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全国 30 余家媒体走进雷州 解码历史名城传承与 “百千万工程” 新实践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3:15 1 cc

10 月 22 日,“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与奋进‘百千万工程’暨全国媒体看雷州采风活动” 正式启动,来自全国 30 余家媒体的记者齐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开启首站采风之旅。媒体团以全国视角聚焦雷州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探访文博场馆、追寻历史传说、走进产业车间、感受湿地生态,首站行程收获满满,记者们纷纷表示 “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全国 30 余家媒体走进雷州 解码历史名城传承与 “百千万工程” 新实践

首站采风团来到被誉为 “岭南文博一枝花” 的雷州市博物馆。这座 2009 年建成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占地面积 3187.5 平方米,建筑面积超 1 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达 7400 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17 件、二级文物 147 件,居广东县级博物馆前列。记者们在大水缸、“天南重地” 木匾、石狗王等展品前驻足,尤其对千姿百态的雷州石狗雕刻赞不绝口。“雷州石狗是全国独有的民俗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做得扎实。”《中山日报》记者李红表示,参观仿佛 “穿越时光隧道”,真切触摸到雷州的 “古典历史美”。

随后,媒体团前往 199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雷祖祠。这座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的古祠,依山傍水,正殿、后殿、钟鼓楼错落有致,素有 “岭南第一祠” 美誉,祠内还珍藏着寇准、苏轼等名人的诗赋碑刻。听导游讲述雷祖陈文玉 “勤政爱民、死后被封‘雷祖’庇佑百姓” 的传说后,记者们更深刻理解了古祠的文化内涵。《黄石日报》记者陈露感慨:“雷祖祠不仅是宗教建筑,更是雷州历史、民俗与建筑艺术的宝库,让我对雷州文化底蕴有了全新认知。”

全国 30 余家媒体走进雷州 解码历史名城传承与 “百千万工程” 新实践

在产业探访环节,位于英利镇的广东南派食品有限公司展现了雷州 “亚热带水果之都” 的产业活力。标准化车间内,200 余名工人忙着加工菠萝,空气中满是果香。该公司以 “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带动 2845 名农户转型机械化种植,并与科研院所共建菠萝技术研究中心,年加工南方水果能力达 5 万吨,年产值超 3 亿元,下一步计划开拓东南亚市场。记者们用镜头记录生产场景,对其 “农企联动、科技赋能” 的发展路径给予肯定。

当天下午,采风团走进调风镇,捕捉生态与人文之美。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连片红树随风摇曳,记者们沿栈道观察红树根系,聆听潮声鸟鸣;湿地旁的九龙山宝林禅寺,飞檐翘角映着蓝天白云,添了几分禅意。在调铭古村落,青石板路、明清古民居诉说着岁月故事,记者们与老村长交流,探寻古村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路径。“可串联古村与湿地资源,设计‘文化 + 生态’旅游线路。”《广州日报》记者罗树品建议,雷州文旅潜力值得深挖。

采风最后一站,媒体团来到附城镇南田村 —— 网红 “清廉打卡点”。这里因清代清官陈瑸闻名,陈瑸为官二十年 “知谋国而不知营家”,捐养廉银修海堤,故居却破败坍塌,后百姓捐资重修。如今,陈瑸纪念馆、清端园已成为湛江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们盛赞陈瑸的高风亮节,建议通过清廉主题研学等互动形式,将廉政文化打造成特色品牌。

此次全国媒体采风活动,为雷州搭建了展示历史文化与 “百千万工程” 实践的平台。借助媒体传播力,雷州的文博魅力、生态之美、产业活力与清廉文化将走出粤西,为这座古老名城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