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登山望景,和好友奔赴一场关于日出与枫叶的秋日之约,把这份独属于太原的秋日浪漫攻略,立刻分享给你。太原的秋,藏在清晨那束破晓的金光里。当第一缕...
2025-09-15 0
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眉山A”)的半年报一出,行业里不乏一声叹息。
作为中国老牌的山岳型景区,峨眉山的这份成绩单怎么看都有点“高开低走”的味道——营收下滑、游客减少、明星导演操刀的演艺项目被迫停演,仿佛一夜之间,峨眉山的“金身”被打破了。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文旅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这个由知名导演王潮歌亲自操盘、总投资高达8.19亿元的“幻城”,在6月15日宣布正式停演。
要知道,这可是峨眉山A六年前重点打造的项目,曾一度被誉为“文旅融合的新标杆”。可现实是残酷的:运营了6年,累计亏损超过5.8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营收不到850万元,却亏了1600多万元,怎么看都像是“烧钱式演艺”。
这也难怪市场一片哗然——不仅项目停了,连峨眉山的“护身符”都仿佛跟着碎了。
如果说演艺项目的失败是“伤筋动骨”,那主业的下滑就是“慢性失血”。
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A的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9.41%,净利润虽然增长了7.35%,但这主要是成本控制带来的“纸面繁荣”,实际经营压力并不轻松。
先看门票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了9.53%;游客接待量也下降了6.5%,少了15万人次。这意味着,即便是峨眉山这样“自带流量”的名山,也挡不住游客的脚步开始“另寻他山”。
索道业务也不好过,营收下降7.51%,成本却涨了快12%,毛利率从83.03%掉到了79.45%。酒店业务更是“赔本赚吆喝”——收入少了12%,毛利率从13.89%掉到了5.37%,几乎就是在亏本做服务。
至于茶叶和旅行社等其他业务,茶叶收入大幅下滑33.92%,旅行社虽然增长了52%,但基数太低,体量太小,难以形成支撑。
很多人都在问:峨眉山怎么了?
其实,不止峨眉山,很多传统自然景区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游客结构在变,消费偏好在变,单靠“门票+索道”的老一套,早已难以满足“新中产”和“Z世代”的需求。
而《只有峨眉山》的停摆,更是一记警钟。它告诉我们:光靠明星导演、炫酷概念、豪华投资,并不能保证项目盈利。王潮歌曾是“文旅演艺之光”,但这次也没能逆转亏损的命运。
这也让上市公司们更加谨慎。毕竟,投资演艺项目不是拍电影,“明星效应”不能保本,更不能保证回报。像宋城演艺那种“自导自演自负盈亏”的模式或许还行,其他多数靠“名导卖手腕”的项目,风险太大。
峨眉山上市已经快30年了,这些年享受了太多“天时地利”:门票红利、大众旅游爆发、佛文化加持……但到了2025年,似乎是一个分水岭。
《只有峨眉山》的失败,也许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未来的路怎么走?是保守地守着门票吃老本,还是勇敢地面对转型风险?这是摆在峨眉山A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要想真正走出转型的困局,关键还是四个字:尊重市场。
不是靠导演出名就能赚钱,也不是靠项目概念就能吸引人,只有真正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才能做出有生命力的产品。
在这个消费升级、体验为王的时代,峨眉山的“金身”不再神圣不可破,但正因如此,它才有机会涅槃重生。
相关文章
九月金秋,登山望景,和好友奔赴一场关于日出与枫叶的秋日之约,把这份独属于太原的秋日浪漫攻略,立刻分享给你。太原的秋,藏在清晨那束破晓的金光里。当第一缕...
2025-09-15 0
飞鸟戏荷。蜂绕香荷。花中鸟憩。荷间鸟梳妆。百鸟翔集。麒麟水乡是麒麟区精心打造的农旅文融合示范园区和生态湿地水上乐园,也是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景区,20...
2025-09-15 0
美丽临潼2025-09-15 18:13:45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关于拟列入临潼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的公示为进一步挖掘和梳...
2025-09-15 0
“万里茶道(安溪段)”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多条古道线索浮出水面近日,“万里茶道(安溪段)”文化遗产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从泉州师范学院泉州文化遗产研究...
2025-09-15 0
话说9月3号这天,北京搞了个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次可不一般,空军那边的战略打击方队直接把“惊雷-1”空射导弹亮出来了,挂在轰-6N轰炸...
2025-09-15 2
2025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眉山A”)的半年报一出,行业里不乏一声叹息。作为中国老牌的山岳型景区,峨眉山的这份成绩单怎么看都...
2025-09-15 3
总台河北总站2025-09-14 20:33:02浏览量309174借助第九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契机,石家庄市积极推进太行山沿线及城市更新文旅场景建设,元...
2025-09-1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