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下的宝藏村落:云上盘龙藏十景,一景一诗一画卷盘龙村是洪江市大崇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到怀化城区约90分钟车程,临近雪峰山主峰苏宝顶,平均海拔800...
2025-10-25 0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王媛媛 贾梦妍 李凯 唐红梅 王磊 王丽娜 盖煜 牟敏
在你心里,乌鲁木齐是什么模样?
是博格达峰下的静谧之城
还是烟火巷陌里的热闹都市?
每个人的答案里,都藏着对这座城的独家记忆
而如今,更多心动的注脚
正写在它日新月异的“进阶”轨迹里
雅玛里克山森林公园,城市建筑与博格达峰雪山同框。(6月13日摄) 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当城市更新的笔触细细描摹街巷角落,乌鲁木齐的每一次蜕变,都是触手可及的心动模样。
你看,它是脚下的道路换上“新衣”,平整路面延伸向远方,曾经的颠簸化作如今的顺畅,让通勤的晨光里多了几分从容惬意;是熟悉的街区蜕去旧貌、塑起“新颜”,斑驳墙面换上鲜活色彩,寻常漫步间尽是亮眼景致;是街角的风景悄悄“开口”,游园里的草木吐纳着清新,河畔的步道蜿蜒着诗意,把生态之美、人文之韵揉进朝夕相伴的时光;更是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漾起鲜活“姿色”,市集的吆喝里藏着烟火,文化活动里裹着趣味,让平凡日常也溢满生动滋味……
从高处远眺,克南高架五层立交与周边建筑沐浴在阳光中,远处山峦叠嶂,展现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
乌鲁木齐市围绕建设富有新疆特色的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断推动城市品质升级,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在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活动中,乌鲁木齐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美好焕新”典范城市,成为百姓心目中16个美好生活典范城市之一。
10月20日,绿意还未褪去,游人在水塔山公园赏景漫步。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这一点一滴的焕新,一笔一画的进阶
稳稳串起覆盖衣食住行的“幸福圈”
化作了市民眉眼间的笑意
也藏进了心头那一句
“这就是我爱的乌鲁木齐”
9月25日,从蜘蛛山远眺城市,外环路上车辆有序行驶。 记者陈岩摄
畅!道路换“新衣”
10月22日10时30分,家住跃进街的张萍习惯性地开车进入河滩快速路,30分钟后到达红光山。“每天必走河滩路,对它再熟悉不过了。今年改造后,道路平整了,也不颠簸了。”张萍说。
这条承载着乌鲁木齐人记忆的河滩快速路,每日近30万辆车流在这条城市动脉上穿梭,长期的高强度“负重”,让路面病害、设施老化的问题渐渐凸显。今年6月,乌鲁木齐启动河滩快速路更新修复工程,这条“交通主动脉”的升级,瞬间牵动了全城人的目光。
10月22日,车辆行驶在更新修复后的河滩快速路西大桥路段。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这份期待,很快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舒心体验。网友“一路向前”在自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行车视频,镜头里的河滩路宽阔整洁,两侧景致错落有致。“从昔日的自然河道,到如今的城市通衢,这蜕变也太惊艳了!”
