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前妻樊馨蔓直接把他告到北京朝阳警方那儿,说他涉嫌职务侵占,金额高达816万多点。这不是头一回了,两人离婚都快十年了,还在为钱...
2025-11-10 0
11月初,一条来自菲律宾的消息在国际社会炸开了锅:国际刑事法院据说已经对菲律宾参议员罗纳德·德拉罗萨发出了逮捕令,理由是他在杜特尔特任期内主导了血腥的禁毒战争。然而,菲律宾政府却摆出一副“爱谁谁”的态度,明确表示不会自动交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菲律宾最高法院还突然出台了一项新规,硬是用本国法律给国际刑事法院设置了一道高门槛。这场围绕德拉罗萨的“逮捕令风波”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盘算?菲律宾政府真的敢无视国际刑事法院的指令?这场“硬刚”会不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德拉罗萨这次被盯上,还是因为那场震惊世界的“禁毒战争”。时间回到2016年,杜特尔特刚刚上任总统,德拉罗萨就被任命为国家警察总长。
上任第一天,他就发布指挥备忘录,把达沃市的“tokhang模式”扩展到全国。警方逐户敲门,要求涉毒人员投降,拒捕者当场击毙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场行动中,数千人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
国际刑事法院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介入调查,并揪出了德拉罗萨这个核心人物。检方掌握的材料中,有他曾公开发表过的“如果有人反抗就让他们死”这类言论,显然成了关键证据。
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这位监察官表示“他从可靠渠道得知,国际刑事法院已经对德拉罗萨发出了逮捕令”。这个爆炸性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虽然国际刑事法院方面没有正面证实,但菲律宾政府的反应却透露出某种“心虚”。
行政秘书卢卡斯·贝萨明立刻站出来回应,称即使国际刑事法院真的发了逮捕令,菲律宾也不会自动引渡德拉罗萨。理由也很明确:逮捕令没有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正式传达,而且还要经过菲律宾法院审查。
要知道就在风波爆发前不久,菲律宾最高法院悄悄批准了一项新的引渡规定。根据这项新规,所有外国引渡申请必须先提交菲律宾本地法院进行审查,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执行。这相当于在国际刑事法院和菲律宾之间安了一道法律“过滤网”。
这项新规的时机非常微妙,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专门针对德拉罗萨的“法律防弹衣”。而贝萨明也毫不讳言地指出:“即使逮捕令有效,德拉罗萨也不会面临与杜特尔特相同的程序。”
德拉罗萨目前仍然活跃在政坛,并没有像杜特尔特一样退出政治舞台。他不仅是参议员,还在近期参与了宿务岛的台风救灾工作。根据菲律宾宪法规定,在国会开会期间,参议员享有非重罪案件的豁免权。
参议院议长也表态称,在国会大楼内不允许逮捕参议员,这为德拉罗萨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护伞”。人权组织自然坐不住了。
他们批评菲律宾政府在“包庇罪犯”,并公开要求将德拉罗萨和杜特尔特一同送上国际法庭。人权组织秘书长用“毫无尊严”“窝藏杀人犯”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政府的态度。而德拉罗萨的律师则强调:如果消息属实,政府应依法行事,但一切都必须符合宪法和国家主权。
国际刑事法院目前保持沉默,检察官办公室只是以“保护证人安全”为由拒绝评论。不过,有接近案件的律师表示,逮捕令“势在必行”,问题只是看菲律宾政府是否配合。而这恰恰是这场法律攻防战的核心——菲律宾会不会配合?
