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6日 17:59 1 admin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刚认识新朋友,聊没两句就有人问“你啥血型啊”。

紧接着就开始根据血型给你贴标签……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说A型血肯定靠谱细心。

B型血就是爱自由。

O型血自带领导范儿。

更夸张的是,找工作、处对象的时候,居然有人把血型当成“硬指标”,觉得血型不对,这人就算再好也不行。

这种把血型和性格、命运绑在一起的说法,听着好像挺有道理,身边不少人还觉得“特别准”。

但真要较真儿,这事儿到底站不站得住脚呢?

其实现在大家常说的血型性格论,最早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早在1927年,有个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搞了个研究,说能从血型判断性格,可当时的研究挺离谱。

样本没几个,结论全靠自己看,甚至还带着点不好的政治倾向,太过草率放到估计都没人会认。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后来又有个日本作家写了本书,把血型和缘分、工作、恋爱都扯到一起。

说什么血型搭配对了处对象才稳,哪种血型干哪行准能成。

那时候日本刚发展起来,年轻人又迷茫又焦虑,想知道自己适合干啥、跟谁合得来,这本书刚好说到了他们心坎里,一下子就火了。

之后这事儿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炒越大。

媒体跟着凑热闹,做血型相亲的节目,商家也瞅准机会,推出各种跟血型挂钩的东西。

从喝的饮料到用的毛巾,啥都敢往“血型”上靠。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连一些企业招聘都偷偷看血型,觉得某种血型的人“听话好用”,另一种血型的人“太跳脱不能要”。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慢慢的,这套说法从日本传到整个东亚,不管是影视剧还是日常聊天,血型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好像只要知道血型,就能把一个人摸得透透的。

但要是从科学的角度看,这套说法其实没啥依据。

咱们都知道,血型就那么几种,是天生就定好的。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让身体能分清“自己人”和“外人”,比如输血的时候别出问题。

也就是说,血型管不了你是细心还是马虎,也管不了你是外向还是内向。

到了2013年,日本九州大学,用“大五人格模型”测试,追踪了1.2万人。

结果发现血型对性格差异的解释率只有0.3%。

那为啥还有这么多人觉得“准”呢?

其实是咱们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比如你听说A型血细心,就会特别留意身边A型血人细心的样子,至于他们粗心的时候,就自动忽略了。

还有那些形容血型性格的话,大多说得模棱两可。

比如“你有时候想交朋友,有时候又想一个人待着”,这种话放到谁身上都觉得对,可不就显得“准”了嘛。

凭血型断命运超流行?起源是草率研究,真相背后暗藏心理陷阱

还有人听多了这些说法,会不自觉地按照标签去做,比如觉得自己是O型血该有领导力,就会刻意往这个方向靠,时间长了,好像真的成了标签里的样子。

但这根本不是血型决定的,是自己暗示自己的结果。

现在也有一些人还在说血型能影响性格,甚至扯到健康、命运上。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种给血型贴标签的做法挺不好的。

比如因为血型就觉得某个人“不靠谱”,不愿意跟他交朋友、合作,这不就是平白无故的偏见嘛。

咱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性格里有优点也有缺点。

这些都是跟咱们从小到大的经历、遇到的人、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哪能靠一个血型就把人定义了?

说到底,把血型当聊天话题,偶尔唠一唠图个乐子还行,但要是真把它当回事,用它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决定自己的选择,那就太不理智了。

与其迷信血型标签,不如多花点时间去了解身边的人,毕竟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从来都不是一个血型能概括的。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