道路焕新的惊喜,不止于路面的平整。两座崭新的人行天桥,悄然架起了市民出行的“便捷通道”——一座守在华兵实验中学附近,一座落在珠江路立交朗润天诚小区旁,刚一投用,就成了周边居民口中的“便民桥”。
9月19日,位于河南路立交桥附近的华兵中学人行天桥通行。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可算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古树小镇居民李美华提着菜篮,脚步轻快地走过天桥,脸上满是笑意。以前,她要去对面的餐饮广场,要么绕铁路桥,要么走河南路立交桥,一来一回至少20分钟,如今“抬脚过天桥,几分钟就到了”,省时又省心。
更让人心头一暖的,是天桥里藏着的“贴心细节”。天津游客张媛拖着行李箱,沿着缓坡无障碍通道缓缓走上天桥,眼里满是惊喜。“这次回来探亲,住在万科·金域华府小区,这几天常走这座桥,又宽又平整,坡道还特别缓。”她轻轻拍了拍行李箱,“不管是推轮椅、骑电动车,还是像我这样拉着行李,都特别方便,这细节里的温度,太打动人心了。”
9月19日,位于河南路立交桥附近的华兵中学人行天桥通行,周边居民走过天桥。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不止河滩快速路,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都在悄悄发生着让人心安的变化。
早上八点,西虹东路上车流渐起,正送孩子上学的王建军放缓车速,指着窗外平整的路面,转头对后座的孩子笑着说:“你看这条路,以前全是坑洼,每次经过都得慢慢挪,生怕颠着你。”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欣慰,“现在多好,修补得又快又平,咱们上学路上都舒心多了。”
这些变化,早已被细心的市民装进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这几天,米东区的一条小巷里,几名养护工人正趁着晴好天气修补一处小型坑洞。没有大型机械的轰鸣,只用半小时,清理、涂油、摊铺、压实,一套工序下来,坑洞便被“抚平”。
“别看这坑不大,下雨天一积水,老人孩子路过多危险。”在米东南路住了二十多年的李明睿站在一旁,看着修补一新的路面,连连点头,“现在修好了,咱们出门再也不用盯着脚底下看,心里踏实!”
“夜间开车最怕遇到坑洼,可这两年,不管是冬天融雪后出现的小坑,还是平时路面磨损产生的破损,总能很快看到工人来修补。”经常跑夜路的出租车司机张海,对道路养护的及时劲儿赞不绝口,“咱们乌鲁木齐的道路修补,又快又专业,这效率,必须点赞!”
城市发展的脚步,从来都向着“更宜居”“更舒心”的方向迈进。如今,乌鲁木齐的城市建设早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平整的柏油路延伸着顺畅,防滑的天桥地砖守护着安全,缓坡的无障碍通道传递着温暖……这些道路上的“新变化”,化作城市最温柔的触角,轻轻叩击着市民、游客的心扉。
更新修复后的河滩快速路西大桥至人民路路段,路面平整顺滑、道路交通标线清晰。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金融科技大厦周边,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新路悄然连通了维泰北路与洞庭路。“以前从维泰路到这儿,得绕卫星路,过四五个红绿灯,至少要七八分钟。”居民张玲玲骑着电动车,沿着新路轻快驶过,“现在好了,一两分钟就能直达,这路一通,咱们出行的‘堵心’事儿,全没了!”
靓!街区塑“新颜”
若问这两年乌鲁木齐最动人的变化是什么?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种答案,但市民周兰兰的回答,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咱们乌鲁木齐的老街巷啊,不光‘活’过来了,还火得发烫!”
10月22日,永和巷,游客在打卡点拍照留念。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这个夏天,周兰兰的休闲清单被一条条老街巷填满。“大巴扎步行街的热闹、永和巷的雅致、和田二街的烟火、领馆巷的风情……”她掰着手指如数家珍,“每条街都有自己的脾气和味道,逛一次就爱上一次!”
