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滩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东南方,这片于2014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由原新田乡、岩坝乡以及黄坪乡的吴家坪村合并而来的土地,正...
2025-10-25 0
杨振宁先生的葬礼在10月24日上午9点举行,消息传出后,不少人早早便做好了送别准备。
当天清晨天还未亮,八宝山殡仪馆外就已有群众陆续赶来,上午八点半,殡仪馆门外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葬礼快开始时,排队的人群已绵延数十米。
队伍中既有拄着拐杖的老者,也有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静静等候入场送别,队伍始终井然有序,让现场维持秩序的保安没了“用武之地”。
不少前来送别的人手里拿着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发放《杨振宁先生生平》小册子,一边排队,一边拿着册子驻足翻看,偶尔能听到低声的叹息,还有人特意打印了杨振宁先生的照片。
也有人坦言,自己虽是理科生,但一直将杨振宁先生视为偶像,得知葬礼消息后特意请假赶来,就算只能在外面站一会儿,也要送先生最后一程。
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的人,手里紧紧攥着一本许渊冲的《西南联大日记》,这人是许渊冲的孙子,而杨振宁和许渊冲在西南联大时刚好是同桌,这次他也是替自己爷爷来送杨振宁最后一程。
即便知道灵堂容量有限,很多人最终无法进入,但没人中途离开,只是在队伍中静静等候,用自己的方式送别这位科学泰斗。
走进灵堂,气氛瞬间变得愈发沉重,正对着的墙上铺了一层深蓝色的幕布,上面写着“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底下是杨振宁的半身照,照片下方装饰着松柏以及鲜花。
灵堂两侧摆放着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挽联上的文字饱含敬意,灵堂正中间的灵台上,杨振宁先生身上覆盖着国旗。
那鲜红的国旗与周围的素白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着他对国家和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杨振宁先生的遗体被翠柏环绕,紧接着是红色的鲜花,以及黄白相间的菊花,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庄重。
家属站在灵堂左侧,翁帆始终站在首位,其他亲友依次站开,工作人员站在右侧。
翁帆穿着一身简洁的黑衣,满脸悲痛,双眼红肿得格外明显,眼角还带着泪痕,每当有前来吊唁的人鞠躬致意时,她都会微微点头回礼,动作轻柔却难掩疲惫。
此前鲜少公开露面的次子杨光宇也出现在灵堂内,他穿着深色西装,身形清瘦,全程默默跟在亲友队伍中,低垂着头,神情中满是悲痛。
有知情人透露,杨振宁先生的长子和小女儿因身处美国,加之身体等原因未能到场,次子杨光宇则特意从国外赶回,代表家人送别父亲。
灵堂内的吊唁者大多神情肃穆,不少人走到遗体前深深鞠躬,有人甚至红了眼眶,大家驻足片刻,便轻声离开,不愿过多打扰这份宁静,整个灵堂内只有偶尔的抽泣声和低低的脚步声。
杨振宁先生的离去,其实早有征兆,据知情人透露,早在两年前,先生就因意外摔倒导致脊椎骨裂,此后身体状况便大不如前,行动也逐渐变得不便。
2025年9月20号,杨振宁先生病危,葛墨林曾去探望,当时先生的状态已十分虚弱,一直需要吸氧,听力和表达能力都受到影响。
那段时间,翁帆成了先生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她特意准备了一块小白板,每当有情况,翁帆便会写在小白板告诉杨振宁。
据葛墨林回忆,当时翁帆她照顾得很细心,几乎寸步不离,一直守在先生身边,杨振宁有要交代的话,翁帆便会耳朵贴到他的嘴边,之后再转述给其他人。
2025年10月1日是杨振宁先生103岁寿辰,杨振宁病危时,翁帆一直担心他无法过完自己103岁,到了生日当天,翁帆还特意为他简单操办了寿宴,希望杨振宁身体能有所好转。
但好景不长,10月17日,杨振宁身体状况还算比较平稳,可到了10月18日,他最终还是与世长辞了。
从杨振宁先生病危到葬礼,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翁帆几乎全程守在身边,身心俱疲,也难怪在葬礼上会呈现出那般憔悴的模样。
杨振宁先生与前妻育有三个儿子,如今三个孩子均定居美国,平日里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次葬礼,仅有次子杨光宇赶回国内送别,长子和三子因各种原因未能到场,这也引发了部分人的关注。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杨振宁先生与子女们的关系一直十分融洽,只是孩子们各自有家庭和事业,加之距离遥远,才难以时常陪伴在侧。
对于翁帆,几个孩子也始终保持着尊重的态度,平日里会称呼她为“阿姨”,认可她对父亲的照顾。
自2004年与杨振宁先生结婚以来,翁帆陪伴先生走过了21个春秋,这21年里,她始终低调内敛,悉心照顾先生的饮食起居,尤其是在先生晚年身体变差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陪护中。
之前外界对杨振宁和翁帆的这段婚姻不乏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翁帆的坚守和付出被越来越多人看在眼里,那些争议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她的理解与尊重。
杨振宁先生的离世,不仅让普通民众悲痛不已,也让众多名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悼念之情。
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特意赶到葬礼现场吊唁,他与杨振宁先生相识多年,两人私交甚笃,当天他身着黑色西装到场,神情凝重。
作家莫言也手写了一篇短诗悼念杨振宁,字里行间满是敬意,诗中“先生原本仙乡客,归去犹留百世馨”一句,更是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作为杨振宁曾任职的单位,清华大学不少的学生老师也纷纷到场,在葬礼上表达了对杨振宁先生的缅怀。
先生晚年回到清华任教,为学校的物理学科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坚持参与学术研讨,关心学科建设,这份对科学的执着与热爱,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杨振宁先生的离去,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却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用一生深耕在物理领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晚年回归祖国,为国内科研事业的发展奔走助力,这份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这场葬礼上,群众自发排队送别,亲友强忍悲痛守灵,名人纷纷表达缅怀,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虽然先生已离世,但他对科学的执着、对祖国的热爱,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这份精神财富,也将在岁月长河中永远传承下去。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莫言手书短诗悼念杨振宁!称忆及四次相见情景,将来或写长文》
抖音@王宫保 2025-10-24 所发内容
抖音@清华大学 2025-10-24 所发内容
抖音@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所发内容
相关文章
老君滩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东南方,这片于2014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由原新田乡、岩坝乡以及黄坪乡的吴家坪村合并而来的土地,正...
2025-10-25 0
深圳大鹏新区南澳粉黛已悄然染秋,如云似雾的粉色花海层层铺开。漫步其间,随手一拍都是自带柔光的秋日大片。风起粉浪,秋色正好,一起奔赴这场限定版粉色幻境,...
2025-10-25 0
信息来源: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cience/china-fingernail-sized-chip...
2025-10-25 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时代...
2025-10-25 2
安检屏幕上一团团橙色的身影缓缓划过——原来是成捆的河蟹!这群特殊的“旅客”带着稻米的清香成为盘锦站秋日最生动的风景线乘坐高铁前往盘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金...
2025-10-25 2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刘泳希 实习生 林卓然“广东景美、人美、菜好吃,我回去之后一定要推荐给客人”“想不到广东有这么多适合外国游客的线路...
2025-10-25 2
深秋时节,四川巴中市光雾山68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红叶似火,游人如织。与此同时,第二十三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全球推广活动——“我把红叶寄给你”第二季...
2025-10-25 2
深秋时节,晴空万里,衡水市宝云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园内野花组合区的格桑花进入盛花期,在秋日中绽放别样绚烂,成为市民深秋赏景、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2025-10-25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