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忙完女儿王诗龄16岁生日礼的李湘,已经落地北京首都机场了。出国一趟,没想到她居然买了这么多大包小包,原本以为她这几百斤的行李都要湘姐自己亲手拎回家。...
2025-10-22 0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谁能想到,那个以“众神之岛”之名享誉全球的巴厘岛,如今会被洪水与垃圾双重围困?
库塔海滩的冲浪板被塑料瓶缠绕,乌布的稻田里满是淤积的淤泥,巴东区的街道上还残留着洪水退去后的狼藉。
10月以来的历史极值降雨引发的洪灾,不仅夺走了当地居民的亲人与家园,更撕开了这座“网红天堂”光鲜外表下的生态伤疤。
每日4200吨垃圾半数无人处理,游客量超本土人口,土地开发乱象丛生,这场灾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28岁的露丝至今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洪水卷走了她的父母与兄弟,也冲走了世代居住的房屋,只留下满地破碎的瓦片和混杂着垃圾的淤泥。
这场灾难并非偶然,巴厘岛州长伊·瓦扬·科斯特直言“降雨量从未如此之大”,但也坦承基础设施的短板让灾情雪上加霜,原本用于排水的河道被垃圾堵塞,脆弱的路网在洪水中多处断裂,暴露了这座旅游岛的应急软肋。
更令人揪心的是,洪灾导致南部多个热门景点临时关闭,300余名游客被迫滞留,原本的度假天堂变成了进退两难的“围城”。
让巴厘岛陷入困境的,从来不只是这场暴雨,作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早已成为这里的经济支柱。
2019年数据显示,旅游业关联了巴厘岛70%的经济活动,贡献了61%的GDP,还创造了岛内一半以上的就业岗位。
疫情复苏后,这里的热度更是有增无减,今年1至8月,到访的外国游客达460万人次,硬生生超过了全岛440万的本土人口总量。
可很少有人知道,每一位游客的到来,都在加剧这座岛屿的生态负担,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危机。
乌达亚纳大学副教授伊·格德·亨德拉万透露的数字触目惊心,巴厘岛每日产生的垃圾高达4200吨,其中不足半数能得到规范填埋,剩下的要么被随意倾倒在河道边,要么被冲进大海。
这些未处理的废弃物里,塑料垃圾占比超过60%,英国潜水员里奇·霍纳2018年在蝠鲼观测点潜水时,拍到的不是灵动的海洋生物,而是成片的塑料袋、塑料瓶,“洋流带来的不是浮游生物,全是塑料”。
到了2024年,情况愈发严重,季风过后的库塔海滩被海浪冲上来的垃圾“淹没”,当地政府不得不调来6台挖掘机清理,却还是赶不上垃圾涌来的速度。
在这次洪灾中,这些垃圾更是成了“帮凶”,堵塞的水道与排水沟让积水无法排出,原本能在2小时内消退的雨水,硬生生在街道上淤积了整整两天。
这些垃圾还会分解成塑料微粒,渗入土壤、污染水源,甚至进入鱼类体内,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亨德拉万就曾警告“塑料微粒可能引发癌症等健康问题”。
在游客量激增的压力下,巴厘岛的土地利用早已偏离了可持续的轨道。
专注森林与土地利用研究的TreeMap机构创始人大卫·加沃指出,南部原本用于排水调蓄的稻田、椰子林,如今大多被酒店、餐厅和高尔夫球场取代,土壤失去了吸水能力,雨水只能顺着路面横流。
这些稻田可不是普通的农田,它们是巴厘岛世界文化遗产“苏巴克灌溉系统”的核心,不仅支撑着当地70%的大米自给率,更是天然的“海绵体”,每公顷稻田可吸纳约500立方米雨水,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但为了承接更多游客,开发商在监管漏洞下疯狂圈地,外国人通过长期租赁合同获取土地使用权,砍伐红树林、排干湿地,甚至将原住民从传统土地上赶走。
卡郎阿森地区的几千名原住民就曾因土地被违规出租给开发商,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印尼环境论坛巴厘岛分会执行董事马德·克里斯纳·迪纳塔直言,这种“重开发轻规划”的模式,导致“土地用途混乱、空间规划法形同虚设”,让巴厘岛彻底陷入高灾害风险状态。
气候变化的叠加,更是让巴厘岛的生态困境雪上加霜,登巴萨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的数据显示。
受Madden-Julian振荡和开尔文波等自然现象影响,巴厘岛的极端降雨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南部巴东县曾出现单日降雨150-200毫米的预警级降水,而这种强度的降雨在10年前极为罕见。
温暖的大气能容纳更多水汽,使得雨季的降雨强度较2015年提升了20%,2017年甚至出现过单日降雨量超历史平均值750%的极端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12月至1月的雨季峰值期即将到来,气象部门预测,届时南部沿海可能出现2.5至4米的巨浪,且多地将遭遇持续暴雨,灾害风险还会进一步升级。
UN-redd.org的报告早就指出,以旅游业为单一经济支柱的巴厘岛,在气候变化面前格外脆弱,森林火灾、干旱等灾害已多次重创当地旅游经济,而这次洪灾,不过是气候变化给过度开发的巴厘岛又一记警钟。
面对危机,巴厘岛政府终于出台了一系列应急举措,9月起,全岛暂停向“生产性土地上建酒店、餐馆”发放许可证。
尤其是稻田,且这一禁令将纳入百年规划,2025年后任何可耕种土地都不得改为商业设施。
同时,政府开始拆除海滩非法建筑,严查沿河、山坡的违规项目,还将对四条主要河流沿岸建筑开展专项审查,试图挽回被破坏的生态屏障。