老街巷藏着一代人的记忆,也装着寻常百姓的日子。这几年,乌鲁木齐的老街巷悄然开启了“焕新计划”:空间重新梳理,让拥挤变得舒展;设施迭代升级,让便利触手可及;业态全新重构,让活力再度迸发……
10月21日,游客在和田二街寻觅美食。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说起老街焕新,大巴扎步行街绝对是绕不开的“样板”。作为新疆旅游的“金名片”,如今人潮涌动的它,也曾是一条藏在二道桥商圈旁的普通老街。“以前就是条平平无奇的巷子,现在你再看!多漂亮,成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必打卡的地方!”家住天山区固原巷社区的阿布来提·吐尔逊语气里满是自豪。
逛累了有美食解馋,看够了有好物可寻,这些年,大巴扎的吸引力,层层叠加,愈发浓厚。
“来之前,去过新疆的朋友都安利大巴扎,果然名不虚传!”来自河北的游客万琳琳手里拿着刚买的特色饰品,脸上满是兴奋,“这儿的人特别热情,新疆舞跳得让人挪不开眼,美食更是一口就爱上,这趟打卡太值了!”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大巴扎步行街再次交出亮眼答卷:近136万人次在这里汇聚,见证着这条老街的“人气密码”。
大巴扎景区人来人往。(5月13日摄)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循着这份活力,乌鲁木齐的老街巷们接连“破圈”:百年历史的明德路、风情浓郁的领馆巷、雅致清新的永和巷、热闹非凡的富丽湾广场……乌鲁木齐的老街巷们,在一场场焕新里,不仅留住了时光记忆,更活出了全新模样,带动着周边发展。
“刚下飞机就往这儿冲,果然没让人失望!”沙依巴克区和田二街的街头,来自安徽的游客朱婷捧着刚出炉的烤包子,边咬边笑着感慨。
10月21日,各地游客漫步在和田二街,感受城市烟火气。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跟着抖音推荐,她在这条老街上过足了瘾:金黄酥脆的烤包子、香气扑鼻的抓饭、酸甜爽口的石榴汁……让她赞不绝口。临走时,她还挑了几件文创伴手礼,手里拎着满满的“新疆记忆”。
这条承载了百年烟火的老街,如今正绽放着最鲜活的模样。沿街的特色美食铺一字排开,知名店铺前的长队蜿蜒,商户们忙着招呼客人,手里的活儿却有条不紊;游客们举着手机穿梭其间,拍美食、拍街景,偶尔停下脚步挑选文创产品。
10月21日,在和田二街,游客被一米长的牛肉串所吸引。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和田二街客流量较去年同期上涨60%。这组数字,正是老街焕新最直观的“成绩单”。
而和田二街的蝶变,不过是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以爱情为主题的特色街巷——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68岁的郭志秀已经住了67年,看着每天来来往往的打卡者,老人的眼里满是感慨:“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这条老巷子能变得这么好!又干净又漂亮,人气一天比一天旺,看着就舒心!”
步入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随风轻扬的风筝,点缀在嫩绿的树梢间,为街区增添灵动气息。记者雷婷摄
麻瓜咖啡馆就藏在北六巷这片浪漫里,成了不少人寻觅的“静谧角落”。“改造后变化太大了!”负责人章艺馨说,如今的巷子干净又漂亮,顾客们更愿意坐下来慢慢享受时光,店里的生意也比以前红火了不少。
不远处的山寺火塘音乐现场,更是人气爆棚,每天都坐满了听歌的人。负责人王浩歌索性趁热打铁,在老店旁开了第二家店:“巷子火了,来的人越来越多,多开一家店,给大家多些选择,也让这份热闹延续下去!”
美!风景会“说话”
秋意漫过乌鲁木齐文化公园,枝头的叶片染上暖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细碎的光点随着涟漪轻轻晃动。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或缓步闲谈,或举着手机定格眼前景致,连空气里都浸着几分惬意。
10月22日,在乌鲁木齐文化公园,水面上建筑的倒影清晰可见。记者雷婷摄
公园东北角的儿童娱乐区,秋千荡起孩童的笑声,滑滑梯上跃下一串串欢闹,几位老人坐在一旁的长椅上,目光追随着奔跑的孩子,脸上漾着满足的笑意。
“我家就住附近,有时间就带外孙女来这儿报到。”家住友好花园三期的刘秀莉说,“你看这地方,又开阔又好看,有山有水有树,还有孩子玩的设施,可不是绝佳的遛娃地嘛!”
话锋一转,她望向远处的景致,眼里多了几分感慨:“十多年前这儿还是片荒山野岭,刮风时尘土飞扬,谁能想到如今竟变成了这般模样?这变化,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10月22日,游客在乌鲁木齐文化公园拍摄视频。记者雷婷摄
循着悠扬的音乐往公园中心走,便是热闹的石榴广场。60岁的刘建新正和姐妹们伴着欢快的节奏跳着新疆舞。“这儿可是公园的‘黄金宝地’,场地宽敞,视野也好,每天都有不少人凑过来一起跳,越跳越热闹!”她笑着说。
自从文化公园建成开放,热爱舞蹈的刘建新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不光我们爱来,好多外地游客也会特意来这儿逛逛!”她抬手指了指不远处围观的人群,“你看,那些站着看的,不少都是来旅游的,有时候还会主动加入我们一起跳!”
