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9日 09:05 1 cc

在北京老城

一个个曾经寂静的露台

焕然新生

化作连接古老历史

与现代生活的空中舞台

成为品茶、喝咖啡

吃美食、看戏剧

甚至打网球的城市新界面

拓展了人们感知老城的维度

成为展示古都风貌的独特窗口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北京晚报》2025年9月28日版面

露台点睛

古老地标融入现代生活

●地标周边露台

平视鼓楼 与历史对望

鼓楼西大街33号,

是一家融合创意咖啡、

新式意餐与文化市集的

复合空间。

一个秋光澄澈的午后,

二层露台坐满游人。

00后于娜背着单反相机,

与朋友特地前来——

“就为这个视角看鼓楼!”

她们迅速抢占东侧观景位。

眼前,鼓楼仿佛触手可及,

平日须仰视的报时台,

此刻竟与视线平齐,

“鼓楼红”在晴空下格外浓郁。

放眼四周,四合院群落、

胡同巷陌尽收眼底。

“与钟鼓楼为邻,

是一种文化幸运。”

鼓西33号经理李轩通说,

“打开这座院落的露台,

就是打开一扇与历史对望的窗。

在这里喝咖啡、用餐,

其实是在与古老的中轴线对话。”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游客在钟鼓楼附近的一处露台休闲小憩

品味天坛 赏祈年殿落日

再向南走,

沐浴着落日余晖,

天坛公园东门旁,

红桥市场屋顶露台

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这里因“观坛”的绝佳位置

成了新晋“祈年殿日落打卡点”。

夜幕低垂,祈年殿灯光亮起,

品尝着祈年殿造型的茶点,

听着现场演奏的蓝调音乐,

游客不禁感慨:

“全感官品味天坛,太特别了!”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红桥市场屋顶露台成了新晋“祈年殿日落打卡点”

●深巷中的露台

别有洞天 体验时空跨越

深巷中的露台别有洞天。

王府井大街上的灿然书屋,

被读者称为

“金街上的文化甲板”。

登上狭长安静的二楼露台,

可东望二十五中的红色钟楼,

西览王府井车水马龙,

北侧正对昔日的中国文联、

今商务印书馆大楼。

这里不仅是读书品茗的雅处,

更依托露台发起“花社”

“画社”“书社”系列活动,

将文化沙龙的氛围

延伸至空中。

走进东四六条胡同深处,

一家法餐小酒馆藏身老院落。

推门而入,天井洒落阳光,

二层露台被老国槐枝丫笼罩。

点一杯源自法国名庄的葡萄酒,

抬头是法式风情,

推门即市井烟火,

这种跨越时空的错位体验,

是露台赋予现代北京的独特魅力。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游客在庆云楼露台上享受休闲时光

视野更新

“第五立面”悄然重生

从隆福大厦顶层

空中四合院向西远眺,

西山叠翠、白塔巍巍,

国贸CBD摩天楼群渐次展开,

古都的壮美格局尽收眼底。

这种登高望远的体验,

正在更新人们对北京的认知。

曾几何时,

屋顶,陪伴着一代北京人

度过悠长岁月。

鼓楼脚下,胡同老居民

范来友回忆往昔:

“早年间,夏天晚上

邻居们都爱上房顶乘凉,

大人们摇着蒲扇聊天,

孩子们数星星。

那时候从屋顶望出去,

满眼都是连绵的灰瓦屋顶,

夜深了,月亮就挂在

鼓楼尖儿上。”

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

胡同里私搭乱建多了起来,

不少空间被挤压和侵占。

五年前,《北京第五立面

和景观眺望系统城市设计导则》

编制完成,明确提出

“看城市、看山水、

看历史、看风景”;

三年前,东城、西城

都对中轴线上的“第五立面”,

也就是屋顶露台进行了整理,

一个平缓开阔、壮美有序、

视线通达、蓝绿交织的

城市“第五立面”亮了出来。

经过整理,

一批屋顶露台敞开怀抱,

重新焕发了生机。

700多岁的宏恩观在活化利用中,

开辟出200平方米的露台餐厅,

吃着西餐、与钟楼对望,

食客们纷至沓来;

在白塔寺周边,

露台几乎成为餐厅、

咖啡厅的“标配”,

游客们登临露台,

捧着“小白塔”拍真白塔;

站在紫龙花园酒店七层的露台上,

四面无遮挡的露台视野开阔,

CBD、景山万春亭、

奥森玲珑塔尽在眼中,

历史与现代在此奇妙交融……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游客在白塔寺旁一家咖啡店的露台上拍照

多元舞台

“看台”变身文化高地

●文化沙龙融入胡同风景

除了观景与餐饮,

露台正在成为文化展演、

体育健身的新载体,

从单纯的“看台”进化成

多元的“舞台”,重塑着

人与人、人与城的互动方式。

协作胡同40号

自如Z-SPACE,

已成为一家艺术四合院。

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

巧妙融合餐饮、会议、

艺术展览与阅读角,

既能承办文化沙龙,

也适合独处静思。

登上露台,

四合院风景尽收眼底。

院内树龄逾百年的银杏树,

枝干探向青瓦屋檐,

夏季投下沁人绿荫,

秋日则铺就满地碎金,

成为热门打卡地。

“我们经常在露台举办文化沙龙,

这种融入胡同风景的文化体验,

特别受欢迎。”负责人陈默说。

●天然戏剧舞台美妙无比

位于赵府街20号的

共享戏剧社区——

金隅金台·共享际的露台

同样能观赏钟鼓楼,

而且还是天然的戏剧舞台,

素描喜剧、剧本演读等

活动时常在这里上演。

“当剧本演读者在谈论黄昏时,

夕阳正好洒在钟楼的墙壁上,

这一刻的美妙是无与伦比的。

艺术在屋顶高度

获得了全新的展示维度,

与城市背景产生有趣互动。"

运营负责人方超说。

●运动健身变得富有诗意

体育健身业态

也在屋顶找到了新发展空间。

首都宾馆B座五层露台,

翻新重建后,

变成两块标准网球场。

宾馆引入专业健身机构,

让这里可以满足日常练习、

专业培训等需求。

不仅有效解决了宾馆内部

缺乏运动场地的现实问题,

也让露台打网球成为

充满活力的城市风景线。

常来这里训练的刘韵表示,

天空、流云、老城屋顶做背景,

运动也变得诗意了。

大城之变|登临“空中庭院” 一览大美北京 红桥市场屋顶露台观坛艺术空间举行音乐会

新闻内存

30余处精选露台串联起7.8公里中轴线

今年4月28日,

2025东城“微风露台计划”启幕,

锚定假期等文旅消费

黄金时段,聚焦

中轴线和东城“五大商圈”,

聚合300余家特色露台场景

进行连续宣推。

还首发了主题产品

《微风露台图鉴之漫享中轴线》,

在7.8公里中轴线及沿线区域,

甄选了第一批30余处优质露台,

绘制打卡图鉴。

消费者可跟随图鉴

在微风露台品味中轴古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