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9日 12:07 1 admin

国庆节期间,我踏上了黑龙江的土地,怀揣着对历史与宗教文化的浓厚兴趣,慕名来到了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的圣弥勒尔教堂。这座教堂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城市的一角,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远远望去,圣弥勒尔教堂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不愧是齐齐哈尔市规模最大、最具历史影响力的天主教宗教场所之一。走近它,我了解到教堂占地总面积达6625平方米,建筑群面积约4524平方米,主教堂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想象着在其鼎盛时期,周日约有千人来此参加宗教活动,最多时甚至可达4000余人,那场面该是何等的热闹与虔诚。而且这里还管理着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县区的天主教教务活动,可见其在宗教领域的重要地位。

从建筑风格来看,传统观点认为它是哥特式风格,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塔高达43米,塔顶那1.75米高的十字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不过,学术研究指出,它并非纯粹的哥特式风格,而是融入了建成年代的其他西式建筑元素,这使得教堂更具独特魅力。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教堂的钟楼曾经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这里原装有从德国进口的五口铜合金钟,其中一口大钟重达1吨多,四口小钟各重100多公斤。这些钟每天报时三次,声音能传送到数公里之外。可惜如今这些铜钟已遗失,只留下了无尽的遗憾。钟楼四周原本镶嵌着从德国进口的五色厚花纹玻璃制成的十字架长条窗户,然而在动荡岁月中被破坏,让人不禁为这些精美的装饰惋惜。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开始探寻教堂的建设历史。1928年7月,瑞士籍神甫英贺福花费29750元大洋购得45间房屋准备建设教堂。1930年,原有房屋拆除,新教堂正式动工,1931年底建成并开始进行天主教宗教活动。这座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在当时还是天主教齐齐哈尔监牧教区的监牧主教府及总堂,下辖25个分堂和70个公所,成为了区域性天主教传播的核心。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然而,教堂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1947年7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公安机关在教堂破获“胡干普间谍案”,教堂被政府接管,宗教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它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年,红卫兵砸毁了彩色玻璃十字窗;1967年,钟楼顶端的十字架被替换成大红五星,钟楼四周也被写上政治标语。

好在后来迎来了修复与保护的曙光。1982年,教堂产权归还给天主教哈尔滨教区。1987年2月,被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国务院宗教局拨专款对钟楼进行维修,重建了十字架,让教堂恢复了原始外观。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站在这座历经近百年沧桑的教堂前,我感慨万千。它从辉煌走向破坏,再到部分修复,其历史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变迁,更折射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传入、冲突与融合。作为现存的历史遗迹,它继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也让我此次的旅行变得更加意义非凡。

关注我,“沂州府文状元”,临沂本地历史旅游文化自媒体,带您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黑龙江:圣弥勒尔教堂的历史

#我在头条晒家乡##齐齐哈尔头条##黑龙江##晒图笔记大赛##临沂头条##秋日生活打卡季#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