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开始,乌鲁木齐雨雪已不间断地下了近30小时,降雪量已超37毫米,达特大暴雪级别,如此降雪强度也是打破了当地11月纪录。不只乌鲁木齐,新疆阿勒泰地区...
2025-11-08 0
今天立冬,朋友圈里一下子就炸窝了,不是晒饺子,就是晒下雨下雪。那句老话“最怕立冬是雨天”好像一下子就灵验了,搞得人心惶惶的,难不成真要迎来一个又湿又冷的鬼天气?
就说北京吧,城里还下着毛毛雨,可北边儿的延庆佛爷顶,雪花已经正儿八经地往下飘了。没一会儿功夫,山顶就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看着就冷飕飕的。
气象台的数据也挺吓人,到上午10点,延庆有些地方的降水量都快8。1毫米了,这雨雪下得可真不算小。
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的周口,那年立冬也是这么个鬼样子。从11月6号晚上开始,就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最猛的时候能有八九级,吹得人站都站不稳。
当时鹿邑县那地方,最大风速记录是每秒26米,啥概念?就是能把人吹跑的感觉。到了第二天早上,雨里头就开始夹着雪粒子,气温“唰”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周口市区的气温甚至直接干到了零下2。6℃,这天气变得比翻书还快。
今年这情况,好多人心里就犯嘀咕,周口当年的大降温会不会又来一次?那些还没来得及翻出厚羽绒服的上班族,别再被冻个措手不及。
这突如其来的雨雪,也让那句老话“最怕立冬是雨天”又被翻了出来。家里老人嘴里常念叨的这句话,难道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那这句老话到底有没有道理?为啥老人家那么怕立冬下雨呢?
其实这真不是迷信。你想想在过去那个年代,没暖气没空调,出门基本靠两条腿,取暖就靠烧柴火。冬天过得舒不舒服,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天,这天的天气,就跟给整个冬天开了个头一样。要是这天阴雨连绵,大家心里就凉了半截,觉得后面这几个月估计不好过了。
说的“烂冬”,可不是干巴巴的冷,而是那种没完没了的阴雨天,又湿又冷。在古代,这简直是要人命的。路都是土的,一下雨就成了泥潭,一脚下去拔都拔不出来,别说干活了,串个门都费劲。
更要命的是吃饭和取暖,柴火都堆在院子里,天天被雨淋得湿漉漉的,往灶里塞半天都点不着,光冒烟不起火,屋里冷得跟冰窖一样。
有句老话说得更直接,“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财尽米粮空”。说白了就是又冷又饿,出不了门挣钱,只能在家里干耗着,一个冬天下来,家里那点存粮都得吃光。
为啥南北方对立冬下雨的看法完全相反呢?南方人愁,北方人却高兴?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同样是立冬下雨,南北方的看法那是拧着来的。在长江中下游这些南方地区,大伙儿的说法跟周口差不多,都觉得“立冬有雨一冬寒”。
南方的冬天,温度计上的数字可能没那么低,但空气湿度大,那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地里种的油菜、小麦也遭罪,根老泡在水里,不烂才怪。所以南方人一见立冬下雨,心里就不得劲。
可这话要是让北方的老乡听见了,估计得直摇头。在华北这些地方,大家最怕的是干旱,还有那种刮着刀子似的干冷风。
所以北方反倒有句老话叫“立冬晴,一冬凌”,这个“凌”就是冰冷刺骨的意思。一个大晴天的立冬,在北方农民看来反而不是啥好事,说明这冬天可能雨雪少,又干又冷。
要是立冬这天能下点雨或者雪,那大家就乐坏了。冬天的雪对北方旱地里的小麦来说,那就是“棉被”,盖在麦苗上,外面再冷,底下也冻不坏。等开春雪一化,那都是救命水。
现在都21世纪了,这些老祖宗的谚语还准不准?我们到底该信科学还是信经验?
从科学角度看,想靠某一天的天气,就把后面两三个月的气候给定了,确实不太靠谱。冬天的天气是个复杂系统,受好多东西影响,什么太平洋水温、北极冷空气强弱,等等。
立冬下雨,只能说明当时正好有这么个天气过程,不能直接画等号说整个冬天都会这样。也不能说老话就完全没用了。
这些谚语,是老祖宗在没有卫星、没有雷达的年代,靠着肉眼观察、身体感受,花了几百上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它不是瞎猜,而是基于长期观察得出的一个概率,在某个地方,可能立冬下雨,后面湿冷的概率确实就大一些。
如今我们不一样了,手机上点一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清清楚楚,还能看到气候趋势分析。再靠一句谚语来安排生产生活,确实没那个必要了。
这些老话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曾经是怎样去观察自然、适应自然的。今天,当我们在立冬的雨雪里,又聊起“最怕立冬是雨天”时,聊的可能已经不只是天气预报了,更多的是对自己扎根的那片土地,那份文化记忆的一种回味。它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多发达,人与自然的关系,永远值得敬畏。
相关文章
前天开始,乌鲁木齐雨雪已不间断地下了近30小时,降雪量已超37毫米,达特大暴雪级别,如此降雪强度也是打破了当地11月纪录。不只乌鲁木齐,新疆阿勒泰地区...
2025-11-08 0
来源:浙江法治报 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当事婚车车队司机透露,拦车者提出要么支付50条普通香烟,要...
2025-11-08 0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加工连吊桥旁度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八团一边是加工连,另一边是阿塔公路。我家从老二连搬到加工连时,五干渠上搭有一座离水面很近的有木...
2025-11-08 0
秋阳正好,南丰县洽湾船形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脚步声与笑声交织成灵动乐章。晒秋场上,金灿的南丰蜜橘皮、艳红的辣椒串铺满晒架,与错落的青砖黛瓦相映成趣。洽湾...
2025-11-08 0
立冬时节,大明湖景区的秋意还没开始褪去,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诗意画卷。湖面薄雾氤氲,残荷遍染轻黄,已是冬景,却仍眷恋着夏末的余韵。蜷曲的荷叶上,那一抹固...
2025-11-08 0
#武汉城市漫游攻略# 【#这个秋天来黄陂玩出文艺范# 】当秋风拂过黄陂的山野,林木悄然披上彩衣,这里便成了武汉人私藏的后花园。这个秋天,别再对着屏幕羡...
2025-11-08 0
【来源:中国宁波网_民生城事】余姚浙东小九寨景区。资料图片记者从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宁波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9家景区脱颖而...
2025-11-08 0
在长白县境内的鸭绿江畔,一座以唐代历史文化为背景复刻盛唐时期渤海国繁荣景象的景区——千年崖城风景区,成为近年游客探寻历史、感受文化的绝佳去处。 景区不...
2025-11-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