10月22日,小朋友在乌鲁木齐文化公园荡秋千。记者雷婷摄
西侧的运动场上,活力同样不减。年轻人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乒乓球台前你来我往。“这儿的场地都是免费的,过来锻炼特别方便!”正在打球的黄涛说,夏天傍晚人更多,大家凑在一起打球聊天,以球会友,别提多痛快了,“这就是咱们普通人的快乐!”
乌鲁木齐文化公园的美,不止于日常的休闲惬意,更藏在一场场热闹的活动里。
“今年国庆假期,这儿的热闹劲儿就没断过!”家住领航天宸小区的张丽回忆起来,眼里满是鲜活,“既有绚烂的焰火秀点亮夜空,也有丰收节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我带着孩子买了新鲜的玉米、醇香的自榨清油,还逛了非遗集市。”
这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不止流淌在文化公园里,更蔓延到了城市的街头巷尾。
在南门闹市区,一处全新的开放式小游园,刚一亮相就成了市民的“心头好”。
“以前这儿是南门街心花坛,还有个三角形塔,后来拆了就一直围着,当时心里别提多可惜了。”家住附近的王雪站在小游园里,语气里满是欣慰,“现在围挡拆了,变成了这么漂亮的小游园,晚上还有音乐喷泉,不仅好看,出门散步、过路都方便多了!”
天山区南门附近新打造的一处开放式小游园。(7月23日摄)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城市的美好,从来都藏在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里。今年,“新建13个小游园”被列入乌鲁木齐市十件民生实事,这些利用城区“边角料”打造的绿色空间,早在5月下旬就全部完工,让“出门见绿、移步见景”成了更多市民的日常。
从荒山坡到美公园,从“边角料”到“小确幸”,乌鲁木齐的每一处风景,都在悄悄“诉说”着城市的变迁,也在默默承载着市民的幸福。
就像年过八旬的贾政,当看到封闭多年的揽秀园重新焕新亮相时,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进得来、走得出,满眼都是生机,咱们老年人出来遛弯,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10月22日,永和巷,游客在打卡点拍照留念。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趣!生活有“姿色”
刚举着相机和装扮灵动的Coser拍完合影,转身就被一场“疆博奇旅”动漫讲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故事吸引,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媛感慨:“这也太酷了!历史与潮流撞出的火花,直接把我的体验感拉满!”
这几天,砂之船(乌鲁木齐)奥莱里,第三届(2025年)新疆动漫节正在这里热闹上演。沉浸式漫展、国风歌舞表演、文创市集等多元内容,不仅让爱好者们过足了瘾,更成了乌鲁木齐文旅“接力赛”里活力满满的新一棒,延续着这座城市从“被看见”稳稳走向“被记住”的升级之路。
“原本只是冲着动漫节来的,没想到乌鲁木齐藏着这么多惊喜!”李媛说,作为一名动漫创作者,她在大巴扎景区感受浓郁风情,在和田二街邂逅烟火人间,在新疆博物馆触摸历史厚重,每一处都让她灵感迸发,“这趟旅程,比我想象中有趣太多!”