在垃圾处理方面,印尼内政部副部长比玛·阿里亚·苏吉亚托明确要求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
协调传统社区组织“班查尔”推进源头分类,并计划在重点城市建设垃圾焚烧设施,将巴厘岛打造成全国垃圾管理示范地区。
不过这些举措的见效周期漫长,目前规划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还得解决发电产品消纳问题,短期内难以落地。
而家庭自主处理有机垃圾的倡议,也需要长期培养居民习惯才能见效,环境部长哈尼夫·费萨尔·努罗菲克坦言,这些措施是“亡羊补牢”,要真正恢复生态平衡,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
可是旧的危机尚未解决,新的隐忧已悄然浮现,印尼政府正全力推进巴厘岛北部第二机场的建设计划。
这座设计成海龟形状的机场占地900公顷,配备两条跑道,还将配套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和酒店,形成一个堪比辛加拉惹市规模的新都市区,总统普拉博沃甚至直言要将其打造成“新的新加坡或香港”。
中国长业建设集团已投资30亿美元参与项目开发,声称能缓解南部交通压力,但专家们却忧心忡忡。
登巴萨瓦尔马德瓦大学规划专家普图·鲁马万指出,机场及配套的60公里收费公路、100公里铁路网络,将穿越北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和山区,必然破坏当地生态。
其实旅游与生态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于是否找对了发展路径。
马尔代夫严禁在珊瑚礁旁建酒店,还通过征收生态保护税反哺环境,希腊圣托里尼岛直接限制每日游客数量,专注打造文化体验游,反而留住了更多高端游客。
巴厘岛也有过类似的尝试,不少非营利机构推行“生态旅游”,带游客辨认森林植物、认养树木,既让游客获得了深度体验,也给原住民创造了多元收入,这种模式远比“建酒店、拼客流”更可持续。
就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山,通过“退胶还林+雨林穿越”的模式,让游客走进生态系统,既保护了森林,又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得益彰。
巴厘岛的悲剧给所有依赖“旅游经济”的目的地提了醒,真正的旅游魅力,从来不是密密麻麻的酒店和人头攒动的海滩,而是完整无损的生态与鲜活的文化。
当460万游客踏上这座岛屿时,他们向往的是清澈的海水、茂密的森林和独特的人文,而不是被垃圾堵塞的河道和被洪水侵袭的村庄。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我们的每一次出行,都是对目的地生态的投票。
选择尊重自然的生态民宿,拒绝一次性塑料用品,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其实都在影响着旅游地的未来。
毕竟,没有人愿意看到下一个“网红天堂”,重蹈巴厘岛的覆辙。
相关文章
刚忙完女儿王诗龄16岁生日礼的李湘,已经落地北京首都机场了。出国一趟,没想到她居然买了这么多大包小包,原本以为她这几百斤的行李都要湘姐自己亲手拎回家。...
2025-10-22 0
近段时间,「死亡互联网理论」刷屏硅谷,OpenAI创始人兼CEO Sam Altman、Reddit联合创始人Ohanian等纷纷对其发表评论。失去真...
2025-10-22 0
近期,全国多地区已经陆续公布了,关于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的有关通知。青海省目前也已经敲定了城乡居民的缴费,这是由青海省医保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青...
2025-10-22 0
来源:小茉莉美食记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时间真快,转眼已是深秋。随着几场秋雨的降临,...
2025-10-22 0
郭晶晶对着镜头一句“高曝光度是双刃剑”,把全红婵的名字按在喉咙里,却把所有风险摊在桌面上。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划过18岁女孩的脚踝,不流血,但让她...
2025-10-22 0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自己生活过的小村落吗?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人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村庄,去到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生活。这一历史进程不做评价,我...
2025-10-22 2
10月26日泰马开跑啦!想在奔跑中拥抱丹霞奇景又能循着香气打卡地道风味?这份《泰宁半马5日赛事旅游攻略》正是为热爱跑步与旅行的你定制的 “跑游双全”...
2025-10-22 2
| 随着地铁+高铁一条一条被贯通,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随之而来的是便捷,两小时的活动半径进一步的被扩大,我们能的仅仅是城市间的穿梭吗,当然不仅于此,...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