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5:22 1 admin


经常跟自驾圈的老炮儿聊天,发现他们跟新手最大的区别不是开多好的车、跑过多少远路,而是“备装备”的思路——新手总爱买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比如车载香薰、卡通抱枕;但老玩家的后备箱里,永远藏着几个“不起眼却能救命”的宝贝。今天就跟你唠唠,资深玩家必带的7个装备,每个都给你说透功能、用法和怎么选,你也评评理,这些装备到底有没有必要!

1. 应急启动电源:电瓶亏电?5分钟自救,不用等救援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咱先说说最“救命”的一个——应急启动电源。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偏远景区停车拍照,忘了关车内灯,等想走的时候,钥匙拧到底,车子只“哒哒哒”响,就是打不着火?这时候新手可能慌了,要么在荒郊野外等救援(少则1小时,多则大半天),要么拦过路车借电(碰不碰得到全看运气);但老玩家掏出自应急启动电源,接两根线,几分钟就能把车打着,一点不耽误行程。

功能:不止能启动车,还是“移动充电宝+手电筒”

它核心功能是给亏电的汽车电瓶补电,不管是汽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混动的小电瓶)都能用;除此之外,它还带USB接口,能给手机、平板充电——要是在山里没信号,手机没电可太慌了;很多款还带应急照明,有强光、爆闪模式,晚上换轮胎能照亮,遇到紧急情况还能当警示灯用。

使用技巧:别接反正负极!这3步最关键

1. 找对电瓶正负极:打开汽车引擎盖,电瓶上有“+”(红色)和“-”(黑色)标志,别搞混了;

2. 接线顺序别错:先把启动电源的红色夹子夹在电瓶“+”极上,再把黑色夹子夹在“-”极上(有的车负极是车身搭铁,夹在金属螺丝上也行);

3. 启动后先拔线:车子打着火后,先拆黑色夹子,再拆红色夹子,别让夹子碰在一起(会短路)。

另外提醒一句:平时别把它扔后备箱不管,最好每个月充一次电,不然等用的时候它自己也没电了,白瞎!

选购指南:认准这3个参数,别买便宜货

- 看启动电流:排量大的车(比如2.0T以上)选“峰值启动电流200A以上”的,小排量(1.5L以下)150A就够;要是经常开SUV、越野,直接选300A的,更稳妥;

- 看电池容量:选10000mAh以上的,不仅能启动车,还能给手机充2-3次电;

- 看安全保护:必须有“过充、过放、短路、反接保护”——新手很容易接反正负极,有保护功能的不会烧车、烧电源,安全第一!

品牌的话,纽曼、倍思、固特异都挺靠谱,别买几十块的杂牌子,关键时刻可能“掉链子”。

2. 车载充气泵:胎压不对爆胎?随时补气,还能测胎压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老玩家常说“自驾安全,轮胎第一”,但轮胎最容易出的问题不是爆胎,是“慢撒气”——比如扎了个小钉子,胎压慢慢降,你没察觉,继续开的话,轮胎温度升高,很容易爆胎;还有跑高速前,胎压太高或太低,都费油还不安全。这时候车载充气泵就派上用场了,不用去修理厂,自己几分钟就能补好胎压。

功能:补气+测压+吸尘,有的还能补胎

基础款能给汽车轮胎补气,还能实时显示胎压(数字屏比指针屏准);进阶款带“预设胎压”功能,比如你想把胎压调到2.5bar,设定好后,充到2.5就自动停,不用盯着;还有些多功能的,能给自行车、篮球打气,甚至带吸尘功能,清理车内缝隙的灰尘很方便。

使用技巧:别在刚停车时测胎压!这2点要注意

1. 等轮胎“冷下来”再测:刚开完车,轮胎摩擦发热,胎压会偏高,不准;最好停车1小时后再测,或者早上出发前测;

2. 找准轮胎标准胎压:每辆车的标准胎压不一样,一般在驾驶位车门内侧、油箱盖内侧有标注(比如“2.3-2.5bar”),别凭感觉充;

