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做工 劳动者的驿站北京首创郎园Station10月23 - 26日每天11:00-20:00(购票信息详见文末)初冬十月,食通社联合北京有机农夫市...
2025-10-25 0
作为常年跑遍全国的旅游博主,今天跟大家说说咱中国最“魔幻”的两座城——修地铁比西天取经还难,一个跟地下水“斗智斗勇”,一个挖着挖着就见着“老祖宗”,说出来你都得惊掉下巴!
第一个是济南,它享有“泉城”之称,可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懂,这“泉城”俩字背后,藏着多少修地铁人的泪。你走在济南街头,随便找个老济南人问,他都能给你念叨出趵突泉、黑虎泉这些名泉,光叫得上号的就有72口,更别说那些藏在巷子里、墙根下的小泉眼,说不定你脚边一块青石板底下,就藏着一汪活泉水。
地下的水路更是不可思议,跟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似的,堪称一张庞大的地下脉络网。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每挖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怕戳破哪个泉眼,一旦挖漏了,水呼呼往外冒,不仅得停工堵水,还得想办法保护泉水不被污染,别人修地铁是往前挖,济南修地铁是边挖边“堵水”,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个是西安,作为华夏十三朝的古都,西安的地上是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地下却是密密麻麻的古墓群,说“地下比地上还拥挤”真不是夸张。我听过一个段子:“别的城市建筑队招工人,看的是挖机开得好不好;西安招建筑队工人,得先问‘懂不懂考古’。”
这话真没瞎说!别的城市修地铁,挖机一轰油门就能干,西安这儿除挖机之外还得用上小毛刷、小铲子,工人蹲在坑里跟考古队员似的,一点点清理泥土,生怕碰坏了底下的文物。就拿西安地铁某条线来说,修的时候曾挖出1300多座古墓,从战国的陶俑到唐代的墓志铭,啥宝贝都有。更绝的是,有个站点挖到一半,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汉代遗址,直接改了规划——地铁照修,遗址原地建成博物馆,现在你坐地铁到那儿,出了站就能逛博物馆,这种“坐地铁顺便看文物”的体验,全世界也就西安能有!
每次跟朋友聊起这两座城,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济南的地铁,是在“水网”里开辟道路,藏着对泉水的温柔守护;西安的地铁,是在“古墓群”里穿梭,写满了对历史的敬畏。这哪是修地铁啊,简直是在跟自然和历史对话,这放在全世界应该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关注我,带你去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城市烟火!
相关文章
双手做工 劳动者的驿站北京首创郎园Station10月23 - 26日每天11:00-20:00(购票信息详见文末)初冬十月,食通社联合北京有机农夫市...
2025-10-25 0
时光走到了半百,把一生的风雨都揽进胸中。年少时憧憬婚礼如画,如今才知,世事难料,人心难测。一场喜事,却能让一个好端端的人,走到悬崖边缘。理想里的温柔与...
2025-10-24 0
翁帆和杨振宁的事老上新闻,大家总爱翻来覆去算他们有几套房多少钱。其实这事真不该用钱衡量。杨振宁去世后留下的不是银行流水,而是那些没法装进保险柜的东西。...
2025-10-24 0
10月24日,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先生一直深受国人敬重。如今他离世,大家都想来送...
2025-10-24 2
1990年深秋,北京,有关部门的办公室里,62岁的刘思齐站着,她双手接过一本烈士证明,指节用力得泛白。 证明上是“毛岸英”三个字,这三个字烫得她眼眶发...
2025-10-24 2
最近台湾政坛出了个大新闻,刚在国民党主席选举里赢得稳稳的郑丽文,上任还没满24小时,就扔出了个“重磅炸弹”——说要亲自去北京,推动两岸坐下来对话。这事...
2025-10-24 2
“饿到半夜啃枕头”的姐妹看过来——2024年5月,北京白领王岚靠“杂粮饭+鸡蛋+牛奶”3个月掉秤58斤,热搜爆了,原因竟是公司体检报告亮红灯。 核心...
2025-10-24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