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彩池邀月・诗汇黄龙:一场自然遗产与诗意文学的双向奔赴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8日 00:58 2 admin

卢星宇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文/图

彩池邀月・诗汇黄龙:一场自然遗产与诗意文学的双向奔赴

中秋团圆,以月为媒、以诗会友。10月7日晚,由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川观新闻文化频道共同主办的“彩池邀月·诗汇黄龙”2025黄龙中秋诗会暨颁奖典礼在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举行。

今年6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黄龙作为四川打造世界级文旅地标群的核心一员,正以此次中秋诗会作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让更多人循着诗句而来,在彩池边读懂自然的诗行,于月光下寻见心中的远方。

当晚,国内诗坛名家、文旅界代表、获奖诗人等共同相聚在黄龙彩池映月、松涛伴风的自然胜境中,以“月照瑶池·自然之韵”“诗传古今·文旅之风”“锦绣山水·时代之音”三大篇章,开启一场诗歌与世界自然遗产“双向奔赴”的诗意之夜。

跨越山海 共赴文学之约

动情吟诵描绘黄龙四季风光的原创诗作,藏羌民俗表演点燃氛围,当晚诗与歌的汇聚,月与景的相拥,让在场者沉浸式感受“人在景中、诗在心中”的独特意境。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钙华彩池,被誉为“人间瑶池”。这里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创作者们的澎湃诗性。据悉,本次诗会作品征集自6月20日征稿启动,短短三个月间,近2000份作品跨越山海奔赴这场文学之约。

活动现场,正式公布了本届诗会从全国2000多件投稿诗作中评选出的21件获奖作品。从地域来看,获奖者来自浙江、内蒙古、甘肃、湖北、山东、福建、安徽、陕西以及四川等地,他们中有的人多次来过黄龙,有的则因为一张照片多年来对黄龙一直心生向往。从作品主题来看,这些获奖作品主题丰富、立意多元,既有“经幡漫卷云烟”的空明禅境,也不乏“锅庄舞踩碎月光”的生动浪漫,以诗意笔触串联起黄龙的自然之美与文旅之韵,更展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勾勒了诗歌与自然、诗歌与文旅融合的广阔图景。

活动现场,本次诗会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梁平对获奖作品进行专业点评中谈到,参赛诗歌以“黄龙”景区为着眼点,从地理意义延伸至人文价值,从自然风景拓展到自由想象,展现出丰富的创作维度。

“此次黄龙诗会中,众多诗人以‘自然一员’的视角书写黄龙,而非以‘旁观者’姿态描述,正是当下诗歌关注自然的最佳标志。”活动现场,受邀参与此次活动的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说。

“每一首诗,都是对黄龙的一次深情注解,共同汇聚成一条诗意盎然的文学溪流,静静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灵魂”。活动主办方代表、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纪委书记卓玛表示。

以诗为钥 探索文旅深融新路径

近年来,黄龙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了“旅游+非遗”“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观星”等诸多新尝试,此次中秋诗会,作为“旅游+诗歌”的一次生动实践,用诗歌为自然风景注入情感与灵魂,让更多人循着诗句的指引走进黄龙,在五彩池边读懂钙华沉积的亿万年“诗行”,于月光笼罩的木栈道上寻见心中向往的“远方”。

当晚活动上,还特别举行一场圆桌对话,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徐荣林、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成都市作协主席熊焱从不同视角聊聊“一首诗如何让黄龙被更多人看见”。

徐荣林用“大、高、全、丰、美”概括了黄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他介绍,黄龙自然景观与悠久历史文化相得益彰,下一步将通过持续举办高质量诗会活动等举措持续放大效应,“欢迎更多诗人来黄龙采风创作,因为这里本身就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

当晚的活动已落幕,但“彩池邀月·诗汇黄龙”的故事将持续延续,邀请更多人成为“锦绣天府”的见证者、“安逸四川”的传播者与黄龙之美的守护者。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