事实上,菲律宾政府早就为这一天做了准备。2019年,菲律宾宣布退出《罗马规约》,理由是国际刑事法院对其“无权管辖”。不过,国际刑事法院坚持认为,退出前的案件仍具有追责权利。这就像你搬家了,但原来欠下的水电费还是得缴。
这次最高法院的新规,可以看作是对国际刑事法院“软抵抗”的延续。不正面反对,但用法律程序拖延。表面上遵守国际规则,实则用本国法律设置障碍。这种做法既不会立刻引发国际冲突,又能稳住国内保守派势力,政治上可谓一举多得。
菲律宾国内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分裂明显。一方面,人权组织和部分媒体坚持要追责,认为这是对上万人命的基本尊重。另一方面,德拉罗萨在国内也有不小的支持力量,不少人认为当年那场禁毒行动虽然激烈,但确实震慑了犯罪。
国会更是在最近否决了一项允许联合调查的提案。原因很简单,担心引发国家不稳定。一些议员私下里也表示,不希望外国插手菲律宾的司法事务。这种“我们自己家事我们自己解决”的理念,在菲律宾政坛越来越普遍。
国际刑事法院虽然拥有逮捕力,但它并没有自己的警察部队。它的执行力取决于成员国的配合。一旦成员国不配合,逮捕令就成了一纸空文。以往也有非洲国家因为拒绝配合而被制裁,但菲律宾显然也吸取了经验,采取“你说你的,我走我的”策略,不正面冲突,却也不给你面子。
德拉罗萨案已经成为菲律宾与国际刑事法院博弈的象征。一边是国际社会的正义压力,一边是国内的政治现实和主权维护,菲律宾政府走在钢丝上,每一步都需谨慎。而这场博弈也让外界看到了,国际正义并不是铁板一块,执行力的缺失让很多国家敢于“阳奉阴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面对类似国际机构时,也始终坚持司法独立和主权优先。中国强调的是“合作不等于屈服”,在国际合作中要掌握主动权。
菲律宾这次的做法虽然有争议,但在主权意识方面,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有相似之处。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坚持主权、维护本国法律优先地位的做法,也是值得参考的现实案例。
眼下,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已经发出,菲律宾法院却迟迟没有动作,双方各执一词,局势陷入僵局。德拉罗萨依旧活跃,菲律宾政府态度强硬,国际刑事法院焦头烂额,这场拉锯战显然不会很快结束。未来是否会出现突破性的转折,仍需观察。
德拉罗萨案不仅是菲律宾国内政治的试金石,更是国际司法权与国家主权之间一次真实较量。在国际规则面前,主权国家的应对策略愈发多样化。菲律宾这次硬刚国际刑事法院的举动,或许会让越来越多国家重新思考,国际正义到底靠什么来执行。
相关文章
张纪中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前妻樊馨蔓直接把他告到北京朝阳警方那儿,说他涉嫌职务侵占,金额高达816万多点。这不是头一回了,两人离婚都快十年了,还在为钱...
2025-11-10 0
你有没有想过,当年那个为你遮风挡雨、在外拼搏的男人,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在你心里还剩下什么?小区花园的长椅上,几位银发阿姨的闲话家常,却道破了岁月里最...
2025-11-10 0
77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公开“吐槽”引争议,背后故事太唏嘘!最近,老艺术家何庆魁因儿子的一番话再度引发关注——他的儿子何树成在直播中谈及父亲近况...
2025-11-10 0
第一句:我之所以不主动找你,并不是心里没有你,更不是彻底的想断绝关系,而是我能感觉得到,我的出现,让你觉得是打扰。第二句:以后的路我就不陪你走了,这不...
2025-11-10 1
11月初,一条来自菲律宾的消息在国际社会炸开了锅:国际刑事法院据说已经对菲律宾参议员罗纳德·德拉罗萨发出了逮捕令,理由是他在杜特尔特任期内主导了血腥的...
2025-11-10 1
#MCN双量进阶计划#文/御风福建舰服役的后劲有点大,让印度国内心情十分复杂,在被迫承认中国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印媒纷纷开始对中国航母进行无脑黑。(福...
2025-11-10 1
11月1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暂停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实施反制措施一年的决定》。美东时间2025年11月9日,美国宣布自11月10日起...
2025-11-10 2
#上头条 聊热点#特朗普对华关税休战疑似遭遇“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不久之前中美达成“贸易休战”,随后特朗普为此高调喝彩,向全美夸耀他成功解除中国对...
2025-11-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