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国庆尾声访绍兴: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化回响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8日 00:56 1 admin

10月7日,国庆长假步入尾声,绍兴古城的青石板路依旧人流不息。作为鲁迅故里的核心地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未因假期将尽而降温,反倒凭借原汁原味的场景还原与沉浸式文化体验,成为游客收官之旅的首选,在长假末尾延续着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国庆尾声访绍兴: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化回响

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进百草园,“碧绿的菜畦”里青菜长势喜人,“高大的皂荚树”枝干遒劲,石井栏上的青苔带着湿润的水汽,与课本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的描述精准呼应。来自安徽的游客张先生正带着儿子对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在园中寻找“紫红的桑椹”“覆盆子”的踪迹,孩子不时蹲在泥墙根下,模仿文中“捉蟋蟀”“拔何首乌”的场景,引得周围游客会心一笑。

“小时候读课文总好奇,百草园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来了才发现,比想象中更有生活气息。”张先生说。一旁正在用相机记录景致的大学生李萌,是特意从南京赶来的文学爱好者,她手中的笔记本上贴满了各地文学地标门票,“课本里的百草园是‘乐园’的符号,今天站在皂荚树下,好像能真切感受到少年鲁迅在这里奔跑的快乐,这种‘与经典对话’的感觉,比任何打卡照都有意义。”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为还原百年前的场景,他们不仅保留了皂荚树、桑椹树等原文提及的植物,还按季节补种蔬菜,让菜畦始终保持“碧绿”的状态。国庆期间,景区每日安排4场“课本里的百草园”讲解,讲解员结合鲁迅童年趣事,生动还原“雪地捕鸟”“听油蛉低唱”的画面,累计吸引超8万人次参与。

从百草园步行五分钟,便抵达三味书屋。这座清代嘉庆年间的建筑古色古香,11张木质书桌整齐排列,西侧靠墙的书桌右上角,“早”字印记清晰可见——虽为按原样复刻(原件藏于博物馆),却依旧是游客驻足打卡的焦点。“当年鲁迅父亲生病,他为帮家里抓药迟到,便在桌上刻下‘早’字提醒自己,这个故事现在讲给孩子听,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来自杭州的家长刘女士一边让孩子观察“早”字,一边讲述背后的典故。

国庆尾声访绍兴: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化回响

此时,书屋中央的“三味早读”活动刚落下帷幕。身着藏青色长衫的孩子们围坐在八仙桌旁,手中捧着线装版《论语》,跟着老师逐字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稚嫩的声音在古屋内回荡。刚参与完活动的小学生林晓雅说:“穿长衫读书的感觉很特别,好像真的回到了鲁迅小时候的课堂。”据了解,国庆期间“三味早读”每日开展3场,场场爆满,不少家长提前半小时排队,只为让孩子体验传统私塾课堂。

书屋西侧的“鲁迅童年文具展”同样人气十足,展柜里陈列着百年前的毛笔、砚台、线装书,与三味书屋的书桌形成呼应。志愿者陈同学正为游客讲解:“这些文具和鲁迅当年使用的样式基本一致,比如这支狼毫笔,笔尖软硬适中,很适合书写楷书,也能看出当时对读书写字的重视。”不少游客凑近展柜,用手机记录下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感受旧时求学氛围。

景区文创店内,带有鲁迅文化元素的产品成了“抢手货”。印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等经典语录的书签、复刻的三味书屋书桌造型摆件、绘有百草园景致的笔记本,被游客争相选购。“买了一套‘朝花夕拾’主题明信片,既能留作纪念,也能让孩子更直观地记住今天看到的场景。”准备返程的游客王女士说,她还在收银台集齐了百草园、三味书屋等6个点位的纪念章,为假期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绍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鲁迅故里围绕“文学记忆”核心,通过场景还原、私塾体验、文物展览等方式,让文学经典“落地”。截至10月7日18时,鲁迅故里·沈园景区长假累计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其中亲子家庭占比超六成,文旅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52%。

暮色渐浓,百草园的菜畦在夕阳下泛着暖光,三味书屋内的灯光次第亮起。最后一批游客仍在书桌旁轻声交流,或是在百草园的皂荚树下合影。从课本里的文字到眼前的实景,从童年的阅读记忆到亲身的文化体验,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国庆尾声,依旧用跨越百年的故事,为游客的假期留下深厚的文化印记。

记者:谭登方 校对:刘恬 编辑:刘素素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