3. 补气时别漏气:把充气泵的接头对准轮胎气门嘴,按到底听到“咔嗒”声,就卡紧了,不然充气时会漏气。

要是遇到慢撒气,补完胎压后,最好在气门嘴附近喷点肥皂水,看有没有气泡——有气泡就是气门嘴漏,换个气门芯就行,小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选购指南:无线的方便,有线的动力足

- 选有线还是无线:有线款插点烟器供电,动力足,适合给汽车轮胎补气;无线款用锂电池,方便给自行车、篮球打气,也能带到车外,但要注意续航,选续航2小时以上的;

- 看充气速度:选“2分钟内充饱一个空胎”的,太慢的话,充4个胎得等半天;

- 看显示屏:优先选“数显屏”,精确到0.01bar,比指针屏清楚,新手也能看懂;

预算够的话,米其林、固特异的不错,性价比高的可以选沿途、70迈,一百多块就能买到好用的。

3. 多功能工兵铲:陷车、搭帐篷、切菜?一铲顶十件工具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要是你喜欢去小众路线,比如非铺装路面、山区、沙漠,那工兵铲绝对是“神器”——陷车了能挖泥土、垫石头;想在野外搭帐篷,能铲平地面;甚至中午想煮个面,能用来切菜、开罐头。老玩家都说“工兵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工兵铲是万万不能的”。

功能:挖掘、砍切、破窗、开瓶,能折叠省地方

现在的工兵铲都是折叠款,展开后有铲头、锯齿、刀身:铲头能挖、能铲,有的带刻度,能测深度;锯齿能锯木头(比如搭篝火用);刀身能切菜、砍小树枝;尾部一般有钢锥,能破窗(紧急时逃生)、砸钉子;还有的带开瓶器、指南针,功能特别全。

使用技巧:挖泥土别用蛮力,砍东西用锯齿

1. 陷车自救:如果车轮陷进泥里,先用工兵铲把车轮周围的泥土挖松,再找石头、树枝垫在车轮下,慢慢开车出来,别硬踩油门,越陷越深;

2. 砍木头用锯齿:别用铲头砍,容易卷刃,用侧面的锯齿,顺着木纹锯,省力还快;

3. 破窗用钢锥:紧急时,用工兵铲尾部的钢锥对准车窗角落(角落最容易碎),用力一砸就破,别砸挡风玻璃(太硬)。

注意:用完后要把铲头擦干净,尤其是沾了泥土、水,不然容易生锈,影响使用寿命。

选购指南:选锰钢材质,折叠后别太长

- 看材质:铲头选“锰钢”的,硬度高、不容易弯,别选普通铁的,挖两下就变形;

- 看折叠后的尺寸:选折叠后20-30厘米的,能放进后备箱侧面的储物格,不占地方;

- 看重量:别选太重的(比如超过1.5公斤),女生用着费劲,1公斤左右刚好,轻便又耐用;

品牌推荐昌林、汉道,都是做户外工具的老牌子,质量有保障。

4. 车载冰箱:夏天喝冰可乐,还能存药品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很多人觉得“车载冰箱是奢侈品,没必要”,但老玩家都离不开——夏天自驾,后备箱温度能到50℃,带的饮料、水果半天就坏了,有车载冰箱就能喝到冰可乐;要是带老人孩子,需要冷藏药品(比如胰岛素、退烧药),车载冰箱更是刚需。

功能:制冷,有的能结冰

车载冰箱分两种:

- 半导体冰箱:制冷能到低于环境温度20℃(比如环境30℃,冰箱里10℃),适合短途自驾,价格便宜(几百块),体积小;

- 压缩机制冷冰箱:跟家里冰箱原理一样,制冷能到-18℃,能结冰(比如冻雪糕、冻肉),适合长途自驾、露营,就是价格贵点(一千多块),体积大。

使用技巧:别塞满!停车后用移动电源供电

1. 别放太多东西:不管哪种冰箱,都要留空隙,让冷气循环,不然制冷效果差;

2. 区分冷藏和冷冻:压缩机制冷冰箱有冷藏、冷冻分区,水果、饮料放冷藏,肉、雪糕放冷冻;半导体冰箱只有一个舱,别把需要冷冻的和冷藏的放一起;

