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I快讯,10月30日,德宏股份(603701.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翁宁宁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的原因,翁...
2025-10-31 0
他直言,中国如果真的想让世界和平,就不能追求“完全自给自足”,必须接受与欧美的“相互依赖”。
更敏感的是,他还把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台海局势联系在一起,暗示一旦爆发冲突,就是中美直接碰撞。
这话一出,舆论瞬间炸开,有人骂他是“美国的代言人”,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小国在复杂局势下的现实表态。
不过,要真正理解这番言论,不能只看表面,讽刺的是,新加坡自己最重视的核心战略,恰恰就是“自给自足”,这是怎么回事?
说来有趣,“自给自足”这个追求,对新加坡自己而言,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立国之本,是写进国家基因里的“高瞻远瞩”,新加坡最大的焦虑是什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过去的新加坡几乎所有淡水都依赖马来西亚进口,命脉被人握在手里。
为了摆脱这种依赖,他们启动了“四大水喉”计划: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污水中提纯“新生水”、再加上跨国水源,如今已经能自供六成以上,目标是在2045年前彻底独立。
不仅是水,粮食问题也让新加坡焦虑,九成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让政府始终有危机意识,于是,他们投入巨资发展都市农业、垂直种植,还与中国冷链企业合作,保证粮食运输安全。
换句话说,新加坡在各方面都在努力“自力更生”,可有趣的是,当新加坡这样做时,外界称赞它“前瞻、聪明”。
但当中国强化自主体系时,却被说成是在“挑战国际秩序”,我国推动“自主可控”,并不是要与世界脱钩,而是被逼的。
我们经历了太多卡脖子的案例,美国的“实体清单”一出,华为、中兴、长江存储等企业随时可能被断供,荷兰ASML一句禁令,就能掐住整个芯片产业的脖子。
面对这种现实,中国没有退路,而是加快布局,如今我国在多方面上都实现了百分百国产,甚至别的国家现在还要看我们的脸色。
最典型的就是稀土,众所周知,稀土在军工、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10月9日,我国商务部直接对稀土及稀土技术进行限制。
这一下,全世界不少国家和企业都陷入了被动,因为我国不仅拥有稀土,还有稀土精炼的技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给自足”呢?这并不是封闭自己,而是要在关键时刻不被别人掐断生路。
“自给自足”的争论,其实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较量在地缘政治上,而核心就在马六甲海峡。
对新加坡,这条海峡是国家经济命脉;对中国,它是能源生命线,超过八成的进口石油要从这里经过,谁掌握了这条航道,谁就能影响亚洲的经济节奏。
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华盛顿公开点名中国,说如果中国想要世界和平,就不能追求“完全自给自足”。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谈经济,其实是政治信号,新加坡是在向美国和西方表态:我们在同一阵线,可是,真正的动作远比嘴上那几句更有分量。
9月7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邀请印度海军参与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别看只是一次巡逻安排,背后的意味不简单。
印度与中国在亚洲本来就是竞争关系,如今让印度军舰出现在中国的能源运输线上,无疑是在给中方施压。
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没过多久,中方宣布与马来西亚举行“和平友谊—2025”联合军演。
陆海空三军齐上阵,演习区域覆盖马六甲核心海域,规模远超以往,中国的意图很清楚——马六甲的安全,应该由区域国家自己来管,不需要外部势力插手。
这既是对新加坡举动的回应,也是一次公开宣示影响力,如今的马六甲,成了一场“无声的对峙”。
一边是新加坡口口声声说要稳定与合作;另一边却邀请印度参与敏感海域的巡逻,看似中立,实则是双向下注。
不过,如果把尚达曼的发言当成新加坡的官方立场,那就误会大了,新加坡在外交上一直玩的是“多声部策略”。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领导人说出不同的话,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国家利益最大化。
从体制上看,新加坡总统主要是象征性角色,真正有权做决策的是总理,尚达曼在华盛顿的那番言论的话,很可能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经过计算的试探。
他把话放出去,是想看看美国和西方世界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反响太激烈,政府还可以轻松撇清:“那是总统个人观点。”
这就是典型的新加坡做法,话说在前头,退路留在后头,而真正有实权的总理黄循财,态度明显不同。
他在10月23日公开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不像朋友该做的事”,还直接说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
这句话分量很重,透露出一种更中立、更现实的判断:新加坡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也不会去得罪中国。
更早之前,前总理李显龙就已经把国家底线说得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独”不容碰,这立场至今没变。
对比下来,就能看出三层分工:总统负责对外释放信号,总理维持平衡,前总理定调底线,三人说法不一样,但组合起来,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系统。
表面上看,新加坡的声音杂乱,其实每一句都有分工:对美国讲“我们理解”,对中国讲“我们合作”,对国内讲“我们安全”。
这种灵活、谨慎、甚至有点精明的手法,是新加坡长期以来在大国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关键。
当下,全球都在谈“自给自足”,背后是中美对抗的延伸,对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相关文章
时代财经AI快讯,10月30日,德宏股份(603701.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翁宁宁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的原因,翁...
2025-10-31 0
 
                            
                            女权崛起的讨论尚未平息,男性群体的觉醒声音又悄然兴起,而结婚率与生育率的持续下滑又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曾经被视为人生标配的婚姻如今为何成了许多人犹豫再...
2025-10-31 0
 
                            
                            10月21号,杜海涛发了张和章泽天在伦敦的合照。照片里,章泽天没化妆笑得很开心,整个人很放松,杜海涛就瘦得有点认不出来,眼睛还是很小。大家都在说,奶茶...
2025-10-31 0
当飞天遇见航天——酒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启示录当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刺破戈壁苍穹,当敦煌飞天壁画借数字光影在星空下舒展霓裳——酒泉,这座曾以“丝路咽...
2025-10-31 1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机场经常跟“高大上”挂钩,或是上海浦东航站楼里望不到头的走廊,或是广州白云机场穹顶下的气派人流,似乎天生就该与“精致”“科技感”绑定...
2025-10-31 1
 
                            
                            一场徒步,不仅是一次脚下的行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个协会,不仅是一个组织,更是连接千万徒步爱好者的桥梁。近日,备受瞩目的“跋山涉水”2025山东省...
2025-10-31 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钟蔡近日,苹果公司CEO库克现身上海THE MONSTERS十周年巡展,并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及Labubu之父龙家升合影...
2025-10-31 1
 
                            
                            10月30日,青岛胶州湾北岸红岛东大洋码头正式启用,“海上穿越大桥”航线同步开启首航。“海上穿越大桥”环游航线从东大洋码头出发,航程约30分钟,沿途...
2025-10-3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