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聚力空间焕新 融合业态赋能 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南阳样板”扫描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8日 09:05 3 admin

8月26日至27日,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观摩交流活动在我市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各地文旅部门负责人,实地参观了南阳诸葛书屋、南阳烙画传习所等公共文化新空间,亲身感受“诗和远方”如何悄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认为南阳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路径。

聚力空间焕新 融合业态赋能 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南阳样板”扫描

规划引领 夯实基础

筑牢公共文化服务根基

我市将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市“十四五”规划进行顶层设计。特别是“诸葛书屋”城市书房项目,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列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通过以奖代补、财政兜底等方式提供坚实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运营资金超9200万元,建成“诸葛书屋”100座,其中中心城区50座,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体系。

今年6月,我市出台《南阳市2025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实施方案》,公布覆盖市县乡村的6类22个空间示范点,通过县区自查、互查与市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公共文化新空间进行集中深入排查,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在市级统筹带动下,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内乡县投入50多万元在公园、广场创新设立9个百姓文化空间;邓州市投资600余万元建设“诸葛书屋”“穰邓书房”等项目。

多元运营 创新机制

激发公共文化空间活力

“建管分离”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馆一院”产权归市投资集团,场馆方专注开放和活动组织,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公办民营”模式激活“诸葛书屋”活力,引入新华书店、企业等6类运营主体;“民营公助”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梅溪沙生活书店、淯吟书房、南召县鹿鸣书院等成为全民阅读新兴阵地。

牧原集团运营的诸葛书屋107店创新构建“阅读+文创展销+艺术展示+文旅推介”四合一模式,月入馆人数从2000人增至7000多人;梅溪沙生活书店成立南阳首家“青年之家学习社”,开展多期青年夜校活动,年举办公益讲座超百场。这些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运营难题,提升了服务效能。

融合赋能 提升体验

拓展文化服务新场景

我市精准捕捉群众需求,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空间体验范式。今年暑期,市文化馆开设面塑、模特等培训课程,馆外举办广场舞、合唱大赛,现场观众逾10万人次;市图书馆开展“暑期公益晨读”2000余场次,参与读者达5万人;市博物院“照见星河”原创展览入选全省“博物馆里读中国”主题优秀展览。

数字赋能让文化体验“智”起来。市文化馆建成数字文化墙、数字资源库;市图书馆引入数字森林AR体验区;邓州宋金商业街遗址打造沉浸式3D历史体验区,入选全省文旅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以“文化进商圈”为抓手,推动文商消费双向赋能。城区吾悦广场打造“时光博物馆”,推出“三顾”市集、网红音乐打卡地;万悦城开展潮流电音节、非遗市集,成为文化消费新地标;府衙街区发展夜经济,入选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南阳烙画传习所深化“保护传承+校企合作+传习基地”发展路径;镇平县创建全国唯一集“产研学贸工游”于一体的玉雕大师创意园。这些创新实践为文产融合树立了新标杆。

充分发挥“医圣故里”“世界艾乡”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全国健康养生之都”目标,建成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10个、市级19个,省级A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0家。

我市创新“景区+康养”模式,在五朵山、老界岭等4个景区成立康养旅游服务站,提供沉浸式、一站式的中医药文化深度体验。

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如今,429个“小而美、简且巧”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如珍珠般散落在南阳城乡大地,让文化融入日常、让艺术触手可及、让康养贴近生活,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润物无声。

全媒体记者 陈娟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