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演艺项目停演、游客减少,峨眉山怎么了?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5日 17:07 3 cc

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眉山A”)的半年报一出,行业里不乏一声叹息。

作为中国老牌的山岳型景区,峨眉山的这份成绩单怎么看都有点“高开低走”的味道——营收下滑、游客减少、明星导演操刀的演艺项目被迫停演,仿佛一夜之间,峨眉山的“金身”被打破了。

演艺项目停演、游客减少,峨眉山怎么了?

明星项目停摆,8亿投资梦碎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文旅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这个由知名导演王潮歌亲自操盘、总投资高达8.19亿元的“幻城”,在6月15日宣布正式停演。

要知道,这可是峨眉山A六年前重点打造的项目,曾一度被誉为“文旅融合的新标杆”。可现实是残酷的:运营了6年,累计亏损超过5.8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营收不到850万元,却亏了1600多万元,怎么看都像是“烧钱式演艺”。

这也难怪市场一片哗然——不仅项目停了,连峨眉山的“护身符”都仿佛跟着碎了。

演艺项目停演、游客减少,峨眉山怎么了?

门票、索道、酒店业务全线承压

如果说演艺项目的失败是“伤筋动骨”,那主业的下滑就是“慢性失血”。

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A的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9.41%,净利润虽然增长了7.35%,但这主要是成本控制带来的“纸面繁荣”,实际经营压力并不轻松。

先看门票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了9.53%;游客接待量也下降了6.5%,少了15万人次。这意味着,即便是峨眉山这样“自带流量”的名山,也挡不住游客的脚步开始“另寻他山”。

索道业务也不好过,营收下降7.51%,成本却涨了快12%,毛利率从83.03%掉到了79.45%。酒店业务更是“赔本赚吆喝”——收入少了12%,毛利率从13.89%掉到了5.37%,几乎就是在亏本做服务。

至于茶叶和旅行社等其他业务,茶叶收入大幅下滑33.92%,旅行社虽然增长了52%,但基数太低,体量太小,难以形成支撑。

演艺项目停演、游客减少,峨眉山怎么了?

“靠山吃山”的时代结束了

很多人都在问:峨眉山怎么了?

其实,不止峨眉山,很多传统自然景区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游客结构在变,消费偏好在变,单靠“门票+索道”的老一套,早已难以满足“新中产”和“Z世代”的需求。

而《只有峨眉山》的停摆,更是一记警钟。它告诉我们:光靠明星导演、炫酷概念、豪华投资,并不能保证项目盈利。王潮歌曾是“文旅演艺之光”,但这次也没能逆转亏损的命运。

这也让上市公司们更加谨慎。毕竟,投资演艺项目不是拍电影,“明星效应”不能保本,更不能保证回报。像宋城演艺那种“自导自演自负盈亏”的模式或许还行,其他多数靠“名导卖手腕”的项目,风险太大。

演艺项目停演、游客减少,峨眉山怎么了?

未来怎么走?

峨眉山上市已经快30年了,这些年享受了太多“天时地利”:门票红利、大众旅游爆发、佛文化加持……但到了2025年,似乎是一个分水岭。

《只有峨眉山》的失败,也许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未来的路怎么走?是保守地守着门票吃老本,还是勇敢地面对转型风险?这是摆在峨眉山A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要想真正走出转型的困局,关键还是四个字:尊重市场。

不是靠导演出名就能赚钱,也不是靠项目概念就能吸引人,只有真正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才能做出有生命力的产品。

在这个消费升级、体验为王的时代,峨眉山的“金身”不再神圣不可破,但正因如此,它才有机会涅槃重生。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