3. 停车后供电:如果停车后还想继续用,半导体冰箱可以接移动电源(选20000mAh以上的),压缩机制冷冰箱需要接大功率户外电源(1000Wh以上),不然没电用不了。

另外,别把刚买的热饮料直接放进冰箱,先放凉了再放,不然会增加冰箱负担,耗电还伤机器。

选购指南:看容量和制冷方式,别贪大

- 看容量:1-2人自驾选5-10L的,能放6-8瓶可乐;3-4人选15-20L的,能放水果、饮料、药品,太大的占地方,太小不够用;

- 看制冷方式:短途、预算有限选半导体冰箱;长途、需要冻东西选压缩机制冷冰箱;

- 看噪音:压缩机制冷冰箱运行时会有噪音,选噪音低于40分贝的,不然开车时吵得慌;

品牌的话,英得尔、美固是专业做车载冰箱的,性价比高的可以选奥克斯、小熊。

5. 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一体机:防碰瓷、盯胎压,安全双保险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现在很多车自带行车记录仪,但老玩家更爱用“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一体机”——一方面,记录仪能拍清事故责任,防碰瓷;另一方面,胎压监测能实时显示4个轮胎的胎压、温度,一旦胎压异常(过高/过低)、温度太高,会报警,比自己时不时下车测胎压方便多了。

功能:双录+胎压报警+夜视,有的能联网

- 行车记录仪:前后双录(前面拍路况,后面拍车内或车尾),分辨率4K以上(拍得清楚车牌),带夜视功能(晚上也能拍清),有的能联网,碰撞后自动上传视频到云端,不怕内存卡被偷;

- 胎压监测:实时显示每个轮胎的胎压(精确到0.01bar)、温度,胎压低于1.8bar或高于3.0bar会报警,温度超过70℃也会报警,防止爆胎。

使用技巧:记录仪别挡视线,胎压定期校准

1. 记录仪安装位置:贴在后视镜正下方,别挡驾驶员视线,角度调整到能拍清车头、车道线,镜头别对着太阳(会反光);

2. 内存卡定期格式化:选64G以上的高速内存卡(class 10),每半个月格式化一次,不然视频满了会覆盖旧视频,万一需要找旧视频就没了;

3. 胎压定期校准:每次保养时,让师傅用专业设备校准一下胎压监测的数据,避免显示不准,报警时白紧张。

要是遇到胎压报警,先减速靠边停车,用充气泵测一下实际胎压,确实有问题就补胎,没问题的话就是校准的问题,别慌。

选购指南:分辨率4K以上,胎压监测要内置

- 记录仪分辨率:优先选4K(3840×2160)的,比1080P清楚太多,晚上也能拍清车牌;

- 胎压监测类型:选“内置传感器”的,比外置的准(外置的容易被偷、被蹭掉),安装时让轮胎店师傅帮忙装,自己装麻烦;

- 看续航:如果是无线的,选续航30天以上的,不然总充电太麻烦;

品牌推荐盯盯拍、360、凌度,都是做行车记录仪的老牌子,质量靠谱。

6. 便携式户外电源:给冰箱、充气泵供电,偏远地区不慌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要是你喜欢去“没信号、没充电桩”的偏远地区,比如新疆、西藏的无人区,那便携式户外电源就是“生命线”——能给车载冰箱、充气泵、手机、相机供电,甚至能煮个面、烧壶水;遇到车子没电(比如新能源车小电瓶亏电),还能当应急电源用。

功能:多接口供电+快充,有的能太阳能充电

户外电源有很多接口:USB、Type-C、AC插座(220V)、点烟器接口,能给大部分设备供电;容量一般1000Wh-2000Wh(1000Wh相当于1度电),能给车载冰箱供电8-10小时,给手机充20次;有的带太阳能充电板,白天晒晒太阳就能充电,不用依赖市电。

使用技巧:别过载!充电别充太满

1. 别带大功率设备:户外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2000W以下,别接电磁炉、电火锅(功率太大,会跳闸),可以接小功率的电煮锅(500W以下)、咖啡机;

