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美全面竞争时代开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不再讲韬光养晦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1日 01:52 1 admin

谈到中美博弈,中国的态度变化非常明显。过去,中国强调韬光养晦,不轻易出头;但现在,中国越来越强硬。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被一浪接一浪的美国挑衅逼出来的。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有人问,中国为什么非要和美国对着干?韬光养晦不是更安全吗?如果中国低调一点,是不是就能避免冲突?让国家多几年安稳发展的时间,不是更稳妥吗?

但现实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想和平崛起,美国却不想让中国安稳发展。美国先从科技下手,打压华为在欧美市场的扩张;接着在贸易上动手,加征中国商品的关税;又联合盟友,限制中国买高端芯片和光刻机。

中美全面竞争时代开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不再讲韬光养晦了?

不仅如此,美国还限制本国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甚至对学术、文化交流都设限。可以说,美国已经不是在竞争,而是在全面围堵。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不是没有克制。只是,如果中国继续退让,美国只会得寸进尺。它会觉得中国软弱可欺,未来挑衅只会更多。

回顾历史,中国以前也曾“忍辱负重”。20多年前,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美军炸毁,中国也只能强烈抗议,却没有更强硬的行动。后来,美国侦察机闯入中国领空,撞毁我方战机,最后不了了之;那时候,很多国人都觉得,这种做法虽然稳妥,但实在憋屈。

毕竟,国际社会从来不是讲公义的地方。没有实力,讲道理也没用。弱国只能忍,强国才有底气说“不”。

中美全面竞争时代开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不再讲韬光养晦了?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到特朗普发动贸易战那几年,中国已经不再选择沉默。面对美国的加税、制裁,中国开始正面还击。这是一个信号:中国不再一味忍让。

但当时,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最好继续克制。尤其是一些做外贸和对外投资的商界人士,他们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没必要把问题闹大。直到后来,长和集团“卖码头”事件曝光,很多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人问,卖掉海外码头有什么不好?收回资金不是更稳妥吗?可现实是,巴拿马政府很快在美国的压力下,打算提前收回租用权。那一刻,很多商人都开始担心:中国能否保护在海外的企业利益?中国海军真的能和美国较量吗?

说实话,当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掌控着全球海上航道,中国的军力还在追赶阶段。

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从装备技术到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已经具备全球一流的水准。

从阅兵场上的装备展示,到实际部署的战略武器,中国都在向世界证明:自己有实力维护国家尊严,也有能力保护海外利益。

假如今天,巴拿马或任何国家敢在美国的指使下打压中国企业,中国一定会据理力争,绝不会退让。美国此时才需要重新考虑:它是否真愿意为了一个码头,与中国正面对抗?这就是新时代的中美关系,不再是单方面忍让,而是以实力争取尊重。

中美全面竞争时代开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不再讲韬光养晦了?

中国必须具备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的能力,这不仅是外交的底线,更是经济安全的一部分。只有当国家有足够实力保障海外利益时,企业“走出去”才有底气。

如今的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美国依旧不肯放弃遏制中国的企图。但不同的是,中国已经不再被动。从科技封锁到金融围堵,从舆论战到地缘竞争,中国都在主动应对。

所谓“韬光养晦”,并不是永远低头,而是在积蓄力量后,敢于亮剑。现在,中国有底气,也有能力,在被挑战时强硬回应。

时代已经变了。过去的“隐忍求生”,换不来尊重;今天的“自强自立”,才能赢得安全。所以,当美国再次挑衅,中国的回应不会再是沉默,而是清晰、坚定、果断。这就是现实的博弈:忍让带不来和平,只有实力才能换来尊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