和李媛一样“入坑”乌鲁木齐的,还有湖南游客李丽娟。今年以来,她已经三赴这座城市,从夏日里烟火气十足的“小红书烟火生活季”,到国庆期间点燃全场的刀郎巡回演唱会,再到如今让人目不暇接的动漫节,每一次到来都有新体验。“月月有热闹、季季有精彩,住在这儿也太幸福了吧!”她笑着感慨,言语里满是对这座城市的偏爱。
时间回溯到今年7月,“小红书烟火生活季”把舞台搬进了乌鲁木齐的街头巷尾。二道桥大剧院里,“最炫民族婚”展演热热闹闹,游客们沉浸式感受新疆传统婚礼的喜庆与浪漫;街头巷尾的“洛宾艺术季”音乐会上,《达坂城的姑娘》等经典旋律随风飘荡,熟悉的曲调里满是城市的烟火气。一场场活动刷屏网络,超高的全网曝光量,让乌鲁木齐“鲜活、包容”的城市气质,悄悄住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北京游客丁尚全,是带着对刀郎的喜爱奔赴而来的。他和三个好友组团看完演唱会,便索性留在了乌鲁木齐。“本以为看完演唱会就该返程了,可来了才发现,这里的文化活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根本舍不得走!”
然而,刀郎演唱会的热度,早已不止于舞台之上。乌鲁木齐悄悄把“票根”变成了“消费钥匙”:103家旅行社推出专属报团优惠,24家星级酒店送上贴心住宿折扣,多家景区敞开大门免首道门票——一场“观演+旅游+消费”的闭环,让游客们在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更能尽兴感受城市的魅力。
这场关于乌鲁木齐的“鲜活叙事”,还在继续;这座城市的“生活姿色”,正被更多人看见、爱上、铭记。
改造后的永和巷,墙面上设置仿真花,营造出浪漫的氛围。(10月22日摄)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以前一提乌鲁木齐,总觉得是遥远的边疆城市,来了才发现,这里藏着太多反差感!”来自上海的游客魏佳感慨道。她既沉醉于雪山草原的壮阔风光,也惊艳于潮流文化的蓬勃活力,更被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热情所打动,“这样的乌鲁木齐,我忍不住想推荐给身边每一个人!”
音乐点燃热情,烟火抚慰人心,动漫传递活力,看似各不相同的文旅活动,实则都藏着乌鲁木齐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密码:可参与、有温度。
10月11日晚,在“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乌鲁木齐站第三场歌迷外场,歌迷打起手鼓唱起歌。
演唱会散场时,免费公交专线准时等候,消解了游客的出行烦恼;旅游旺季里,沿街单位敞开大门提供免费停车位,让“停车难”不再是难题;就连动漫节上,也专门设下“市民舞台”,让本地舞蹈爱好者们站上C位,成为活动的主角……
“都说细节最打动人,乌鲁木齐的这些贴心举动,真的让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匆匆过客’变成了愿意为它发声的‘城市故事传播者’。”来自江苏的游客申彤深有感触地说。
暖!串起“幸福圈”
“叮——”新医路新星大厦的电梯门平稳滑开,居民刘洁提着满满一兜新鲜蔬果踏出电梯,脚步轻快,“你是没见过以前,就一部老电梯,三天两头坏,我买趟菜爬楼梯,爬到家门口得歇两回,气喘吁吁的。现在这新电梯,又快又稳,按下楼层就安心等着,再也不用为上下楼犯愁啦!”
刘洁的这份舒心,正是乌鲁木齐老城区改造里,民生福祉悄然升级的生动模样。
在高新区(新市区)老旧小区住宅电梯更新项目中,9个街道、32个小区里的211台“老破梯”陆续焕新,8464户居民的“出行路”就此变顺畅。辰信小区的王艳丽对此深有同感:“以前那电梯,动不动就卡在半道,我每次坐都揪着心,尤其是带孩子的时候,总悬着一块石头。改造后,进电梯心里就踏实,这真是办到我们心坎儿上的好事!”
一部小小的电梯,装着居民对省心生活的期待,也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温度。从故障频发的“闹心梯”到安全便捷的“安心梯”,改变的不只是出行效率,更是日子里的踏实与舒心。
位于河南西路的辰信小区,施工人员正在安装新的电梯。记者牟敏摄
电梯更新解了“出行难”,外墙保温则驱散了冬日里的“御寒忧”。在友谊路街道迎宾路北社区众志公学家属院,住了40多年的宿新云,总爱站在楼前多望两眼,曾经斑驳的外墙,如今裹上了崭新的保温层,阳光下透着清爽的新貌。她伸手轻轻摸了摸墙面,笑意从眼角溢出来:“不光是好看,屋里的温度才是真舒服!以前冬天,暖气再足,墙根儿还是凉的,现在屋里暖暖和和的,小区颜值也翻了倍,看着就跟新小区一样,住着别提多舒心了!”