2. 充电别充100%:平时不用的时候,充到80%就行,别满电存放,也别把电用完(低于20%就充电),这样能延长电池寿命;

3. 户外用注意防水:大部分户外电源不防水,下雨时别放露天,最好套个防水袋。

要是在无人区,尽量省着用,优先给手机、相机充电,车载冰箱别一直开,够用就行。

选购指南:看容量和输出功率,选带快充的

- 看容量:短途自驾选1000Wh的,长途选2000Wh的,太大的太重(2000Wh的大概20公斤),搬着费劲;

- 看输出功率:选2000W正弦波输出的,能带动大部分设备(比如充气泵、小电煮锅),别选修正波的,容易烧设备;

- 看充电速度:选支持“快充”的,比如2小时能充满的,不然充一次电要等半天;

品牌推荐绿联、品胜、电小二,都是做电源的专业品牌,售后有保障。

7. 急救包:小伤口、突发不适,随时处理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急救包。自驾路上难免遇到小意外:比如搬行李时划破手、被蚊虫叮咬、突然头痛胃痛;要是去山区,还可能被树枝划伤、被蛇咬(虽然少见,但得防)。老玩家的急救包永远放在副驾储物箱里,伸手就能拿到,不用翻后备箱。

功能:外伤处理+应急药品+工具,分类放好

急救包一般分3类东西:

- 外伤处理:无菌纱布、碘伏棉片、创可贴(不同尺寸)、医用胶带、止血带、镊子(夹异物)、剪刀;

- 应急药品:退烧药(布洛芬)、肠胃药(蒙脱石散、藿香正气水)、晕车药(苯海拉明)、抗过敏药(氯雷他定)、烫伤膏、驱蚊液;

- 工具:体温计(电子的方便)、血压计(给老人用)、急救毯(保温用,比如遇到低温)、哨子(求救用)。

使用技巧:定期检查有效期,分类放好

1. 药品定期换:每3个月检查一次药品有效期,尤其是退烧药、肠胃药,过期了就换掉,不然吃了没用还伤身;

2. 分类放好:用分隔袋把外伤用品、药品、工具分开,比如红色袋放外伤,蓝色袋放药品,找的时候不用翻半天;

3. 外伤处理步骤:划伤后,先用碘伏棉片消毒,再贴创可贴或包纱布,别直接用清水冲(容易感染);要是出血多,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别太紧,每隔15分钟松一次),然后找医院。

提醒一句:急救包只能处理小问题,遇到严重情况(比如骨折、心脏病突发),还是要赶紧打120,别耽误。

选购指南:选防水包装,配置要全面

- 看包装:选防水的牛津布材质,万一洒了水,里面的药品、纱布不会湿;

- 看配置:别买太简单的(只有创可贴和碘伏),要包含外伤处理、应急药品、工具,最好有急救手册,新手也知道怎么用;

- 看尺寸:选A4纸大小的,能放进副驾储物箱,不占地方;

品牌推荐振德、稳健(都是医用品牌,质量放心),也可以自己搭配,比如买个空急救包,再自己加药品和工具,更贴合自己的需求。

最后聊聊:这些装备到底有没有必要?

资深自驾游玩家必带这7个装备,你觉得有必要吗?看完你就懂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偶尔在市区周边自驾,用不上这些”——确实,要是只跑高速、住酒店,不进偏远地区,有些装备(比如工兵铲、户外电源)可能用不上;但要是你想走得远、玩得自在,比如去新疆、西藏,或者喜欢露营、野外做饭,这些装备绝对能帮你解决很多麻烦,甚至在关键时刻救急。

老玩家常说“自驾的快乐,藏在‘有备无患’里”——不是说要带多贵的装备,而是带对的装备,比如应急启动电源能让你不用等救援,急救包能处理小伤口,车载冰箱能让你在夏天喝到冰可乐。这些装备不是“浪费钱”,而是给你的自驾加一层保障,让你玩得更安心、更舒服。

你平时自驾会带哪些装备?有没有遇到过“没带某样东西,后悔死了”的情况?可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交流自驾经验!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