺高的锡铸的很精致又很古朴的香炉一尊,香筒一对,蜡台一对,锡铸金、银、元宝模型一对,方形纱罩贡灯一对,件件都是璀璨发光,案上还放有古朴大贡盘,内放多种干果贡飨,还有特制的三尺长擀面杖一样的香柱和蜡烛。

贡案两边各竖推光添两对黑牌金字,浮雕刻书“肃静”、“回避”大木牌。紧靠两边又放大型“掌扇”两把。“掌扇”两边又分别排插有青、黄、红、白、黑五色龙凤旌旗。贡案前地上铺有一丈长、丈五宽的棕榈大地毯,备作祭典齐拜用。

拜殿中间两架虹梁分挂四盏六尺高的大型六面篆书百样、福、禄、寿、喜四字玻璃宫灯。殿内东西两山墙壁之上分别高挂大型中堂和四扇屏、古画、名字,其中有幅是大中堂画的是《钟馗》,另一幅也是大中堂画的是《丹凤朝阳》。

两山墙前分别各放四套照客用的古式“八仙桌”、“太师椅”,并围有大红哔叽绣花桌围裙和椅搭、椅垫。桌上分别各放有一套古朴茶具,为专迎贵客和各神社社首备用。看到这拜殿全部的摆设和装点,不由使人肃然起敬,神韵飘然。

拜殿后,“铜池”两厢侧门厦廊檐下,也分挂四盏方形彩绘玻璃宫灯,以便使两个通道来往照明。

大座殿迎门檐廊下也通挂长幅绰沿和分挂四盏六扇彩绘玻璃宫灯,中间也高高挂有桔黄缎绣“二龙戏珠”大型神幔;座殿内龛阁上也挂有桔黄缎绣“二龙戏珠”小型神幔,各檐挑角也分别挂有小型彩绘玻璃宫灯。龛阁前神案上祭器、祭品,也应有尽有,地上也铺有棕毯,以备跪拜之用。座殿供奉关公神位之龛阁前,另设有关圣卜课抽签处,专聘高功道士特为香客们抽签占卦,推测预兆人的吉凶祸福。

药王殿和马王殿之前檐下也都对称通挂带流苏的大红缎绣绰沿及幔帐,殿内殿外也都分挂彩绘玻璃宫灯,月台周围石栏每个狮柱也各插大红缎绣龙旗,暖阁上也挂有小型神幔,神案上祭器祭品也都齐全。两殿分别也在门口摆有丢香钱簸箩,有道士看管。不过是药王殿求神拜药的香客较多,而马王殿则是经商人求佑出门平安的较多,两殿内还有许愿、还愿的。

春秋楼被捻军所焚后,遗址上后建有三间神殿,中塑“关公读《春秋》神像,虽建筑简陋,陈设简单、但也装点得很郑重,除檐廊下挂有绰沿及宫灯外,道士们把魁梧高大的关帝座像身上披上崭新的朱缎斗蓬,显得神姿仪表格外威严,香客们个个毕恭毕敬地瞻仰关帝神姿圣容。其贡案上摆设和其它各殿相同,门口也放有收香钱簸箩并有两道士监管。

以上庙中所有建筑物,都拥有华贵雍容的装饰点缀,更显示了锦上添花的风姿。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在大祭之日前,庙里当家道士们早就从湖北武当山、登封中岳庙、南阳玄妙观和其他四方名山庙观中请来学识渊博,修养高超的高功道士和道姑,来协助举办盛大祭典。这些远来参祭的道士和道姑们,自己组成了笙、竽、箫、笛、古筝、琵琶、唢呐、五声编磬、小型锣鼓、碰铃、木鱼、拍板等多种管弦打击乐器班。

每天早、午、晚由全体道士、道姑,齐穿道服,斜襟广袖,脚登长筒白袜,黑禅鞋,发挽高髻,道姑们均戴道姑帽,只有天师身着黄冠(头戴莲花帽样式)羽衣(阴阳八卦衣)。

参祭跪拜的道士和道姑,前排人人左手托二尺长的木鱼,右手持木槌。在齐敲的木鱼声和伴奏的悠扬丝竹声,显明抑扬顿挫而有节奏的和谐声中,肃立合十,齐唱圣经后,又在乐器的伴奏中,个个独拜后,再齐拜三跪九叩首和二十四叩,待礼仪毕,乐曲方徐徐而停。这些道士和道姑,不仅服饰整齐,文雅恬静,而且举止端正,庄严肃穆,给参祭人以仙人临凡和瑶池乐班的想象,如入仙宫一般而沉浸陶醉。

那一年,我遛进了山陕会馆去看庙会

在大祭之日的三天中,不仅白天、黑夜在悬鉴楼上连演大戏,而且在早、午、晚饭时,还要加演神戏,以表对神的虔诚敬重。

总之,在山陕庙庙会隆重盛典期间,整个庙院从外到内,无处不点缀得五彩缤纷,璀璨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应接不暇。

特别是到晚间,满院烛光万点,灯火辉煌,加上夜戏闹景,真可说是人间仙境,极乐世界,俗民百姓身历此景,既是一种文化的享受,也受到了关公忠义、诚信道德的教化。

同时,这盛大的庙会也给全镇商人带来了无限商机,不但各香裱店、饭店生意兴隆,而且观看庙会的人非常之多,四乡百姓蜂拥而至,加之外地闻讯而来的游人,全镇各街道人头攒动,人们既观景又购物,为此,其它各行各店的生意也十分火爆。


作者简介

曾献铎,赊旗镇豆腐街人,现居南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