寒冬将至时,这层厚厚的保温层,裹着的是居民屋里的暖意,更是心里实打实的温暖。
老城区改造,既要“面子”靓,更要“里子”实。居民日子过得便利不便利、舒心不舒心,才是最实在的标尺。
在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青河路社区,70岁的田禾最近逢人就夸:“现在出门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前阵子他要去医院种牙,就在社区志愿服务平台上下了个单,没多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车就停在了单元门口,专程送他往返。
“以前啊,出门看病得在路边等公交、拦出租车,遇上刮风下雨更麻烦。现在下楼就有专车接,不用操心路远,也不用麻烦孩子,这服务太贴心了!”田禾口中的便利,正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日常写照。
今年以来,青河路社区摸索出“志愿出行”服务模式,把辖区里的超市、学校、商户等都拉进服务联盟,搭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居民“点单”、志愿者“接单”、资源“供单”,需求和服务精准对接。
4月17日,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青河路社区志愿者张悦(右)正在为外卖骑手免费验光。记者盖煜摄
如今,这志愿服务早已不止于车队接送,爱心义诊、法律咨询、寒暑假孩子托管……一件件关乎日常的小事,慢慢织成一张便民服务网,把便利送到居民家门口。
在米东区石化街道9区,变化更是藏在每一处生活场景里:曾经单调的柏油路,变成了草木葱茏的小游园;斑驳脱落的墙面,换上了色彩鲜亮的“新装”;坑坑洼洼的小路,如今平坦得能放心让孩子跑跳。
居民张淑芳每天都要沿着健身路径散散步,转动着崭新的太极揉推器,话里满是满足:“2003年搬来的时候,小区连个像样的休闲地方都没有,老人只能在路边坐会儿,孩子也没处玩。现在多好啊,草坪铺起来了,健身器材也装好了,老人能锻炼,孩子有乐园,我们也有了能舒心散步的好去处!”
在天津北路的一处街头小游园,家长带着小朋友在林荫下游玩。(9月8日摄) 记者雷婷摄
行走在乌鲁木齐
变化藏在居民舒展的眉头里
也藏在随口道出的称赞中
更藏在推门而出时的便利与舒心间
来源: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文章
雪峰山下的宝藏村落:云上盘龙藏十景,一景一诗一画卷盘龙村是洪江市大崇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到怀化城区约90分钟车程,临近雪峰山主峰苏宝顶,平均海拔800...
2025-10-25 0
9月22日,晴。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当地一位警察发现这段山道有个奇特的地理现象——“上坡骑车不用骑,下坡骑车要用力”,对此人们有各种疑虑,采用各种方法...
2025-10-25 0
在泸沽湖的粼粼波光与神山映衬下,“在川酒店”以“精致内敛、自然共生”的姿态,成为远离网红浮夸、专注质感体验的旅居秘境。在2025年度金茶花榜单发布之际...
2025-10-25 0
话说咱们襄阳,这地方可真是有意思。#襄阳# #我眼中的襄阳# #我在头条晒家乡#随便一座山,都留有名人诗句,随便一条小河,都流过某位英雄的血。日子久了...
2025-10-25 0
入秋以来,西安一直阴雨绵绵,降雨量创1961年以来之最。连续降雨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秦岭各个峪口也是山洪频发,往日几近干涸的河床变开始的波涛...
2025-10-25 0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童桐报道)金秋10月,又到了北疆地区原始胡杨林的最佳观景时间。这两天,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地区的胡杨...
2025-10-25 0
分享一条自驾游路线。从杭州出发,来回200公里左右,途经三个古村落,一个小岛,外加一个早市。我越来越喜欢这种组合在一起的自驾游方式,比单独玩一个点,体...
2025-10-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